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第一天,在眾星雲集的外國受邀講者中,有一位亞裔外表、一席紅色洋裝打扮的女士,在台上對於自家公司與鴻海就AI及智慧製造領域的合作機會侃侃而談。2024年6月,她的名字才出現在AI巨擘輝達(Nvidia)的跨業合作聲明裡。這位英國媽媽畢業自英國藝術及設計名校、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也是英國理工名校帝國學院的畢業生,還曾經自己創業開軟體公司,更在創投圈有十多年經驗。她就是Goog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工業機器人軟體業者Intrinsic的執行長Wendy Tan White。
日期:2025-01-17
第三類半導體中的碳化矽(SiC),因其耐高溫、高壓的特性,在電動車、資料中心等領域裡接連被導入,不過這幾個市場往往是國際IDM(整合元件製造)廠的天下,過去台灣半導體業者很難涉足,現在卻有一家成立僅5年的台灣新創公司,不但晶片效能不輸歐美大廠,更打進了AI伺服器、電動車供應鏈中,這家公司叫做即思創意。成立於2019年的即思創意,創辦人兼執行長顏誠廷出身工研院,在研究團隊中研發第三類半導體碳化矽,看好新材料未來前景,顏誠廷決定與兩位朋友一起成立了即思創意。
日期:2024-12-31
從全球資源循環到低碳能源開發,永豐餘投資控股以醣代塑,帶領台灣走向智慧能源、自然碳匯為本的淨零解方,建構5大永續生活系統,從理念到實踐,兌現以醣經濟為核心,立基循環經濟基礎,朝向低碳能源、智慧生產與淨零轉型目標邁進,見證百年永豐餘的永續生活綠色行動。
日期:2024-11-25
每一個選擇,都是通往更幸福、負責任生活的關鍵。今年是永豐餘成立100周年,從民營造紙先驅一路伴隨臺灣民生經濟發展,以「Better Choice 好選擇,好日常,好永續」作為百歲生日慶主題,發揮醣經濟推手使命,從低碳低耗能、全循環經濟與非塑材料3大面向,打造未來生活的新文明體驗屋,邀請全民從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體驗,輕鬆實踐減塑綠生活。
日期:2024-11-08
淨零永續成為全球顯學,太陽光電是臺灣實現能源自主的關鍵。工業技術研究院日前舉辦「二○二四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針對新世代太陽光電、前瞻光電材料與電網管理等議題,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交流分享,場外同步實體展示展品與場域導覽,探討臺灣發展太陽光電新機會,創造促成國內外綠能產學研合作商機,攜手迎向太陽能光電新紀元。
日期:2024-11-07
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中,企業正面臨疫後復甦、接班傳承、生成式AI的崛起及供應鏈重整等諸多挑戰。如何保持企業持續發展與韌性,成為領導人面對的核心課題。除了技術實力、運氣與適應能力,成功的領導還需要勇於面對威脅、擁抱新商業模式,並在變動中抓住機會。本文將探討三大關鍵領導特質,並結合生成式AI的三階段應用策略,幫助企業在穩中求進,推動創新。
日期:2024-11-07
創業之初,勤凱就期待產品線盡可能多元,即使訂單規模不大,仍持續研發半導體用導電漿,隨著AI商機帶來需求,醞釀十七年的能量,正蓄勢待發。
日期:2024-10-30
美國新創公司Atinary透過結合AI自駕實驗室技術,助日本武田製藥大幅提升實驗有效性;隨著研發加速,每縮短的一分鐘都代表著更多病患有機會被治癒。
日期:2024-10-23
(今周刊1449)來億-KY六月上市後股價翻倍,超越豐泰成鞋業股王。董事長鐘德禮眼光精準,放手一搏與新客戶合作,即使沒有Nike訂單,依然闖出一片天。
日期:2024-09-25
中國加一,已成當今中美貿易戰下的企業顯學,但濟南大自然新材料公司(材料-KY,4763)董座王克璋卻有不同看法。他提出,走陸路交通,不斷向西走,才是中國過剩產能的最佳解方。
日期: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