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縣市首長選舉已提前備戰,《今周刊》以系列數位報導,針對有機會持續執政的縣市長,暢談目前的施政成績單及未來願景。
日期:2025-07-04
從彰化首座免候潮漁港的即將啟用,為長年受潮汐制約的漁民帶來轉機;到一位返鄉青年,以人工繁殖觀賞魚揚名國際;再到「彰化優鮮」品牌,憑藉產銷履歷與創新加工技術,將在地農漁產推上世界舞台──這些看似分散的產業脈動,都在訴說著同一件事:彰化農漁業的價值,不再只是生產,更是一場從土地出發的創新實驗。
日期:2025-05-22
根據衛福部調查,有超過三成五的民眾,去日本旅遊都會購買藥品和保健食品。我自己則是每年都會跟一群藥師定期到日本「洗錢」,誒—不要想錯啦!是洗滌紙鈔,某些神社有提供此項服務,並希望藉由這個儀式招來更多財富。洗完錢之後,幾乎所有的藥師團員都會衝向藥妝店,把洗完的錢用來刺激日本經濟。你看,連藥師們到日本也敵不過藥妝店的魔力。其實不只是日本,國人到許多先進國家旅遊,也很喜歡購買該國著名的保健食品,可是明明很多效果類似的產品臺灣也買得到,為什麼非得去國外購買不可呢?
日期:2025-04-29
知名電商「悠活農村」主打尋找台灣各地友善生產的農漁產品,近日爆出欠薪還有欠貨款,更多民眾預付的儲值金也因客服專線沒人回應,而無法拿回來,據了解,悠活農村創辦人嚴立煌離世後公司就停擺,從臉書官網最後一篇貼文日期停留在1/3來看,已經2個月沒運作。
日期:2025-03-06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終於在周二(1/21)三讀通過,行政院編列之總預算歲入3兆1534億元,歲出編列約新台幣3兆1325億元,最終立法院共刪了2075億7425萬9千元、另凍結約2600億元,歲出降為約2兆9248億元。盤點遭立院刪除、凍結的預算,對普羅大眾影響甚鉅,橫跨電價補助、民生消費如文化幣、iPhone17、Switch 2認證等,甚至一般政府事務,如辦理護照都受到影響。
日期:2025-01-21
臺灣第一個聚焦於餐飲業的「傳統美食永續發展產業加速器」,是由三商餐飲所成立,希望從農場生產、加工製造、食品販售到餐桌和餐廳等產業鏈相互串聯,提升臺灣餐飲市場競爭力,不只立足臺灣,更要放眼世界。
日期:2024-12-23
淨零永續成為全球顯學,太陽光電是臺灣實現能源自主的關鍵。工業技術研究院日前舉辦「二○二四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針對新世代太陽光電、前瞻光電材料與電網管理等議題,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交流分享,場外同步實體展示展品與場域導覽,探討臺灣發展太陽光電新機會,創造促成國內外綠能產學研合作商機,攜手迎向太陽能光電新紀元。
日期:2024-11-07
過去我一直以為剝皮辣椒就是市面上的辣椒,直到認識了蔡牧群,才知道原來剝皮辣椒也講究品種。花蓮壽豐的奇萊美地,位於花蓮溪跟木瓜溪共同沖積出來的三角洲上,農場旁就是花蓮有機農業中心。
日期:2024-10-16
中國財政部周三(9/18)晚間突襲宣布自今年9/25起,停止對台灣34項農產品免關稅政策。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隨後於深夜發表談話,應和表示「強烈支持」,並稱「搞『台獨」就沒有和平、沒有發展,只會『禍台』、『害台』」。對此,我國農業部周三深夜發布聲明,台灣蔬果輸往中國,除了會面臨關稅以外,也會面臨五大外部成本,包括運銷成本高、通關時間長、中國加值稅仍偏高、仿台水果及低價水果競爭、不時面臨貿易付款及品質等爭議無法立即解決等。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去年我國該34品項輸往中國貿易額約736萬美元,關稅約107.5萬,整體評估影響有限、風險在可控管範圍內,評估只有鳳梨釋迦、柚子、白帶魚影響較大。第二,他呼籲台灣、中國間貿易應儘速回到WTO架構下的國際規範。第三,農業部將持續將台灣農產品拓銷至中國以外的高端市場。我國陸委會表示「遺憾」,譴責中國方面作為是再次對我經濟脅迫,傷害兩岸農漁民利益,只會造成台灣農漁民及民眾反感,無助兩岸關係長遠發展。陸委會也表示,事實證明,中共所有「善意」都有政治目的,都可以隨時取消。
日期:2024-09-19
睽違2年,中國國台辦宣布在「9月2日」恢復進口台灣文旦,但首批僅花蓮16家果園、19個包裝廠獲准,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並提醒,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就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情就好商量、好解決。對此,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於週三(9/11)中常會表示,只有特定縣市的文旦被列入輸入清單,且也未透過兩岸合作的檢疫平台與台灣磋商及告知檢疫科學條件等規範。中國利用特殊化經貿往來,作為分化台灣的工具,反而不利於建立台海的往來互信,以及促進區域的穩定繁榮。賴清德也提到,美國聯邦眾議院10日通過了《台灣衝突嚇阻法案》,若台海發生衝突,此法授權揭露中國高層領導人在全球的非法資產,並可切斷中國高層使用美國金融體系服務措施,以嚇阻中國侵略台灣。而中國國台辦11日記者會,發言人陳斌華聲援遭到羈押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痛批賴清德操弄司法「製造綠色恐怖」,追殺不認同「台獨」的各界人士。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汪浩則說,「國台辦根本不懂什麼是司法獨立,為柯文哲抱不平,是救他,還是害他?」
日期: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