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越2021年跟隨客戶赴美設立據點,,在2024年成功轉虧為盈。3年的自我調整,讓崇越找出可行的工作模式,穩健迎接美國業務的高速成長。
日期:2025-01-15
成立35年的金興精密,是北美最大AM風扇製造商,近年營收突破10億元;它成功的祕訣是不斷研發新品、持續進化,近期甚至接到原廠代工訂單。
日期:2024-12-25
轉型,永遠不晚。台灣展示架大廠裕慶,成立第十七年,才決定從OEM轉型ODM,勇於改變,讓它獲得美國十餘家知名企業青睞,更帶動獲利翻倍。
日期:2024-06-05
美國結合聯準會威力,造就全球資金大挪移,在全球供應鏈重塑趨勢下,擴大美國資金對盟友企業的槓桿,也間接鞏固了全球企業市值排行榜中的霸主地位。
日期:2024-03-27
從2019年展開轉型計畫,台灣功率元件大廠強茂全力朝向車用等高階市場發展。在幾乎從零開始的技術布局下,如何從低壓走向高壓元件,更從中國跨入歐美市場?
日期:2023-10-11
「其實,我們都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在上周六(6/17)的公開演講中,身為台股上市公司商億-KY及商億全球控股董事長的謝智通,回憶70多年的人生,下了這個註腳。從政大畢業的謝董,每次提到他是外交系畢業生,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是他同班同學,總是引起聽眾驚嘆。但與不少外交系同學不一樣的是,謝智通沒有走上外交或公務員的道路,卻一頭栽進創業及傳產的生涯,從1975年在高雄加工出口區做皮衣出口生意,至今已經創業48年。1949年出生的謝智通,已經是全球最大客製化量產家具廠的老闆,2022年商億-KY營收續增至51億台幣,但到今天他還在企業戰場的第一線,思考如何找到下一個利基。他是如何在創業近50年生涯中,度過一個又一個危機,才有今天這番局面?
日期:2023-06-20
經營者在創富路上是寂寞的,他們努力把市值變大,讓股東收益增加,是真正的價值創造者,過去十年在衝刺集團市值的賽道上,有哪些值得喝采的贏家?
日期:2023-04-26
2023年,全球資本市場將正式把目光自「利率終點」轉至「經濟衰退」上。根據過往貨幣政策循環統計,高利率下的長尾效應,將考驗著全球企業爭戰下的抗性與韌性。
日期:2022-12-28
在鴻海鄭州廠染疫事件爆發後,蘋果與鴻海不尋常地同於11月7日分別發表聲明。若深層解讀蘋果聲明,可發覺鴻海的「獨家代工」優勢,正面臨競爭者挑戰。
日期:2022-11-16
回顧疫情以來,電子組裝業者最「夯」的投資項目之一,就是入股工業電腦廠,這個全球年產值不到筆電五%的產業,為什麼會受到國內「電子十哥」的競逐追捧?
日期: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