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台中火力發電廠週五(3/7)今天上午10時許發生火警,一處施工地室外模板起火燃燒,現場竄出濃濃黑煙,經過消防人員全力滅火,所幸無人受傷。對此,台電說明,今日10點進行新建燃氣計畫海水渠道興建工程,承攬商於過程中因切割鋼筋不慎,火星造成塑膠模板起火燃燒,廠內消防隊立即展開滅火行動,10點10分已控制火勢,並通報港區消防隊進場協助, 10點45分完全撲滅。此次事件不影響機組運轉,亦無人員受傷。而台中市環保局也派人到現場監測空汙情況,待釐清肇責後,將依空汙法從重裁處。
日期:2025-03-07
國民黨智庫昨天公布民調,七成三民眾支持核電延役,兼任智庫董事長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將在立院本會期推動修正「電業法」及「核子反應器管制法」,成立獨立專業的能源監督委員會、將核電廠使用年限從四十年延長為六十年,另將非核家園政策目標改為非碳家園。
日期:2025-02-18
環保永續不僅是國際間的熱門議題,在台灣也有一群人,將製作商品過程中所產生的廢鐵、廢材,經過設計再造,成為人見人愛的文創品,讓廢棄物不再只能是垃圾,展現無用之用的新價值。
日期:2025-01-15
在全球氣候變遷趨勢下,發展再生能源是各國的當務之急,而在臺灣高山環繞的地勢之下,不僅可供地熱發電發展,小水力發電也有很大成長潛力。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再生能源不僅是綠色供應鏈的一環,也往往有著和當地生態及鄰里共好的特性。
日期:2024-12-25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一早出門天空一片霧濛濛,據環境部監測資料顯示,由於環境風場為東風,加上受地形影響,西半部擴散條件不佳,不論北中南部空氣品質都亮起橘燈。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吹東風、火力發電廠全力燒,天空能見度真的很差,感嘆「沉默之丘在台灣上演」;桃園市、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醒,午後狀況會更明顯,民眾最好先戴口罩再出門。
日期:2024-11-15
媒體報導傳10月電價即將審議,可能方案包括「民生住宅」電價凍漲,但工業電價約調14%。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五(9/27)在立法院答詢時口風仍緊,僅強調應讓電價審議會討論,不宜在這講太多。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接著問,審議會中政府機關代表有8席,所以政府的態度非常關鍵,而報載台電也有提出上述建議因此追問卓揆態度為何?卓揆坦言台電到現在只是有提出一些分析,但結論還是由電價審議會決定。不過卓揆重申,他已在立法院說過,民生電價的穩定關係到整體物價與民生需要,「我希望不要再增加國人民生、生活的負擔,我只能表達我希望這個樣子。」 但最後再次強調電價仍應交由審議會討論。
日期:2024-09-27
(今周刊1443)半導體、人工智慧(AI)產業用電需求激增,但在電力供給端,核電如期除役、綠電跟不上,燃氣推動也不順,外界擔憂將面臨缺電危機。關鍵時刻,《今周刊》專訪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談當前能源發展的挑戰,以及台電的供電規畫,以下是專訪紀要:
日期:2024-08-14
近3個月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大力倡議核綠共存,主張將能源配比調為核能30%、綠能30%、火力發電40%的黃金比率,挺核聲量愈滾愈大,激起反核方蜂擁而出,雙方隔空交火。
日期:2024-08-14
(今周刊1443)台灣要邁向非核家園,只剩最後一哩路,今年七月核三「一號機」進入除役階段,曾在十年前占全台發電量十六%的核電,如今只剩核三「二號機」仍在運轉,發電占比降至三%,預計明年五月退場歸零。
日期: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