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15年)行事曆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公布最新行事曆,2026年連假共9個。其中過年農曆春節假期落在2/14(六) ~ 2/22(日)共9天,4天連假則是包括兒童節及清明節(4/3- 4/6)、中秋節及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9/25-9/28)。3天連假共6個包括和平紀念日(2/27-3/1)、勞動節(5/1-5/3)、端午節(6/19-6/21)、國慶日(10/9-10/11)、台灣光復節(10/24-10/26)、行憲紀念日(12/25-12/27),總放假日數120天。針對2026年寒假和過年春節假期中間還得上3天課,教育部日前宣布,通過調整2/11、2/12及2/13原上課日改為放假日,於1/21、1/22及1/23補上課,也就是寒假先補課再接續農曆春節假期,寒假開學日落在2/23(一)。2026年過年春節休幾天、連假有幾個?如果想連休,又要怎麼安排請假、甚至連休16天?如何安排特休、搶先訂機票,必看2026年(115年)行事曆!
日期:2025-07-04
24個國民黨立委與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將在7月26日投票,由公民團體和民進黨發起的「護國大遶境」活動週五(7/4)日開跑,公民團體特別選在罷免指標人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的選區「花蓮」出發,宣傳罷免投票。聯電創辦人、反共護台志工聯盟3號志工曹興誠指出,民團為了保衛國家、主權,要把這些親共賣台立委清出國會,國家才能正常運作,「否則台灣3年內變成另一個香港,被拉去跟中國投降簽和平協議。」據透露,花蓮縣議長張峻也預計於7月5日上午,與遶境隊伍一同車掃。原為國民黨籍的張峻指出,這次優秀國民黨籍立委也遭全面波及和血洗,這一切都是拜傅崐萁所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紛紛呼籲支持者,726務必出門投下「不同意」罷免票。
日期:2025-07-04
為支持產業所需國際人才,立法院經濟、社福及衛環、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週一(6/30)初審完成《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將原訂適用門檻的世界排名前500家頂尖大學畢業生,放寬至「1500大」,來台工作免2年工作經驗、數位遊牧簽證停留期間也延長至2年。至於本法第22條有關外國專業人才租稅優惠門檻部分,行政院版本原訂為300萬元,但在朝野立委聯手下,將門檻下調至200萬元,以增加台灣延攬外國人才的誘因。委員會主席蔡易餘最後裁示,財政部對此有不同意見,本案送院會協商處理。國發會也期盼,修法能夠在本會期於立法院三讀通過,且於年底前正式施行。
日期:2025-06-30
升大學申請入學日前已落幕但餘波未平,本報掌握,國立台灣大學仍收到備審資料不實的相關檢舉,校方坦言,今年檢舉案比往年增加,又針對今年申請入學各類型抄襲、誇大不實等狀況,將建議教育部召集各方單位,商討處理與防弊機制。教育部則回應,將邀集高中、大學、考招單位透過會議共同討論,持續蒐集不同面向建議,精進考招制度。
日期:2025-06-27
從醫院到工地,你是否發現那些忙碌的身影,正逐漸變得稀少?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來襲,適齡勞動人口逐年減少,一場前所未有的缺工危機,正一點一滴浸蝕台灣的經濟活力,面對這波日趨嚴峻的人力荒,企業該如何調整思惟與對策才能應對?同樣面臨勞動力短缺的鄰國日本,又能提供台灣什麼樣的借鏡和啟發?
