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93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生成式AI下的資安戰略: 「資安即國安」與「AI即國力」

時值生成式AI的大浪潮,越來越多企業在擁抱AI技術,落實數位轉型,並持續創新,以在不斷演變的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筆者從事資安產業20年,從就業到創業,從勞力到腦力再到算力,躬逢AI革命,茲以本文與國人分享台灣遭受駭侵苦盡甘來,自立自強,但未來仍須全島齊心協力,共同面對新局與挑戰。

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青鳥」催出上萬份罷免謝國樑連署,林右昌認「這關鍵」讓基隆人光榮感消失...民進黨下鄉能做什麼

日前立法院外的「青鳥行動」催出數萬民眾關注國會修法,也間接讓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的行動催出上萬份連署。甫上任的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週四(6/6)指出,這是公民自發行動,政黨並沒有介入。他認為,他以前執政讓市民感到光榮,但如今過去的光榮感已經消退。受到立法院場外「青鳥行動」激化,第二階段拆樑連署一舉衝破上萬分連署(第二階段連署門檻3萬792人)。前一日才剛走馬上任民進黨秘書長的林右昌之前曾任基隆市長,他與媒體茶敘時被問到罷免相關問題。林右昌強調,這是一個公民行動,政黨或政治人物並沒有涉入,可能有人很想要渲染成政治操作,但社會上、民眾很清楚,這個行動並沒有政黨介入,完全是公民自發性行動。此外,林右昌也表示,他仍是基隆市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城市更好,不過的確市民現在有非常多的失落,大家看到過去的光榮感消退。他過去執政時,基隆人充滿光榮、驕傲,以前基隆人不敢說自己是基隆人,但當整個城市進步發展,基隆人敢於驕傲介紹自己的城市,但這樣的感覺已經消失。

日期:2024-06-06

職場生活

溫柔堅定 慢時尚

你是否想過,精簡衣櫃,讓服裝質量取代數量,也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近年興起的慢時尚風潮,專注於以工藝製作精神,創造品質更好、使用壽命更長的「永恆系列」服裝與居家用品。致力於慢時尚的品牌,以質感物件發揮「少即是多」的哲學,滿足了注重永續環保價值,同時又渴望自我風格的消費者。

日期:2024-06-05

職場生活

廢死廢奴挺窮人 大文豪行動實踐大愛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日,法國文豪雨果寫下「愛就是行動」,兩天後過世。這位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一生積極參與社會,投身法國十九世紀的變革。

日期:2024-06-05

投資理財

股市常見追高殺低、殺聲隆隆 為何想要財富自由 「隨緣力」、「歡喜力」缺一不可?

連續幾週介紹了「交易十力」的各項內容。交易十力有:平靜力、觀察力、推理力、想像力、抉擇力、放棄力、果決力、容忍力、隨緣力、歡喜力。「交易十力」是每位交易人想在股市穩健獲利,早日達成財富自由不可或缺的十種交易能力。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注意台灣企業投資中國的變數

過去台灣人、台灣錢源源不絕到中國,企業投資不在台灣,這是造成台灣經濟困窘的源頭;不過現在這個局勢出現大轉變了……。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傅崐萁主推花東三法,還要716拚三讀?藍黨團已有共識「先不推」、綠營:就算拆案還是違憲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花東交通三法,日前揚言要在7月16日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完成法案三讀,不過藍營內部雜音不斷,更有藍委私下表示拒絕背書。身兼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的國民黨立委李彥秀週三(6/5)證實,黨主席朱立倫私底下說,「花東三法已經被黑了,很難去推。」主持人在廣告時詢問李彥秀「所以現在716(三讀)沒有了?」李彥秀搖頭說「沒有」。日前藍白推國會改革法案,引發數萬民眾包圍立法院。李彥秀也舉這個例子說,經過國會改革的法案後,年輕立委們對立法院議事操作,大家心理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家就會關注每個委員會到底要提什麼法案。她說,法案提的不好,可能整個黨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攻擊,週二(6/4)早上黨團會議,中午傅崐萁總召邀請大家午餐會,都有提到這問題,到最後大家的結論「就是要有共識」再提。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專訪數發部長 怎解魔高一丈的深偽詐騙 「用AI抗AI」 黃彥男的打詐救火任務

學界出身的黃彥男,以政治素人之姿挺進數發部,首要的「救火」任務就是打詐。未來,數發部如何從法律和技術面主動出擊?又要如何推動平台管制的新法?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爆醫病衝突、三黨總統候選人曾提放寬⋯ 八旬長者免評巴氏量表?兩大隱憂恐反噬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廢巴氏量表呼聲不斷,近期更有立委提案,讓八十歲以上長者直接申請看護移工。然而專家指出,貿然放寬移工申請門檻,恐沒有機制去防堵民眾濫聘移工,帶來兩大隱憂。

日期:2024-06-05

投資理財

犧牲獲利與ESG的流行

多家境外基金公司主管向我反映,ESG基金在台前景堪慮,與機構投資人及零售通路的溝通成本太高,相關從業人員認知太弱,短線「不可能犧牲投資績效」的信念依然堅定,封殺了我們要好活的長線可能。

日期: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