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擁有13億美元(約新台幣389億元)的淨資產,30歲的 Scale AI 聯合創辦人郭如意(Lucy Guo)成為繼美國歌壇天后泰勒絲之後,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女性。但她表示,不會為了符合自己的新地位而浪費數十億美元過上奢侈的生活。即使擁有許多財富,她仍然精打細算,助理開著老舊的Honda Civic載她上班,所有衣服幾乎都是免費的、或者從平價網購品牌Shein買的,「我現在還在Uber Eats上買一送一」她笑說。儘管她已於 2018 年離開創立兩年後的公司,但她仍持有 Scale AI 約 5% 股份,現在價值估計為 12 億美元(約新台幣359億元)。根據《福布斯》最新排名,這位千禧一代成為僅有的五位 40 歲以下的女性億萬富翁之一,其他兩位是蕾哈娜和 Anthropic 的聯合創辦人丹妮拉阿莫迪 (Daniela Amodei)。「你通常會看到那些把錢花在名牌服裝、豪華汽車上的人,嚴格來說,他們僅屬於百萬富翁。」她解釋,她不覺得有必要用百達翡麗腕錶或愛馬仕鉑金包來證明自己的財富。
日期:2025-06-11
(今周刊1486)展望今年下半年,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認為,台股將呈現「先蹲後跳」走勢。他分析,時序進入第三季,許多上市櫃公司將因關稅與匯兌損失的影響,獲利受到一定衝擊,因此第三季股市震盪整理在所難免;不過,「台股最壞、最恐慌的情況已經過去。」他預料,台股近期將在二萬二千點附近震盪,隨著美國預計將在九月降息,屆時台股將再迎來多頭行情,第四季仍有高點可期。
日期:2025-06-11
(今周刊1486)今年4月關稅之亂一度引發台股海嘯,重創不少「投資老將」與「少年股神」的投資績效。然而,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大戶贏家們默默布局、反敗為勝。他們在亂世中展現的投資智慧,以及下半年的具體看法與操作策略為何?值得一探究竟。
日期:2025-06-11
繼谷歌、微軟之後,亞馬遜也正式宣布落地台灣,雲端服務龍頭將如何拓展業務,又能否如願將軟體思惟與台灣擅長的硬體製造有效整合?
日期:2025-06-11
曾與孫正義共事五年的軟銀前總裁薩瑪,親歷多項改變科技版圖的重大投資決策。他將在軟銀的工作經驗寫成《金錢陷阱》一書,揭密科技投資背後的信念與策略。
日期:2025-06-11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6-11
東海大學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於(10)日正式簽署三項戰略合作協議,攜手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所創立的亞橋教育基金會,共同打造全台首座結合教育、研發與應用的「智慧製造與AI實驗園區」,並同步導入六大國際認證課程,為台灣工程教育立下亞洲首創的新標竿。
日期:2025-06-11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喊出「機器人將是未來經濟的核心」,呼籲台灣應把握機會,在AI與機器人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動能!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在週日(6/8)節目專訪中也指出,未來AI新十大建設裡面,將包含智慧機器人,結合AI與機器人,應用在服務人類的功能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也指出,AI新十大建設重大應用中,應用在半導體封裝產業的「矽光子」技術十分關鍵,台灣與美國都看好,不過台灣擁有最好的技術和專利,預估會讓台灣封裝產業領先10年至20年,加強半導體產業韌性。受到矚目的主權基金部分,劉鏡清則強調,主權基金「絕對不會」使用外匯存底作為財源,基金操盤手也需要國際級的人才,和相應的薪資。
日期:2025-06-09
AI晶片設計新創公司耐能智慧(Kneron)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認為,用GPU在雲端資料中心做AI,不僅對地球不健康,也不利倫理道德及人類走向。至於他2015年創業以來,是主打地端為主、從邊緣運算出發的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並非連接至雲端的大腦,而是在應用面具備自己的智慧,有如可以自己思考的哆啦A夢,他戲稱為「哆啦A夢式的AI」,或許更有機會成為AI的未來。劉峻誠也提到,從2024年開始,從高通、英特爾、超微(AMD)到安謀(ARM),愈來愈多大公司開始喊NPU,「也許你可以說,它(NPU)還沒有完全崛起,但至少到今天,大廠已經開始走這個方向」。
日期: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