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議題近期網路熱度提高,主要是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描述其夢境,預言7/5大地震將發生比311震災更嚴重的地球級大災難,其二,是美國政府與國會議員已多次提及,中國要求在2027年前做好攻打台灣準備。值此天災頻仍、全球地緣政治情勢緊張之際,全民要如何備妥各種緊急避難、維生物資,成為當務之急。《今周刊》根據國防部、內政部、各縣市消防局、黑熊學院等官方、民間單位提供的公開資訊,彙整出避難包、防災包的整理要點與清單,提供參考與準備。
日期:2025-06-12
二十四節氣不只是農耕社會的時間指標,更是連結氣象變化、自然觀察與生活作息的指南。隨著時序進入夏日,園藝治療師、藥膳達人、氣候專家無私分享,在現代忙碌日常中如何找回儀式感,以及順天應時的生活哲學。
日期:2025-06-04
走進黃張維在台北的建設公司辦公室,可以看到一群人跑步的藝術畫作,他曾在商場遇到金融風暴,4年燒光1.2億資金,壓力大到疾病纏身、賠上健康,為了改善生活,他毅然穿上跑鞋,持之以恆一步一腳印,用雙腳逆轉重生。
日期:2025-06-04
今周刊編按:萬物齊漲,藥品也撐不住。台灣大正製藥近日發出公告,旗下17款藥品,包括大正百保能感冒顆粒、大正百保能感冒錠、大正胃腸藥錠、感冒膠囊、愛力舒點眼液等,將於7月1日起調整售價,調漲10到40元不等,漲幅最高20%。除了藥品以外,其實今年以來不少食品類也漲價,像是前陣子的麥當勞、三商巧福等等,近日還有福義軒也不堪成本負荷宣布自6月1日起調整商品價格,招牌的手工蛋捲由180元漲為195元,其他品項各調整5至15元不等。
日期:2025-06-02
亞泥(1102)週三(5/28)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通過盈餘分配案,決議發放每股現金股利2.2元,以目前股價42.35元來換算,現金殖利率達到5.2%。亞泥強調,殖利率高於台股平均,實現穩定回饋股東承諾,且已連續40年配發股利。只是,近期中國景氣面臨逆風,水泥需求未來數年恐出現下降。此外,台灣市場的水泥需求到頂,更面臨東南亞水泥傾銷議題。亞泥依舊審慎樂觀看待後市。 替董事長徐旭東代為主持的資深董事李光燾說,「預期2025年營運狀況,依然會比2024年佳。」
日期:2025-05-28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又再度升溫,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是「去年以來最猛烈的一波」,患者常出現強烈喉嚨痛、肚子痛與頭痛等症狀,喉嚨疼痛程度甚至被形容為像被砂紙磨過。中醫師賴韋圳在臉書分享臨床觀察,近期門診常見確診者出現嚴重喉嚨痛、發燒、咽喉紅腫、乾咳,甚至有黃痰帶血,伴隨吞嚥困難、耳朵痛、頭痛、扁桃腺化膿與頸部淋巴腺腫大等現象。
日期:2025-05-25
新冠疫情捲土重來!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示警,這波COVID-19疫情又急又猛,有倍增趨勢,預估6月中下旬會達到疫情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人次上看或衝破10萬人。隨著新冠新變異株NB.1.8.1肆虐,此波新冠症狀和流感、感冒有何差別?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提醒,一旦有3種明顯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
日期:2025-05-24
新冠疫情後的「免疫負債」問題,讓以往好發於秋冬季的流行性感冒,在春夏季也常發生。中醫師提醒,流感非一般感冒,併發症可能嚴重威脅健康,民眾應重視預防與治療。
日期:2025-05-21
近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連歌手陳奕迅也「中鏢」,宣布取消高雄3場演唱會。疾管署指出,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預估6月將來到高峰。有醫師表示,門診不少人以為「痠痛、發燒、喉嚨癢」只是普通感冒,但快篩劑一驗就出現「2條線」確診,提醒除了發燒不退、喉嚨痛、全身酸痛無力等症狀以外,還要特別注意「胃痛、噁心、想吐」等腸胃的症狀,也可能確診新冠。
日期:2025-05-21
藝人鄭進一日前驚爆罹患膀胱癌第二期,接受化療、放療後抗癌成功。膀胱癌雖不在十大癌症之列,卻是泌尿器官最常見的腫瘤,每年仍造成一千餘人死亡。
日期: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