在野陣營憑藉國會多數,對蔡政府推動的年金改革進行全面反撲。這回藍、白合力修法端前菜,將退休警消的年金所得替代率上調到最高80%,已然引發所有公務人員要求比照辦理的骨牌效應。
日期:2025-01-15
在部分退休公教團體強力遊說下,國民黨近期力推停砍公務員年金案,讓軍公教年改議題再度浮上檯面。為此,國民黨團推動修正「公務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多條條文,目前仍在委員會審查階段。儘管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藍綠召委已安排兩場公聽會,各界仍對年改議題意見莫衷一是,難有交集。《今周刊》綜整各界對年改議題常見疑問,專訪專精年金制度的台大社工系名譽教授、前政委林萬億以釋疑。
日期:2025-01-06
中國國民黨力推「停砍年金案」,欲修法即起停止調降已退休公務人員年金所得替代率,因引發不小爭議,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藍、綠營召委吳宗憲、鍾佳濱同意連兩周安排兩場公聽會,讓各界正反意見盡可能暢所欲言。反年金改革大將、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李來希直言盼「權力義務能相當」,公務員提撥負擔是勞工的5、6倍,若要用絕對值來算公務員退休金,是否也要讓退休公務員領退休勞工退休金的5、6倍?李來希認為退撫基金破產是「假議題」,他分析過去基金在金融風暴時虧損1000多億元,政府就說沒有錢要砍退休金,如今基金近幾年都有賺錢卻還是說沒錢,且年金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隨現制人員調薪來調整,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身為退撫基金的主管機關的銓敘部長施能傑示警,若停止降低年金所得替代率,將導致年改效益受損及收支失去平衡,到時解決方案將變成調高提撥費率,最後影響的會是現職軍公教人員。
日期:2024-12-20
優雅退休是許多人的夢想跟目標,不過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通貨膨脹升溫影響日常消費,以及醫療費用提高,甚至年金制度改革等衝擊,民眾更需要透過及早準備和紀律投資,才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享受無憂的退休人生。
日期:2024-09-10
因應老年化社會來臨,今年7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也就是達65歲法定退休年齡時,可以透過協議、由雇主繼續聘用。勞動部表示,此次條文的修正,代表各界對高齡勞動人力持續投入勞動市場的支持,具有正面意義。不過,不少勞工誤會以為年滿65歲就不會「被退休」,或是雇主想要滿65歲的勞工退休,若是勞工不同意,則雇主必須以資遣方式辦理,如同「多領一筆退休金」。對此,勞動部澄清,「退休和資遣」是不同制度,如果勞、雇雙方無法協商合意延後退休年齡,則應該依現行退休規定辦理;也就是說,勞資雙方未能協商合意延後退休年齡,就依照原「屆齡退休」規定辦理。至於65歲以上繼續工作的勞工,勞動部指出有3大好處,除了可繼續參加勞保外,年資累計無上限,加上年金給付有展延機制,每延1年給付金額提高4%,最多可增加20%。
日期:2024-08-15
(今周刊1427)一套誕生時就注定短命的勞保年金制度,讓全台上千萬勞工長期被領不到退休金的焦慮感籠罩。早在2012年,勞保就浮現病灶,宣告剩下15年餘命,接連喊出「不改會後悔」的馬英九、蔡英文政府,卻接連跳票……,改革空轉的10多年間,勞保財務黑洞急速擴大,此刻與破產的距離只剩4年,這是新總統無可迴避的責任與挑戰,搶救勞保,賴清德準備好了嗎?
日期:2024-04-24
當家人身故後,遺屬有哪些錢或津貼能領?關於勞保的死亡給付申請大多數人都較為熟知,但讓許多人容易忽略的是,已上路18年的勞退新制,在勞工死亡後,遺屬也能申領其退休金,據勞保局統計,因為超過10年請求權時效,而喪失請領資格的退休帳戶高達2.4萬戶,勞保局提醒遺屬,除了有勞保的遺屬年金能領,勞退金也別忘記了!
日期:2024-02-22
今周刊編按:軍公教年金改革自2018年起推動5年以來,已挹注退撫基金2200億元,為總統蔡英文重要政績之一,明年年改目標節省539億元,而預算編列收繳1506億元,較今年將增11%。觀察2023年7月1日因新進公教退撫新制上路,未來參與基金提撥人數將縮減,但定期退撫給付的人數卻快速累積,2011年為357億元,到2022年已經高達1023億元,增加1.86倍;且2019年起定期退撫給付金額,佔退撫支出比重均超過95%。不過,考試院副祕書長劉建忻表示,退撫基金財務缺口已修法由政府分年撥補,考試院與行政院也已建立年金制度監控機制,確保退撫基金在30年內穩健經營。
日期:2023-12-26
現行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為63歲,但從明(2024)年元旦開始,將上調至64歲,意即欲請領勞保老年給付的民眾,必須年滿64歲才得以請領,受影響者為1961年出生(民國50年次)的勞工,勞動部估計約有12萬人受影響。
日期: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