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發布最新人口數據,今年5月新生兒出生僅8,433人,再創單月最低,今年1到5月,平均每月新生兒也跌破萬人大關,僅約9,261人,估計今年新生兒出生僅剩約11萬人。
日期:2025-06-22
今周刊編按:媒體報導台中一名男子購買總價約 1200 萬元的預售屋,準備申請新青安貸款並進入對保流程時,卻遭建商合作的公股銀行以「年薪未達 150 萬元」為由勸退,引發外界質疑新青安房貸申辦門檻過高。財政部周一(6/17)下午即要求各公股銀緊急聲明,公股銀龍頭兆豐銀行率先表態澄清,土銀及一銀亦跟進並發布3點聲明,強調凡符合青安貸款資格之民眾皆可受理申請,均依據主管機關及銀行公會相關徵審授信規範。
日期:2025-06-17
未來AI產業落腳處,房地產勢必水漲船高!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認為,近期房市下修,但在可預見的未來,AI科技宅勢將遍地開花,繼上波台積宅興起後,展開另一波AI科技宅榮景。而台灣經濟前景看好,他分析房市下修跌勢不會太久,跌幅不會太深。李同榮分析,台灣成為AI科技島,要依AI產業鏈上中下游從研發設計、製造生產、封測發貨,落腳合適科技園區,可分為雙北AI矽谷環狀科技廊帶、桃竹苗AI大矽谷計劃、中科AI精密智慧科技園區、大南方AI矽谷S廊帶。
日期:2025-06-16
根據信義房屋企業研究室最新數據揭露:全台預售揭露量僅3,338件,年減78%,創下疫情以來最冷清的「329檔期」。尤其六都重災區包括台中、台南、高雄,揭露量年跌幅都超過8成,新竹縣更慘,年跌88%,市場直接蒸發。房產達人廖家成在臉書粉絲頁分享,現在買房像打殭屍,攻不破價、守不住心。「建商不開案、買方不出價,房市變成價格撐場、人氣退場」...全台預售市場冷到發抖。
日期:2025-06-16
編按:縱向兩代間的遺產贈與,若有偏心,或許情有可原;橫向手足間的繼承爭奪,暗中角力,才是叫人心碎。作家高愛倫、律師李永然跨界聯手《親密搶奪,誰在拿走你的錢?》,走進不同的人生現場,同理共感親密關係間最難堪的財產搶奪,再以法律觀念,救援手足間、家庭裡最棘手的金錢戰爭。
日期:2025-06-12
如果你要買房子到底該選哪一個樓層?哪幾層樓是內行人不願意買的?不少人一看到「二樓、四樓、頂樓」,就自動略過,有人說潮濕、有風水忌諱,有人怕漏水、難轉手。但這些樓層真的有這麼多問題嗎?還是我們誤會它們太久了?
日期:2025-06-09
由國際建築大師、普立茲克獎得主安藤忠雄設計的兒童圖書館即將落腳臺中,成為日本海外、東亞第一座「童書之森」,這也是臺中第五十座圖書館。本座地標建築也將由聯聚建設全力支持興建工程,證明其施工品質獲得安藤忠雄建築師的肯定與信任,相信這座獨特的圖書館,勢必成為臺中文化新地標,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充滿啟發的閱讀空間。
日期:2025-06-05
在台灣,房價動輒千萬起跳、首購族平均年齡已突破35歲。面對這樣的現實,許多年輕人常懷疑:「我真的買得起房子嗎?」但事實是,即使在高房價時代,仍有買到「對的房」的年輕人,關鍵在於策略與觀念的轉變。胡偉良博士,提供以下五個關鍵策略,提供給正在觀望或準備出手的年輕人參考
日期:2025-06-04
AI教父黃仁勳回美國去了,但卻留下一把「輝達宅」的火,在北士科一帶持續延燒,妥妥的複製了「台積宅」在南臺灣的威力,只是很多人都難免會納悶,建築業者為什麼不趁機自己去打造真正的「AI住宅」來銷售?卻只是一味的想搭便車蹭「輝達宅」的熱度?莫非「AI住宅」的賣點遠遠不及概念性的「輝達宅」嗎?
日期:2025-06-03
當決定買賣房產時,選對房仲品牌就像挑選開刀醫師一樣重要。房地產交易往往是許多人一生中金額最高的財務決策,除了價格談判、法律流程、稅費計算,更關係到全家人的居住品質與未來規劃,專業與信任缺一不可。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房仲體系,不論是強調流程控管的「直營制」、講求彈性經營的「加盟制」,或資源自立的「自營制」,消費者在選擇合作對象時該評估哪些重點?而房仲新人又該如何評估適合自己的職涯品牌?透過深入解析3種房仲經營優勢差異,釐清體系背後的運作邏輯,無論是買賣房產或投入產業,都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日期: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