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870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投資理財

愛山林(2540)平均年薪552萬,89名員工怎麼領到的?總經理揭密結構:今年還會更好

台股熱,帶動房市熱絡,員工收入也創新高!根據證交所揭示,國內上市公司全體員工薪酬資訊,第一名不是半導體產業,而是建材營造公司愛山林(2540),每人平均薪資552.6萬元,讓不少人相當羨慕。愛山林總經理張境在表示,愛山林去年業績表現很好,公司有賺錢,老闆也很大方,願意和員工分享,「老闆是希望公司賺錢,員工能夠分享,讓社會整體購買力好一點。」這也是愛山林創立以來,員工薪資最高的1年。

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台積電6度實施庫藏股,目標區間最高1281元!不是為了護股價,為何可能變常態「每年都會做」

台積電(2330)週三(6/5)晚間發布重訊,宣布預計週四(6/6)起從集中市場買回庫藏股3249張,區間價格598~1281元、買回金額最高上限41.61億元。台積電表示,此次主要是為抵銷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所造成之股權稀釋影響,因此執行買回公司普通股之計畫,價格區間也依照相關法規規範,下緣以董事會決議當日收盤價之70%,上緣則為董事會決議前10個營業日或30個營業日之平均收盤價之150%,以孰高者為準。雖然訂價區間是依照法規制定,但消息一出,台積電股價仍讓投資人有想像空間,「破千指日可待」、「漲停剛好而已」。不過事實上,投資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整件事,今周刊專欄作家張弘昌表示,台積電這種講求公司治理的績優股,不會去暗示未來目標價,也不會無端用庫藏股來護盤。他說,台積電每年董事會決議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留住人才,在未來將成為常態(因為時效1年),然後又為了怕稀釋股本,再買回庫藏股註銷,就成為投資人或股東經常會看到的情況。此舉對中長期持有股東而言,是每年必須全力支持的成本花費,況且新股發行連結績效達成制度,讓股東能享受成長果實,一加一減最後還是贏家。而台積電發行的限制員工權利新股都是「無償發行」,也就是免費送給員工,這可說是公司「盡最大的心意和成本」來留住關鍵人才,不得不的決定,這樣的方式比庫藏股低價轉讓「更有誠意」。

日期:2024-06-06

產業時事

亞泥(1102)無預警停牌,外媒猜這動作!股價短線修正1成、40元能守住?開記者會曝原因

亞泥(1102)週三(6/5)無預警停牌,外傳可能與持股73%的子公司亞泥中國私有化有關,因為早在5/28,亞泥中國就已經先在香港暫停交易。亞泥傍晚召開重訊記者會,正式宣布將私有化收購亞泥中國,並於港股下市。讓不少人擔心,亞泥會不會步上台塑、台泥後塵,股價一直崩跌下去?事實上,亞泥自5/11創近期高點46元之後,週三(6/5)拉回至41.2元,短線修正超過1成,40元關卡能否守住,11.8萬名股東都相當關注。

日期:2024-06-05

職場生活

溫柔堅定 慢時尚

你是否想過,精簡衣櫃,讓服裝質量取代數量,也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近年興起的慢時尚風潮,專注於以工藝製作精神,創造品質更好、使用壽命更長的「永恆系列」服裝與居家用品。致力於慢時尚的品牌,以質感物件發揮「少即是多」的哲學,滿足了注重永續環保價值,同時又渴望自我風格的消費者。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爆醫病衝突、三黨總統候選人曾提放寬⋯ 八旬長者免評巴氏量表?兩大隱憂恐反噬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廢巴氏量表呼聲不斷,近期更有立委提案,讓八十歲以上長者直接申請看護移工。然而專家指出,貿然放寬移工申請門檻,恐沒有機制去防堵民眾濫聘移工,帶來兩大隱憂。

日期:2024-06-05

投資理財

犧牲獲利與ESG的流行

多家境外基金公司主管向我反映,ESG基金在台前景堪慮,與機構投資人及零售通路的溝通成本太高,相關從業人員認知太弱,短線「不可能犧牲投資績效」的信念依然堅定,封殺了我們要好活的長線可能。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KKBOX沒日本血統,多家大型商社,挑剔卻願意買單!科科科技如何用技術軍火庫扎根日本 

科科科技(KKCompany)靠KKBOX一戰成名,更贏得日本三大電信之一KDDI投資,藉此踏進日本市場。如今拿下多家大商社客戶,日本營收占比超過四成,它如何讓挑剔的日本客戶買單?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與微軟低調磨刀8年,趁COMPUTEX向龍頭宣戰 AIPC超級刺客 獨家專訪高通CEO

(今周刊1433)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由AI PC話題率先燃起戰火,不管是英特爾還是超微(AMD),無不卯足全力宣傳AI PC新品,不過令人意外的是,身為智慧型手機晶片霸主的高通,卻在此時拉上微軟、7大筆電廠挑戰老大哥,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台灣不排碳發電僅占16%,童子賢:在國際屬放牛班 核電應成為選項?劉兆玄喊台灣該Move Fast,接受新科技

「如果是從經濟上考量,(台積電去美國)是不合理的。」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說的,是全球過去靠著半導體產業的高度集中,藉由聚落效應驅動技術高速發展的模式,可能會受到地緣政治衝擊、研發速度放緩。但他話鋒一轉,指出台積電往海外走也有其難處,「台積電(繼續擴大發展)在台灣的話,水力、電力、人才也會缺乏。」

日期:2024-06-04

職場生活

上層發酵Top Fermenting展現創新力 期望以新商模打造酒界帝國傳奇

「上層發酵」的誕生與成長,是一個充滿創新思維和靈活經營的故事。這個品牌於2017年創立,起初專注於精釀啤酒市場,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擴展服務範圍,逐漸成為一個多元化、充滿活力的酒類品牌。

日期: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