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6/18(三)登場。面對川普關稅帶來的衝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稅法與政策教授克勞辛(Kimberly A. Clausing)直指,川普2.0的關稅正犯下經濟孤立主義、財政政策、全球集體行動退縮的三大錯誤。克勞辛強調,這將導致美國「大規模自殘」結果,形同把(足)球踢進自己球門。她認為,這些對美國產生包括經濟成長預測下調、生產力會下降、經濟會趨緩等「自我傷害」,且目前關稅實施後,會讓美國普通家庭每年額外支出逾2000美元,這比減稅帶來的好處還大。面對川普關稅帶來的供應鏈衝擊,KPMG 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則回顧起台灣「供應鏈三部曲」,這包括第一部曲:1970年代的「MIT時代」;第二部曲:80年代「西進中國」;第三部曲:90年代至今的「新南向與新東向策略」。陳彩凰盛讚以上50年的供應鏈經歷是「台灣的驕傲」,台灣企業調度全球供應鏈的彈性與經驗特別厲害,且能在天然資源不豐富的地方,順著全世界的趨勢,孕育出如此大的經濟體與強健的產業鏈,這如此經驗是「舉世少見」的。
日期:2025-06-18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多數國家皆積極尋求談判機會,爭取降低對等關稅稅率。印度與日本有望率先達成協議,兩國談判策略可成為台灣的參考。
日期:2025-05-07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於台灣時間周三(4/9)中午正式生效,各國與美方進行貿易談判,台灣也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談判小組。國安局長蔡明彥在立法院證實,我方於上周末已經透過管道,向美方反映我方對於台美關稅協定有一些立場與提議,白宮資深官員也對外證實雙方管道啟動進行相關溝通。針對談判後續重點,蔡明彥指出,會聚焦有無掀起新一波關稅戰、是否有保護主義浪潮在國際金融體系出現、有無雙邊或多邊新FTA(自由貿易協定)倡議慢慢成形,這些都是主要觀察重點。在藍營部分,台北市長蔣萬安呼應桃園市長張善政的提議,用2024年超徵的5283億元稅收來協助產業紓困與轉型,度過關稅危機。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則拋出,可以把先前總預算被凍結、刪除的1439億元當作關稅救命金。
日期:2025-04-09
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週四(4/3)凌晨,宣布將祭出對等關稅,台灣產品面臨32%的高額關稅,比鄰近國家如日本的24%、南韓的25%,明顯高出一大截,恐怕將替台灣出口競爭力帶來嚴峻挑戰。行政院同日即刻強烈表達不合理、高度遺憾,後續將會與美方嚴正交涉。政院指出,包含對等關稅計算方式、科學依據不明,近期台美貿易逆差大增,是因AI需求激增。對於美方指洗產地因素,台灣也早有相關查緝措施。政院表明,後續將透過經貿談判辦公室,向美方表達嚴正交涉。工商協進會也向政府喊話,希望立刻啟動危機應變,並力爭降低關稅。此外,也呼籲政府擴大採購對美國能源、農產品,並協助台商赴美投資、爭取稅負優惠。
日期:2025-04-03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四(4/3)凌晨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隨即引發各國強烈反彈。澳洲總理痛批川普,此舉「毫無道理」;而日本汽車產業則是繃緊神經,不過,紐西蘭外長卻表示「非常高興」被課最低關稅。對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各國不要報復:「只要你不報復,最高的稅率就會是現在這個數字。」
日期:2025-04-03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雖會對國內乳品產業造成壓力,但也是重新檢視台灣產業的好機會。若能與時俱進調整法規、標章與標示系統,會是引導產業轉型與進步的契機。
日期:2025-04-01
編按:本書作者洪財隆是深具人文關懷的經濟學家,曾長期擔任台灣經貿政策幕僚。洪財隆2017~2025年在公平交易委員會任職,這8年間見證台灣在劇烈變動中,轉型成珍視經濟自主與韌性的國家。面對當前台灣的挑戰,洪財隆提出「以人為本」的經濟觀,強調真正的經濟發展,應該更全面看見人的需求;對於每一位關心台灣當前局勢的人們,他更以「壓力下的優雅」的應變姿態,鼓勵人們透過知識、熱情與勇氣,尋求個人與組織的能動性。洪財隆在書中指出,法國從2024年起,立法禁止超市就食品和日常用品進行不當削價促銷,例如買一送一等大家習以為常的促銷,有趣的是,為何台灣常推削價戰?文中探討「競爭法如何促進社會公平?」以全聯為例,詳細點出通路商、供應商的愛恨情仇,他結合在公平會的實務經驗,剖析台灣經濟「轉大人」的關鍵下一步。
日期:2025-03-14
114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爭議不休,在立法院於2月19日送出總預算案後,行政院今(2月27日)表示,將對總預算提出覆議案;在這段總預算未明的時期,對政府各部會來說,影響慢慢浮現。根據立法院送出的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總報告,在歲出部分,並未如以往列出具體的刪減總額,行政院認為有窒礙難行,甚至有計算落差,例如,立法院宣讀內容計算的刪減是2076億元,但主計總處計算的數額僅1439億元,出現爭議。對跟總預算有直接影響的各部會而言,由於今年度總預算案至今的爭議不是終點,在執行業務上的困境才剛開始。
日期:2025-02-27
宏都拉斯今年11月底將舉行總統大選,主要在野黨參選人日前發表政見,不約而同強調台灣是重要的盟友,支持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並且與中國斷交。
日期:2025-02-10
從1970年到2020年,南韓年均GDP成長率高達6%,然而2021至今,南韓經濟遭遇嚴重挫折,年均成長率滑落到剩2%左右,以致經濟被人口只有南韓一半不到的台灣超越,現象背後有許多成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跟中國的經貿關係生變。
日期: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