日期:2025-06-26
今周刊編按: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今年才剛獲得「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肯定,卻被爆料經歷疑似造假。爆料者質疑廖婉君學術經歷涉嫌造假,卻藉此獲得包括台灣十大傑出女青年等多項獎項,誤導社會20多年。對此,教育部長鄭英耀週三(6/25)指出,教育部目前已請台大展開調查,校方也會針對相關檢舉組成委員會,接下來將視調查結果討論處理方式,在此前則先不預設立場。台大則表示,學倫相關調查多屬保密性質,台大對學倫案件完全依法規處理。廖婉君傍晚發出聲明,全文如下:就今(25)日周刊登載匿名不實爆料有關本人涉及學術倫理爭議乙事,謹與委任律師共同嚴正聲明如下:一、本人未有違反學術倫理行為,周刊登載爆料內容均非事實。本人雖於111年間遭人不實檢舉學倫爭議,惟經數年調查,過程並經該國際標準組織現任副主席暨領域專家確認,終由臺大學術倫理委員會業於113年12月決議不構成違反學倫情事。二、匿名S老師明知本人所涉學倫爭議業經高度專業性之學倫會釐清,竟仍悖於客觀事證,執意片面提供媒體不正確且不完整資訊,惡意散布不實言論影響公眾輿論,甚不可取,嚴重侵害本人名譽權及人格權甚鉅。三、學術聲譽之於學者有如皇后貞操般不容任何質疑,本人除再次嚴正聲明絕無違反學術倫理事實外,並嚴厲譴責S教師蓄意散布不實言論之行為,本人必將採取一切法律行動捍衛學術聲譽及人格,絕不容任何不實污蠛。
日期:2025-06-25
近年私立國中窄門「搶破頭」,立委雖提案禁止入學考,卻因牽涉教育與招生自由,引發反彈。政府應通盤檢討入學方式,並同步提升公立學校教學品質,增加家長選擇誘因,才可能真正化解惡性競爭。
日期:2025-06-25
今周刊編按:一名台中一中女學生,同時錄取台大電機和台大醫學系,卻遭網友爆料科展作品涉嫌抄襲。科教館在開會重新審核作品後,決議撤銷科展作品獎項,並追回獎金。台大也回應,將開會討論這名學生的醫學系錄取資格。而台中一中指出,尊重科教館專業審查與相關決議;畢業生在本次決議後續所需之協助,學校將盡力提供輔導與支持。校方說,本校專題研究課程,教師均會安排學術倫理主題課程,未來也將與師生持續努力,深化研究素養與倫理意識。
日期:2025-06-24
編按:很多人都會有的疑問:「我很努力工作,為什麼還是沒錢?」其實,努力不一定等於有錢。本書作者謝宗博指出,有一部實境節目《富豪谷底求翻身》,主角是億萬富豪格倫·斯登帶著一輛破卡車和100美元(約合新台幣3000元)的資金,挑戰在3個月從零開始,創立一家價值百萬(約合新台幣3000萬元)的公司。這個挑戰的最終結局是失敗。但他在90天內創造的企業,已經達到77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247萬元)。斯登在結語中說:「永遠不要將付出的努力和產生的結果混淆,只有當努力帶來進步時,才能賦予其真正的意義。」因此,致富不是靠努力,而是提升認知和決策。
日期:2025-06-24
今周刊編按:在中國福建華僑大學任教的台籍教師張立齊,去年響應中國融合發展政策,成為首位領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居民定居證」的台灣人,陸委會將其廢止台灣身分,包括台灣身分證與中華民國護照皆雙雙失效。這是陸委會4月發布新解釋令以來,首位因領用中國定居證被除籍的案例,張立齊在6/6拍片嗆聲後,6/19再度接受中媒訪問,說自己沒了台灣身分回不了台灣,「自己有賺錢、有出息了,但爸媽卻看不到,如今回不去台灣,感到相當自責」。他甚至對著鏡頭下跪,用台語說只能跪下來跟爸媽,還有阿嬤道歉,請他們原諒他這個不孝孫子。張立齊說民進黨不讓他回台灣,「民進黨現在是要殺我,但是你們也放心,民進黨殺不了我,無論如何,不管怎麼樣,我一定會回到台灣」。陸委會4月發布解釋令,若國人申請、持有中共定居證,就違反《兩岸條例》第9條之一規定,必須除去台灣身分。副主委梁文傑表示,經確認後已廢止張立齊的台灣身分,如果未來要來台灣,必須依規定申請許可,經同意後才能入境。梁文傑日前也再度說明,如果張立齊想回來台灣,當然有行政救濟方法,但前提是他必須證明從此沒有雙重身分問題,「如果張立齊先生他很不願意住在民主自由的中國的話,那他是可以選擇想辦法回來」。
日期: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