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老先生寫過一篇文章「現狀與趨勢」論述中國歷史,他說在觀察時代演變過程中,要避免因為短期的現象,誤判長期的趨勢。
日期:2025-03-13
編按:疾管署日前公布,2025年春節期間急診腹瀉就診人次為近5年最高,就診人數達到24萬2,589人次,諾羅疫情升溫更讓原本就壅塞的急診室雪上加霜。諾羅病毒透過糞口傳染,近期幾件疑似食物中毒個案(礁溪老爺、饗食天堂、饗饗、王品初瓦…),最終也與諾羅病毒脫不了關係,如果不慎和感染者同桌或在同一空間用餐,摸到餐桌、公筷母匙,或是使用公共廁所,都有可能不小心染上病毒。加上諾羅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針對症狀進行支持性治療,而且沒有特別好發在哪一個族群,全年齡都有機會感染,所以日常還是要勤洗手、少吃生食或生飲,才能避免病毒的感染與傳播。以下為中醫師賴韋圳在臉書粉絲頁分享諾羅的預防要點...
日期:2025-03-07
藍白日前大砍中央政府總預算,醫療、社福相關預算也受影響,民進黨立委、醫師王正旭指出,包括疾病管制、防疫工作、癌症篩檢、偏鄉醫療、護理人力都受到影響。談到近期的急診室擠爆問題,王正旭也盼望立法院能儘速安排解凍相關預算,快點讓執行單位把該有的費用挹注關鍵業務上,讓人力補足,緩解急診壓力。而除了醫療、防疫受到影響外,藍白日前對預算的凍刪也影響到原本就弱勢的族群和社福團體,出身社福團體的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指出,弱勢本來就缺乏相關補助、求救、援助等資訊的渠道,因此需要透過各種文宣來宣導,如今宣傳費用被砍,會使得這個族群更難獲取需要的資訊。
日期:2025-02-27
近期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塞爆「一床難求」,甚至有病患只能在地上插管急救,讓第一線的醫護非常崩潰,引發外界討論;對此,衛福部健保署昨(26)日邀集台灣急診醫學會等團體開會,初步拍板3大方向,將提高「急診、ICU加護病房、一般病房」的診察費及護理費給付,預計每年將多投入新台幣超過30億元挹注,最快今年5月上路。
日期:2025-02-27
今周刊編按:台中新光三越氣爆釀4死35傷,澳門一家七口遭掉落磚瓦玻璃擊中,造成2歲女童重傷、她的爺奶死亡。當天一位熱心駕駛蔡姓男子見義勇為,看到女童媽媽抱著她在路邊哭泣,他大喊「我載你們去醫院!」,並沿途超車闖紅燈、上公車專用道,往澄清醫院的路程原本要7-10分鐘,最後只花了4分鐘狂飆4公里,將女童送到急診室。目前女童病情算是穩住沒有繼續惡化,但腦部受傷嚴重,送澄清醫院急診插管恢復呼吸後,緊急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開顱手術,目前以藥物和低溫療法穩住生命徵象,家屬淚崩但不願放棄,醫療團隊希望能挺過關鍵7日後有轉機。不少網友看到他的義勇行徑,除了捏一把冷汗外,也期盼交通大隊別開他罰單,但也有網友認為,還是把救人的事交給專業的救護車「萬一中間又有閃失,恐怕會留下更大遺憾」。
日期:2025-02-16
台中新光三越2月13日近中午時分發生嚴重的氣爆意外,造成4死32人輕重傷,當時有網友拍下熱心民眾對躺在馬路上的傷者進行CPR,以及打點滴的畫面,原來他們都是彰基醫學中心急診護理師蘇奕帆與郭芸亘,在氣爆發生當下,衝出戶外搶救傷患。蘇奕帆指出,自己就在急診室工作,第一時間只想著要出去救人,因為相信所有急診室的同仁,發生這樣的事情第一時間一定都是去幫忙的。其實覺得就是救人要緊,救一個算一個。而郭芸亘則說,當時面對這種場面,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心情,就是趕快去救人,到最後要回家的時候,才覺得這一切蠻震驚的。
日期:2025-02-14
今周刊編按:近期流感等多種病毒流行中,許多醫院、診所人滿為患,急診更是不用說了,年後也難以消化人潮。有位急診醫師發文指出,急診室滿到沒有推床可以急救,甚至插管病患只能躺在地上、CPR也只能在地上進行,急診醫療量能不足讓他感嘆,「這才是真正的醫療崩潰現場」。
日期:2025-02-11
編按: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與家人同遊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東京離世,享年48歲。消息一傳出,就有不少人質疑日本醫療體系的效率,認為如果是在台灣,也許很快就能被救回來…前急診醫師安東尼蘇對此表示,因為單一事件認定日本醫療不行,在台灣治療肯定沒事,實在天真的可笑。特別是在不知道完整的治療經過下,更何況流感重症的病程,不可預測性實在太多,重症來的猝不及防,就算年紀不是很大,也沒有甚麼慢性病的患者,也可能病程進展迅速,及時處理也無法回天。
日期:2025-02-07
農曆春節到了,家家戶戶聚餐、圍爐的氣氛濃厚,但同時也是腸胃炎高發期!疾管署發出警告,因為今年腹瀉群聚感染的病例不斷增加,急診室爆滿,其中很多民眾都是感染「諾羅病毒」。有民眾同桌聚餐,其中一人感染諾羅整桌都團滅,更有一家3代5口,全部感染諾羅的案例。
日期: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