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編按:依據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由於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 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攝護腺癌排名第6,已成為男性國人常見的泌尿道癌症。其實,攝護腺癌和生活型態、尤其是飲食習慣有密切關聯,新光醫院董事、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大膽預測,攝護腺癌遲早將成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以下是他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
日期:2021-03-10
就像策略長張聖原醫師告訴我的:「我們人到了這個年紀,遲早都會得到一種疾病或是癌症,如果有那麼多疾病可以選,我想每位泌尿科醫師一定會選擇攝護腺癌。因為這個病只要早期發現,就可以早期治療而痊癒,比起其他惡性的癌症,攝護腺癌的病情進行緩慢很多,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
日期:2021-03-05
一名73歲老翁日前因為發燒、尿不出來前往醫院急診,住院檢查後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老翁家人表示,老翁過去身體健康,排尿也沒有困難,但兩年前他自覺性慾減退、沒有活力,自行在坊間購買壯陽補品服用,家裡堆滿瓶瓶罐罐。這幾個月開始排尿不順,排便也有困難,沒想到已是攝護腺癌上身。
日期:2020-04-23
66歲的張先生是一名退休高中老師,因排尿不順和夜尿問題到泌尿科就診,發現PSA(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異常,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第二期。
日期:2020-01-31
66歲黃先生因小便不順就醫,沒想到檢查發現攝護腺癌;51歲的王先生則是去年健康檢查時揪出攝護腺癌。中年後,攝護腺癌成了男性健康的一大威脅,許多人擔心手術後影響正常排尿,該怎麼辦?
日期:2020-01-02
65歲的張先生在每年例行體檢報告發現,血液檢驗中攝護腺特殊抗原是8.5ng/ml,體檢醫師建議他去看泌尿科。 泌尿科醫師幫他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包含:肛門指診、經肛門超音波掃描、照腹部X光、尿液檢驗,又進一步抽血檢驗,接著,安排攝護腺切片手術。 最後,病理醫師報告顯示─攝護腺癌。
日期:2019-12-24
新竹一名52歲男子,一進廁所一待就是15分鐘以上,卻還是尿不出來,或是雖然有尿,速度卻變慢。他忍了一年都不好意思就醫,苦不堪言,最近鼓起勇氣看診,檢查後赫然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第二期。
日期:2019-12-04
攝護腺癌目前是男性第五大癌症,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而且,根據台灣癌症資料庫,攝護腺癌患者就醫確診時,高達40%已經是第三期和第四期。
日期:2019-10-18
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中高齡男性,且有逐年年輕化的現象。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難以覺察,而少部分病患則是會出現尿急、排尿困難、頻尿等症狀,很容易與老化、攝護腺肥大混淆。
日期:2019-08-21
攝護腺癌長年盤據十大癌症第五位,早期沒有任何症狀,且近年台灣的攝護腺癌發生率、死亡率也不斷升高,許多民眾發現罹癌時已是晚期。醫師提醒,超過50歲後定期檢查,才能降低攝護腺癌癌末的機會。
日期:20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