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東縣政府與帛琉MVS(密克羅尼西亞航海協會)合辦全國首創航海計畫「南島文化傳統舟船國際交流」,今(20)日於帛琉海港啟航,開啟歷史性航程。航行從帛琉出發,穿越太平洋,將會先抵達臺灣蘭嶼,然後到臺東,接受縣府與各界熱烈歡迎。縣府指出,這是臺東縣政府提出的計畫,獲得海洋委員會支持,並在民眾與海洋活動愛好者者引起關注,航程預計15-20天,5月初抵達蘭嶼及臺東。
日期:2025-04-21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四(17日)在全國工業總會會員大會演講時表示,鴻海除了在產品面搭上AI的順風車,本身營運面也在許多地方導入AI技術,例如以生成式AI每年可以節省大約100億台幣費用,還能把產線調校的成效快速達到八成,一改以往需要透過老練師傅慢慢提升至八成的作法。或許更令人意外的是,鴻海由於每年的工人需求數量有高低期,長年維持60~80萬人,而有時在用人尖峰期一天就會招募上萬人,因而遇過不肖同業以派人以「假應徵、真騙錢」的方式搞鬼。鴻海集團的人資單位近年來透過生成式AI的工具,已經有效遏止這類亂象。
日期:2025-04-17
在「川普關稅」衝擊全球之際,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周一(4/14)舉辦「TEAM TAIWAN 鏈動全球 打造經濟日不落國論壇」,全面解析台灣產業外交策略,打造全球化時代「經濟日不落國」 ,邀集政商領袖聚首:泰國、巴拉圭、帛琉、菲律賓、立陶宛等國際合作實例分享。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在會中從王道角度談全球面對新能源產業,三大核心價值包括創造價值、利益平衡與永續經營,有別於過去自由貿易與商業市場著重有形、直接與現在三大顯性價值,無形、間接與未來的隱性價值將被放大,形成價值不滅的總帳論,唯有達成六面向價值的平衡發展才能體現產業發展的長期總價值。 換句話說,社會價值由所有利益相關者所共同創造,利益是創造價值的重要誘因,唯有當利益平衡時才能確保發揮團隊力量與持續合作,且過程中仍須維持動態平衡,藉由不斷調整才能促進持續進步。
日期:2025-04-15
編按:台揚從今年一來股價一路下滑,3月17日被打入全額交割股後,一連苦吞8根跌停板,加上近日來關稅危機,讓好不容易看似止跌的台揚又一路下挫,今日(4/14)盤中股價9.24元,從年初至今,股價從年初的40元到現在,已大跌77%,最新每股淨值為3.23元,恐面臨下市危機。台揚主要股東結構仍為鴻海家族,目前建漢(3062)持股8.35%為最大股東…鴻準(2354)透過私募無擔保轉換公司債,預計未來轉換後持股約10%,將成為台揚前兩大股東之一,是否可解台揚現金流危機,仍有待觀察。
日期:2025-04-14
經濟學家吳嘉隆接受《鉅亨網》專訪,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進行深入討論,他拆解川普的動機與戰略,包括重塑美國製造業、增加財政收入、刺激經濟、解決國債、重整國際經濟秩序、迫使各國選邊站等 6 大意圖,他並進一步剖析,台灣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中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覷,台灣擁有他國無可取代的 5 大談判「籌碼」,可望在這場大國博奕戰下全身而退。
日期:2025-04-13
過去20年,台海的軍事平衡逐漸向中國傾斜,而國防部似乎沒有什麽突破性的强化。但台灣並非沒有機會可資利用。以淨評估方法論和合理資源分配的全軍戰略規劃,台灣可集中發展解放軍仍然脆弱的一些領域,例如指揮管制、電戰、飛彈防禦、和網路戰等,並以主動攻擊加強自身防禦。
日期:2025-04-11
美國宣布對全球所有國家徵收「對等關稅」,回看歷史,其實早有先例。此刻值得探究、回顧當時情境與最後結果,思考應對「全球股災」後的下一步。
日期:2025-04-09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包括美股、台股等全球性股災,連假後週一(4/7)的台股更是被股民稱為「開盤就收盤」,暴跌2千點。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於周日(4/6)播出的《數字台灣》節目分析,川普第一任時很重視美國股市,現在則是想解決美國的債務問題,不過美國的消費信心指數已經下滑到1980年新低,當美國人不再消費,對世界影響非常巨大。謝金河也認為,台灣要縮減對美國貿易順差,可能要思考向美國採購能源、飛機等大宗物資。針對在野黨發起的普發現金議題,謝金河和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都在節目中表達反對,黃欽勇說,應把錢用在對的地方,創造更高收益,例如將精密機械帶到新竹、台南(科學園區),創造內銷,讓老百姓可以賺得到錢。至於台灣社會對於台積電赴美投資有各種討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7日更是要求,未來台積電、聯電到美國設廠,必須先到立法院報告。針對相關議題,黃欽勇則認為,目前研發工程師已經不夠,此外,赴美投資也能就近服務客戶。
日期:2025-04-07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4/3)宣布大規模徵收「對等關稅」計畫,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遭受報復性關稅打擊,但俄羅斯未列入名單。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一名白宮官員表示,俄羅斯「不在名單上是因為與烏克蘭戰爭遭受制裁,早已使得兩國之間的貿易額為零」。
日期:2025-04-03
緬甸發生大地震,千里之外的泰國曼谷受波及,興建中的泰國審計署新辦公大樓全棟倒塌,倒塌過程簡直像是炸彈拆除,徹底崩潰成瓦礫,曼谷其他大樓也多少受損,但全棟倒塌的僅此一棟。
日期: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