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可成科技股東會董監事改選投票結果出爐,挾著電子投票領先的優勢,可成公司派在投票表決權數佔出席權數87.32%的股東會現場,提名的7席董事全數當選,以獲得開票總權數逾90%的結果,取得壓倒性勝利。
日期:2025-05-27
可成股東會5月27日登場,但在前夕公司派已搶先贏得前哨戰、電子投票的勝利。5月26日公告的可成科技電子投票結果顯示,公司派提名董事共取得18.02億得票權數、佔股本比例為39.66%。反觀TIH提名的董事總共取得1.36億得票全數、佔股本比例僅有2.99%。
日期:2025-05-26
可成(2474) 5/27將舉辦股東會,這次改選董事攻防戰越演越烈,可成董事會4/16通過董事提名名單,4席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將與以新加坡外資股東TIHIM執行長王亞倫為首,總共1席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在可成股東會上競逐董事席次。據了解,外資投票重要的參考指標機構ISS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 Inc.)認為,握有1%的外資股東陣營,未能提出具說服力的證明,因此在今年股東會董監事改選投票,建議投給公司派人選,針對TIHIM執行長王亞倫領頭的1%外資股東陣營,則是建議投下反對票。
日期:2025-05-19
「可成不會為了故事(炒作題材)去買公司,我們挑的,基本上都是經營穩健的對象。」談起近年來的對外併購策略,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強調自己始終保持謹慎互動的一貫合作態度。
日期:2025-05-12
當全球製造業的競爭焦點從「成本效率」逐步轉向「價值共創」,台灣製造不再只是穩定供應的代表,而是支撐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核心支點。深耕三十年的可成科技,正穩穩走在產業再定位的前線。自1988年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回台南接班後,可成歷經消費電子市場騰飛的黃金年代,也親歷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與變局。2020年啟動的策略轉型,不是為了趕潮流,而是深思產業未來樣貌-從「做得又快又好」的製造商,走向「能與客戶共創未來」的技術平台。
日期:2025-05-07
周一(5日)在日報頭版下方,出現了顯眼的半版廣告,由「來自一群關心台灣經濟發展與股東權益的正義之士」署名,對於新加坡的外資股東TIH提出多項質疑。斗大的標題意味,可成(2474)經營權爭奪戰漸趨白熱化,結果將在本月27日的可成股東會見真章。《今周刊》上周以封面故事報導,TIH今年3月突然提出1席董事、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為可成今年董事改選投下震撼彈。原來TIH在2020年可成出售江蘇泰州廠的隔年,開始買進可成股票,並於2022下半年,達到持股1%。可成董事長洪水樹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表示,「他才持股1%,也從未跟公司對話,卻提了足額3席獨立董事,而且這些董事都是搞股權重整的。」
日期:2025-05-06
可成(2474)董監事席次攻防戰越演越烈,可成董事會4/16通過董事提名名單,4席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將與以新加坡外資股東TIHIM執行長王亞倫為首,總共1席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於5/27可成股東會上競逐董事席次。外資股東TIH Limited旗下TIHIM管理的瓦山塔主基金,以及香港Argyle Street Management Limited管理基金資產之一寶塔街公司,近日登報,認為要的是話語權、不是經營權為題,公開徵求小股東支持。
日期:2025-05-05
(今周刊1480)完成泰州廠交易之後,可成展開轉型之路,但至今投資人仍舊難以看出成效。接受專訪、首談轉型布局,洪水樹要用充沛現金的底氣,帶領公司跨入穩健發展的新領域。
日期:2025-04-30
可成預計在5月27日改選董事會,來自新加坡的外資股東TIH,在3月突然提出1席董事、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投下一枚空爆燃燒彈。
日期:2025-04-30
(今周刊1480)今年3月,當外資股東TIH的董事提名名單送到公司,可成內部立刻嗅出不尋常的味道。近年來甚少出現在媒體鏡頭前的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決定接受本刊獨家專訪,要清楚說明此次董監改選帶來的憂慮,以及對於可成轉型布局的實際行動。
日期: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