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內捲壓力,讓台灣很多產業虧損累累,每一家公司都在努力找出路,像王文淵領軍的台塑集團正思考全面轉型,不過企業規模太大,像大象般轉身需要時間。
日期:2025-06-13
「40多歲時我和公婆同住,長輩的習慣是不管物品用不用得到都要留下來,有限的居住空間就被壓迫,長期累積就會影響到我的生活。」提出「斷捨離」的山下英子說。身為「斷捨離」教母的她說明:「只進不出的習慣,會讓家中物品越來越多,在封閉的空間中,到最後連自己的心靈都變得閉鎖。」她認為,物品也需要「新陳代謝」,「東西進來就要活用,不需要的就丟棄。」只留現在用得到的物品,漸漸的就能養成習慣,在購物時就會買進「適量」需要的東西。斷捨離不但能讓生活更有品質、居住環境更加舒適,還能在不自覺中存到錢,改變自己的財務狀況。她接受《今周刊》專訪,親自說明為何提出「斷捨離」?什麼是「斷捨離」?並解答一般人常遇到的問題。
日期:2025-06-13
編按:本書作者J.F.德達洛指出,投資人常有這些經驗:明明進場時機對,股價卻總在起漲前賣掉?或者,才剛出現一點虧損就受不了,急著脫手?原因就是掉進「盯盤窮忙」的陷阱。每天盯盤反而無法專注長期趨勢,在短期波動中頻繁買賣,不但增加成本,也會降低報酬率。且在「損失厭惡」的心理層面上,讓人更容易在股價下跌時恐慌賣出,錯失回升機會。作者提出解決之道是:資訊節食(挑選更好的股票)、資訊斷食(減少交易的頻率),以及調整心態來克服。雖然「怕虧」是本能,但只要善用這些技巧,就能穩健獲利。
日期:2025-06-12
推土機鏟平世界與川普的築高牆2025年即將駛過大半,全世界經常籠罩在川普的驚嚇中,如果大家夠有想像力,2025年以後的世界變化可能和1989年的柏林圍牆倒塌,可能都是巨變的轉折點。
日期:2025-06-12
編按:本書作者J.F.德達洛提出,投資不必每天盯盤,最有效的策略是擴大時間尺度,每年只在季度財報發布後,最多交易4次。這樣能過濾每天的股價波動,聚焦公司核心數字與趨勢。想聰明投資,不代表你要知道股市的每個細節,不被市場情緒與名嘴的故事干擾。許多新聞和評論充滿恐懼或貪婪,容易誤導判斷。我們只需關心數字是否變化,而非為何變化,讓「數字說話」,就能選到好公司。
日期:2025-06-11
(今周刊1486)日本政府近年積極擴大開放「特定技能」簽證,並要求企業與支援機關合作,幫助外籍員工融入社會,隨著全球缺工愈演愈烈,台灣也應從本質思考要如何吸引並留下外國人才。
日期:2025-06-11
台南知名50年老店周氏蝦捲,爆發嚴重食安問題!有網友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自己去安平的周氏蝦捲老店用餐,親眼看到一塊吃剩的油豆腐,本該丟倒廚餘桶,卻被店員直接倒回滷鍋裡。該網友致電周氏蝦捲、且通報衛生局,「周氏蝦捲」週三(6/11)發聲明道歉,強調該年長基層員工誤以為食物未食用,怕浪費才做出錯誤判斷,整鍋滷鍋已倒掉,涉事員工被開除。
日期:2025-06-11
一路以來,瑞奇媽媽收到許多私訊詢問「可以分享你是怎麼做的嗎?」、「是不是要薪水很高?」、「我也想打造現金流,但我該怎麼做?」這些留言,讓瑞奇媽彷彿看到當初的自己,那個想要往前衝,但又不知該如何開始,或又不知該往哪去的樣子。於是,想和大家分享這5年我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5-06-11
缺工是台灣長久問題,但今年急診室醫護人員出走潮,讓人驚覺缺工的嚴峻程度,已經從服務業、建築業、農牧業一路蔓延到醫護人力;尤其醫院人力吃緊,導致病患得不到好照護,更讓人覺得事情大條了。
日期:2025-06-11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竟肩負高達4千萬劑新冠疫苗的保存。現在還靠著獨門除霜技術,省下8成空調電費,跨足綠色倉儲,企圖打國際盃。
日期: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