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真的只會很認真的存錢,我都說那是「暴力」存錢,直到自己生了場病之後才發現,生命好脆弱,賺來的錢如果在生命最後一刻沒有花完,我會覺得很可惜,甚至會很後悔;所以,我開始學習要怎麼樣「花錢」。過往我只會存、不會花,會覺得存款數字越高越好。但在生病的當下,我腦中充滿了好多的後悔,「當時要是有吃某某餐廳、當時要是有去某某國家,或者是有怎麼樣的體驗」等等。
日期:2025-06-04
編按:30歲、40歲了,別說存到100萬,連一半都沒有,怎麼辦?理財作家李勛認為,懂得「如何花錢」,是理財成功的關鍵!從根本解決「錢多少才夠用」的焦慮點,專為半途而廢的月光習慣打造,一個能無痛執行、儲蓄有感的理財計畫!
日期:2025-06-04
如果你每個月都是月光族,你是不是也對自己說過以下這些話?「我薪水這麼少,根本存不了錢。」、「等我升職加薪後再開始也不遲。」、「現在就是要享受啊,不然工作這麼累幹嘛?」、「我已經很省了,是生活太貴不是我花太多。」...這些想法我都曾有過,但直到我無聊翻開記帳本才發現原來我一個月光是飲料錢就花了快3000元,我終於才意識到,我的財務狀況或許不是薪水造成的,而是我自己的選擇。
日期:2025-05-04
你知道嗎?2025年好康又多一項,文化部宣布,文化幣禮金向下延伸年齡層,原本16~22歲可以領取1200點文化幣(1點等同新臺幣1元,相當於拿到1200元),下修至13~15歲的青少年也可領到600點文化幣囉!至於文化幣可以幹嘛?如何領取?以及使用期限、資格與限制有哪些?想知道文化幣可以買什麼,那就不可錯過本篇的詳細介紹,讓你清楚知道文化幣大小事!
日期:2025-04-23
編按:本書作者小田桐麻氣是現年42歲的雙寶媽咪,過去在超市買醬油時,都只參考標價、選擇最便宜的品項,直到她翻身成年營業額達4億日圓(約合新台幣8740萬元)的女富豪,發現買了便宜幾日圓的食材,這樣每個月也只是省下幾百日圓,選擇「想要的東西」而非「便宜的東西」,也絕對不會破產!作者指出,節省花費,就像是自己對自己下了「你以後會比現在更窮」的詛咒,實際上也變得更窮。所以,關鍵在於,打破迷思,別壓抑自己的喜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日期:2025-04-14
編按:現在消費方式多元,電子支付都很方便,但反而容易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花了多錢,這種情況就稱為「注定管不住荷包」。無論你多麼努力想要存錢,遲早都會因為耐不住誘惑而分神,最終把自己能夠使用的錢全部花光光。本書作者馬克斯.菲爾普斯就提出,4種錯誤帳戶分配情況,他也建議,設定個別的帳戶來處理收入與例行帳單,並利用不同的帳戶,同時為多項目標存款,讓月光族也能無痛存錢。
日期:2025-04-02
隨著疫情後世界局勢的急遽改變,經濟緊縮、消費習慣轉移,對奢侈品投資漸趨保守成為趨勢的狀況下,對鐘錶市場產生的影響仍餘波盪漾。
日期:2025-03-25
威廉.艾哈特是華盛頓特區的一名記者,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散戶投資人。他的經歷大多是「千錘百鍊」,他喜歡分享學到的知識,幫助人們消除市場噪音、理解自己為什麼要投資、投資有多簡單,以及如何避免常見的錯誤。
日期:2025-03-14
在高房價與低薪資夾縫中,小資族如何累積財富?YouTuber李勛25歲立志存下100萬元,沒有財務背景的他,不只影片創作以此為題,他認為很多人懂得「省錢」卻不懂「理財」,他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分享,使用「比例原則」搭配「分帳戶存錢法」,將收入60%作為日常支出、30%儲蓄、10%風險規劃,並將收入劃分不同帳戶、對應不同用途「分帳戶」建立精準消費習慣,助他30歲時存到500萬元。
日期:2025-01-24
過年前大掃除,常是檢視自己物品的最好機會,但想要「斷捨離」的當下就會發現:明明去年就丟掉很多東西了,怎麼今年要大掃除家裏又堆滿滿?究竟要如何做到真正斷捨離?台灣最大物資循環平台「GC贈物網」營運長林逸欣表示,在她長年的生活實踐中發現,「斷捨離」的核心並不僅僅是將物品丟棄,而是要從源頭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因為斷捨離強調的是,丟棄不再需要物品,家中清爽的同時,生活及心靈也會更富足」。
日期: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