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紡織展週二(10/17)登場,副總統賴清德也現身致詞,感謝紡織產業為台灣經濟每年貢獻4千萬元新台幣,貿易順差高達1571億元。他更喊話,未來要把台灣打造成經濟上的「日不落國」。
日期:2023-10-17
台美雙方於周四(6/1)在美國華府AIT總部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本,此次所簽署之貿易協定,可謂為台美自1979以來最具規模、最全面性的貿易談判,未來也有機會可發展為更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總統蔡英文隨後對此次協定的簽署表示肯定,並期待未來台美能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為台灣的經濟與產業爭取更多的機會。蔡總統也指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台美雙方自1979年以來,結構最完整的貿易協定,除能為台美經貿發展創造更多利基,談判完成後,將會擴充協定內容,為未來台美洽簽FTA奠定更穩健的基礎,
日期:2023-06-01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本(6月1)日於華府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由我駐美代表蕭美琴大使與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代表雙方簽署,行政院鄧振中政務委員、美國副貿易代表Sarah Bianchi大使及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在場見證。蔡英文總統對本次協定的簽署表示肯定,並期待未來台美能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為台灣的經濟與產業爭取更多的機會。總統指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台美雙方自1979年以來,結構最完整的貿易協定,除了能為台美經貿發展創造更多利基,也為台灣和主要貿易國洽簽貿易協定,邁出關鍵的一步。而本協定後續將再展開7項議題的談判,包括勞動、環境、農業、數位貿易、標準、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與做法,談判完成後,將會擴充協定內容,為未來台美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奠定更穩健的基礎,期盼未來雙方依循此架構持續強化台美經貿關係。最後,總統肯定及感謝鄧振中政委率領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並協同駐美代表蕭美琴大使以及相關部會,促成台美經貿發展的歷史性突破。然而,任務並未結束,總統期勉所有行政團隊,持續為強化我國經貿能力及保障經濟安全共同努力,並為台美雙方爭取最大利益。而鄧振中於簽署後表示,本日台美所簽署之貿易協定,係自1979年以來台美間最具規模、最全面性的貿易談判,所達成的階段性成果,不僅標幟著台美經貿關係歷史性的里程碑,也為台灣和主要貿易國洽簽貿易協定,邁出了關鍵一步。台美貿易關係的突破,要特別歸功於總統及行政院歷任院長排除萬難,展現我國遵守國際規範的強烈決心,以及包括外交部、經濟部、財政部、國發會、法務部、農委會、金管會、內政部、交通部、勞動部、衛福部、環保署、行政院法規會、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等相關單位的通力合作,方能獲致今日的成果。在本日的簽署儀式上,鄧政委特別感謝美國國會議員對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全力支持,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大使領導下美方談判團隊的努力,亦感謝美國政府各部門在談判過程中展現彈性,希望未來雙方團隊能繼續努力,盡速展開後續各項議題的談判,以持續擴大、深化台美經貿合作領域及互惠關係。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本日簽署的首批協定包括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加上後續即將展開談判的7項議題包括勞動、環境、農業、數位貿易、標準、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與做法,不僅涵蓋了當前全球關心的新興經貿議題,也納入如CPTPP等高標準貿易協定的相關內容。這些議題的陸續完成談判,將有助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資訊透明化、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並為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及實質利益。更重要的是,這項協定為台美經貿往來打下完備堅實的法律基礎,未來台美雙方可基於合作共識及共同利益,逐步擴充協定的內涵,並有很大機會可以發展為更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進一步表示,首批協定將增強台灣產業尤其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經貿投資活動的能力,凸顯台灣接軌國際,且具能力執行高標準的貿易承諾,從而也一定能增加我國參加CPTPP等區域貿易協定及和其他國家洽簽經貿協定之機會。自去年9月開始談判後,相關過程中政府一直與包含企業界及具利害關係的相關團體進行溝通,在宣布倡議、啟動談判、歷次談判前後、談判獲致重大進展等階段,均向外界做充分說明;在協定簽署前更向外界公布完整文本,可以說是政府在對外經貿談判溝通及透明化方面,所做出的最大努力。而對各界在過程中給予談判團隊很多寶貴的意見,政府已盡可能採納,並致上最深的感謝。(原文刊載於2023/5/19,更新時間為2023/6/1)
日期:2023-06-01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雖非台灣期待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但已是拜登政府的階段性妥協。相對於暫時無緣加入的印太經濟架構,台灣該惋惜的,是少了一個高階互動平台。
日期:2022-06-08
編按:2014年,《今周刊》曾製作〈許台灣美好未來的30張關鍵選票〉封面故事,從經濟、社會、人權、政治各層面提出亟需革新的30個進步觀念,8年後檢視,當年的主張已有諸多落實,例如: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完成「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建置、同性婚姻合法、《民法》下修18歲、病主法上路等等。1312期封面故事〈讓台灣更美好的進步主張〉,我們再次從制度面著手,持續推進台灣社會進步。報導涵蓋勞工權益、全民健康安全、產業發展與防弊、國家留才制度、強化政經體質五大面向,盤點20個對你我生活有重要影響卻不合時宜的法令。
日期:2022-02-11
日前,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投書《聯合報》,以「公投問題攸關台灣經貿未來」為題提到,「如果台灣因為政治因素通過即將到來的萊豬公投,背棄豬肉進口自由化的承諾,從而對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則將自然會有後果。」
日期:2021-12-16
表面上,開放或禁止萊豬,是國民健康自主權與經貿自由化之間孰重孰輕的價值之爭。但過去11個月來,美豬進貨量銳減、逐批查驗的進口豬肉從未檢出萊劑,證明了民眾自由選擇的權利,已藉由強制標示產地獲得一定保障。試圖改變現狀的公投,或許能更徹底阻絕萊豬,卻也將使台灣背負失信於人、不遵守國際標準的負面形象,與加入多邊經貿整合的目標,漸行漸遠。問題,從來不只是萊豬,而是選擇過後的效益與代價。
日期:2021-12-08
不約而同,本期的「小企業大社會」與「重磅觀察」專欄,都以「企業參與公共事務」為主軸。「小企業大社會」輪值作者龔建嘉分享觀察,公投將至,卻未見太多企業參與相關議題的討論;「重磅觀察」的執筆者范疇則主張「台灣需要企業精神問政」。
日期:2021-12-08
「10年磨一劍」,是最能精準詮釋台灣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間關係的一句話。
日期: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