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書作者鄭熙元是首爾峨山醫療中心老年醫學部醫師,指出輕壯年族群常手機不離身、久坐不動,生活習慣影響老化速度。一位30多歲肌少型肥胖女性,體型非常瘦、體脂高,是典型「泡芙人」,她說自己的體質是光喝水就會發胖,打從20歲起就不停減肥,嚴格控制飲食,只攝取極少熱量。拼命工作升職加薪,幾乎沒有運動,最後賠上健康,導致現在肌肉骨骼系統加速老化,身體機能如70多歲老人。這個案例只是眾多青壯年世代的縮影,他們以為老化、慢性疾病、身體退化還很遙遠,長久忽略健康的結果,就是身體機能被嚴重破壞。鄭熙元建議,了解並減少接觸生活中加速老化的因素,再透過運動、均衡飲食,才能打破惡性循環,改善健康。
日期:2025-07-09
編按:黃金被譽為「歷史上最安全的資產」,本書作者鄭善容在婚前就深刻體會,當時24歲的妻子堅持聘禮只要黃金,不要鑽石戒指,他原以為是妻子體恤他家境不佳,婚後才知道,她是真的喜歡黃金,因為黃金有「保值、價格會持續上漲、隨時可以變現」這3大優點。與妻子務實的理財觀念不同,鄭善容原本是沉迷喝酒的月光族,婚後把薪水全給老婆管理,從此改變命運,有理財觀的妻子,把6億韓元(約合新台幣1200萬元)慢慢增加到5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9725萬元),還在首爾擁有3間房。妻子成為是家裡的經濟支配者。
日期:2025-07-07
編按:從記者到集團執行長,行旅70國,王文靜採訪過上千位國內外知名的領袖級人物,她發現:「人,花一輩子追逐成功,追到了一座峰,還要再追,就像籠子裡的土撥鼠,不斷輪迴,這樣的人生,好嗎?」直到她前往喜馬拉雅,遇見一位意想不到的異國和尚,開啟成功與快樂的對話。 慧光法師,也是書中的引路人──光師父是美國人,也是台灣人。父親是美國黑人大兵,世俗說法,他是私生子,浮游在菜市場。但是人生翻轉,他到美國求學。且在繼續醫科時,人生再度轉彎:他放棄在美國執業醫生的路,遁入空門。在富裕之島台灣多年後,決定到亞洲最貧窮的國度。 光師父說:「回到內在,認識自己的生命,這件事必須謙卑。當我們愈謙卑,生命會愈廣大。」你曾經問過自己,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嗎?是否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感到迷失或困惑?王文靜的新書《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CEO與和尚在第三極地對話》透過一場由迷轉悟、生命的68問,陪伴你度過生命中不同的課題:谷底與高峰、財富捨與得、人生苦與樂。
日期:2025-07-04
預防臥床像是在跟時間賽跑。記得當我開始線上公益演講之後沒多久,有一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寫了一封信來謝謝我: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感覺到被救贖。我是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我爸爸、弟弟全都因為糖尿病洗腎。多年來,我其實也一直處在半放棄狀態,認為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洗腎,而這就是我的晚年。我很認同你強調的「做得到」的概念,是你的演講讓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努力看看。謝謝你,你所給的,已經不只是一個藥師所做的了。我回信給他:「太好了,謝謝你的加油打氣,你一定還來得及!」這次也是我第一次領悟到「來得及」這個概念。
日期:2025-07-04
編按:本書作者鄭善容工作25年,是企劃及銷售商品的人才,但他在退休前被兒子問一句:「為什麼爸爸工作25年,還是賺得這麼辛苦?」他才驚覺,自己埋頭工作,卻對「錢」一無所知。反觀有理財觀的妻子,光靠每個月從他的薪水中領取一部分來存錢、投資,就把6億韓元(約合新台幣1200萬元)本金慢慢增加到5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1億元),還在首爾擁有3間公寓住宅。作者分享老婆的理財智慧:小錢也要省、存下第一桶金、長期投資房地產,並傳授給兒子,希望他從小就懂錢,別像自己一樣無知。
日期:2025-07-04
編按:本書作者鄭善容是韓國某大型流通企業的高階主管,他分享兒子一次買12件T恤,卻穿沒幾次,之後就掛在衣架上345天,他體會到理財不只是賺錢,更是讓每塊錢花得「值得」,花錢之前要分清「想要」和「需要」。成功的人都會堅持做好瑣碎小事,從整理床鋪、珍惜一件白T等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累積出財富和勝利的人生格局。
日期:2025-07-02
1950年代,那個在南寮小漁村赤腳上學的孩子,完全想不到他在80歲的時候,會成為美國收入1%的富人。(編按:GOBankingRates分析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數據指出,要成為全美收入前1%者,年收入至少需79萬4129元,約合台幣2306萬元)
日期:2025-07-02
編按:本書作者鄭善容是韓國大型流通企業的高階主管,擁有25年企劃及銷售商品的資歷,他只知悶頭工作,反觀努力充實理財知識的妻子,光靠每個月從他的薪水中領取一部分來存錢、投資,就把資產累積到5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9950萬元),還在首爾擁3間公寓住宅。同時,作者從高中肄業、務農半世紀的岳父身上發現,想致富要先增加「投資支出」,他每存下一筆資金,就拿去買土地、牛隻和子女教育費,岳父現在已是罕見擁有幾十億資產(至少新台幣2千萬元)的大財主,而那些土地至今還在自動幫他賺錢。
日期: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