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9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6-12
產業時事

和核三廠當鄰居40年,在地居民不捨:有功勞也有苦勞!非核家園後續怎麼走?日媒關注2重點

今周刊編按:核三廠2號機於5/17晚間除役,代表台灣最後一座運行中的核能發電廠停止運作,正式邁向「非核家園」。查看台電網站,其中系統各機組發電量顯示,「核能(Nuclear)」的選項,已經顯示0.000%。日本經歷過311大地震,因此核三廠2號機除役更加引起日本媒體討論關注,其中都把焦點放在後續能否推動能源轉型,以及核電政策會不會被重新考慮。NHK報導,311大地震後,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意外影響,不少台灣民眾對核電的安全性感到不安,以「非核家園」作為政見的民進黨政府後來逐步停止核電廠的運作。NHK指出,台灣經濟部門計劃以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取代核能,提升台灣火力發電能力,明年則將風力發電、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比重,由目前的15%提升至20%,引來大批外資企業進入。

日期:2025-05-18

產業時事

《我所看見的未來》7/5預言大地震?百公尺海嘯台灣日本難逃?命中311、10個夢成真,竜樹諒說話了

在社群平台瘋傳2025年7月5日,將發生「毀滅性大地震」,這預言是出自日本女漫畫家竜樹諒的《我所看見的未來》,為何會讓不少人認為有可能會發生,主要是過去竜樹諒曾在漫畫中的一頁說出:「我夢見2011年3月將有大災難發生」的預言性文字,最後311大地震真的發生。加上日本政府發布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將未來30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從70%提升至80%,更讓社群平台上議論是否7/5日本大地震是否將來臨。日本政府澄清,報告是協助民眾為最壞情況預作準備,但已有不少旅客決定取消日本行程,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認為,日本目前沒看到明顯前兆,加上全球超過1300天沒有規模8或以上的地震出現,且規模6、規模7的地震出現頻率也低於正常值,顯示今年應該還處於地震的「平靜期」。「雖然後續還要持續觀測,但現階段來說,日本7月將有大地震說法,其實謠言成份較大」。而竜樹諒接受日媒訪問時指出,自己是以客觀態度看待,希望這份關注能促進人們的安全意識與準備。「對內容的解讀應交由人們自行判斷。不過,也希望大家不要過度恐慌,應參考專家意見,適當行動。」究竟《我所看見的未來》裡面針對7/5當天大地震的描述情境如何?

日期:2025-05-17

產業時事

台灣最後核電廠週六除役,藍白卻三讀最長延役20年…賴清德表態:不排除擁先進核能「但有三前提」

全台最後1座核電機組預計於5月17日除役,立法院卻在藍白優勢下,週二(5/13)三讀讓核電廠可延役20年,引發爭議。據轉述,總統賴清德周三(5/14)於民進黨中常會強調,台灣到2032年也可穩定供電,對先進核能也保持開放,但必須要在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等三前提下,才有繼續進行的可能。

日期:2025-05-14

產業時事

搶先直擊》必逛10館、8個新科技,獨家專訪仿人機器人之父、真人版怪醫黑傑克 搶先直擊!大阪世博酷未來

(今周刊1476)1970年的世博,為大阪帶來超過6000萬人潮,以及對未來社會的樂觀希望,2025年夜晚的夢洲閃爍著耀眼光芒,時隔55年,大阪在人工荒島上打造新的世博會,以「閃耀的生命」主題,展示未來生活的各種樣貌,能否再次受到舉世矚目,重現70年代榮光?

日期:2025-04-01

產業時事

南海海槽「規模9強震」周期逼近,日本官方:罹難人數恐近30萬人、「這兩地」有34公尺海嘯!

今周刊編按: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周期約100年至150年,上一次發生的2次相隔兩年的大地震,分別是1944年昭和東南海地震,規模8.4、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規模8.2,距離現今已超過70年,大地震發生緊迫程度漸增。日本政府工作小組會議週一(3/31)公布最新估計指出,若發生規模9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罹難者恐達29萬8000人,並首度試算間接死於災難者最多將達5萬2000人。

日期:2025-03-31

投資理財

94歲巴菲特對日本是真愛!五大商社全部加碼,其中四家持股已逾9%,日股今年持續看多?

94歲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再度加碼對日本五大商社的持股,顯示他對日本股市的偏好,從近五年前以來毫無動搖,不僅扭轉了日股走勢,也帶動其他法人對於日股的看法。從最新揭露數據來看,巴菲特對於日本五大商社的持股,除了伊藤忠商事仍在9%以下,對於其餘四家的持股都超過9%,這與之前日本五大商社對於外資持股上限10%立場鬆動有關。

日期:2025-03-17

產業時事

童子賢:不只台灣,全球如果不仰賴核能 「要仰賴太陽能+風力發電來救地球,是沒有指望的」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不論是台灣或全世界,如果真的要挽救地球免於進一步的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生態危機,不能只靠太陽光電、風力或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核能發電一定要列入整體發電的組合。就核能來說,311大地震後原本要全面停用核電的日本已經大轉彎,打算在2030年核電要佔全日本發電量兩成。歐洲也出現核電復甦潮,例如原先要廢除核電的瑞典,打算在2050年增加12座核子反應爐;國內完全沒有核電廠的義大利則從法國進口核電,使義國的核電用電佔比直逼兩成。童子賢也指出,儘管台灣有用電大戶台積電的龐大需求,加上電動車大趨勢帶來的用電需求,從歷史數據來看,台灣用電其實沒有那麼緊張,過去十年僅成長約11%,遠低於同期印度的65%或中國的74%。「這比起我們在20年前、30年前的(用電)成長,真的是相對少很多,不用自己嚇自己。只要做妥善規畫,跟把電網建設好,台灣的用電可以很穩定的。」

日期:2025-03-10

產業時事

能源、平權、生態議題無役不與 努力留下更公平的社會 大膽惹塵埃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今周刊1462)童子賢受訪前其實是猶豫再三的,他覺得自己今年已經曝光過度了。

日期:2024-12-25

產業時事

泓德能源、雲豹能源…日本九州電力給台灣啟示!為何「台電民營化」勢在必行?謝金河:讓2兆產業蓬勃發展

日本九州電力的台灣啓示這次日本九州參訪,第一站在福岡,我們來到九州電力聽簡報,透過翻譯,九州電力乍聽是「酒店」,也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日期:2024-11-14

產業時事

日本九州參訪的新體驗

從九州電力、日產汽車到安川電機,一趟日企巡禮,有值得台灣借鏡、也有警惕;而福岡市一做14年的市長,他的城市治理學,也值得台灣地方首長好好研究。

日期: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