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40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26
投資理財

0056、00878、0050...定期定額5千元、存股20年哪檔最會賺?同樣是高股息「這檔多領10倍股息」

前一週我用三月份定期定額個股、ETF進行存股績效回測,分別是個居榜首的台積電及00878,這週再針對ETF進行深度研究吧,到底買高股息ETF會不會睡公園?大資金一口氣投入ETF會不會遇到什麼黑天鵝?這次就幫大家做更深度的驗證模擬。

日期:2024-05-06

投資理財

蘋果走出低潮,最新財報估本季重回成長!外資雖保守但並未偏空,短線維持觀望態度

蘋果公布2024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營收降幅小於市場預期,預估本季將重回成長,並且中國銷售表現似乎未如市場所想的糟糕,中國市場的iPhone 銷售實際上有所成長。蘋果預測本季營收將以「低個位數」百分比成長,這讓投資人鬆了一口氣,蘋果營收在過去六季中有五季出現下滑,投資人終於等到蘋果營收走出低潮。

日期:2024-05-05

產業時事

「漲電價要國會同意」電業法修正案逕付二讀!台電負債比率逾96%,立法院能否兼顧民意又讓台電不破產?

今年3月22日,電價費率審議會檢討4月至9月電價,決議電價平均調幅11%。立法院國民黨團、台灣民眾黨隨即在3月29日提案,要求政府停止調漲電價,兩項提案逕付二讀。

日期:2024-05-03

職場生活

連訓練人才的人才都不夠,各大學出現教授荒!陽明交大資訊學院如何出奇招吸引兩位年輕女學霸加入

近年來電子資訊產業發展迅速,到處都缺人才,台灣電子業以高薪爭取優秀人才,頂大電機電子研究生畢業後,已有機會拿到年薪200萬元的高薪工作,超過國內許多大學教授的薪資。在這種薪資結構下,也難怪台灣許多大學都很難爭取優秀教職員加入,成為大學培育年輕師資的最大障礙。

日期:2024-05-03

產業時事

京華城容積提高爭議,前北市長柯文哲被列「他字案」貪污被告,藍綠民代都質疑前監委劉德勳是關鍵

台北市前市長長柯文哲在任內,將京華城改建案容積率從392%提高為840%,遭質疑圖利財團,北檢將柯列他字案被告。民進黨籍前立委高嘉瑜發文,直指解套容積率的關鍵角色包含前監委劉德勳、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更批「財團拿刀叉吃人肉,柯文哲市府還幫忙端盤子。」不僅前綠委如此質疑,國民黨籍市議員游淑慧也認為,京華城第一次拿到容積大禮包,是從392%到560%,是由劉德勳啟動調查並糾正郝市府,柯市府接著順勢而為,讓京華城拿到第一個禮包。

日期:2024-05-02

投資理財

2024年報稅必看》綜所稅3大新制一次看!信用卡繳稅這家最高回饋10%、哪些分期0利率

5月報稅季開跑!2024年報稅要留意最新的3大變革,包括滿18歲可獨立申報、每人基本生活費調高,以及員工伙食費調高。另外,想透過信用卡繳稅享受回饋的民眾,今年最高有機會拿到10%回饋。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他30歲升資深才調薪1000,跳槽外商給5萬暴增7成!無私分享如何辦到:別傻等台灣老闆看見你

五一勞動節前夕,1111人力銀行發布「上班族調薪現況調查」,發現職場最大的壓力來源是「加薪難」。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20就職,人力銀行也針對勞工對新政府的期待進行調查,「解決薪資停滯」是民眾認為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專家視角〉昔「中國的好朋友」看衰中港 肯定習近平倡「新質生產力」 羅奇:對中國修正能力很難樂觀

(今周刊1428)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習近平大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近年萎靡不振的中國經濟是否有望迎來曙光?《今周刊》專訪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為讀者提供最深入的解析。

日期:2024-04-30

投資理財

馬斯克身價暴增1.2兆,特斯拉滿血復活?單日股價飆15%、投機客4天虧1790億...空軍不認輸再加碼

今周刊編按: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期喊出「平價車提前生產」,加上旋風訪問中國總理李強,中國官方批准可在中國推出全自動駕駛系統(FSD)。消息一出,激勵週一特斯拉股價大漲,收194.05美元、漲15.3%,市值增加超過820億美元,突破6200億美元(約新台幣20.21兆元)。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馬斯克淨資產在跌至1年來最低水位後開始飆升。過去5天,馬斯克淨資產增加373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是2022年3月以來最大單周增幅,也是他收購社群平台推特(原Twitter,現稱X)後的最大漲幅。目前馬斯克的淨資產為2015億美元(約新台幣6.6兆元),繼上週反超Meta執行長祖克伯後,也有望超越目前排名第2的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2024兩岸三地1000大 專訪德國汽車教父:小心,它的電動車正在改寫全球版圖! 當中國拚出海

(今周刊1428)過去一年,在內部經濟環境欠佳的背景下,談到中國經濟時,除了近年頻繁出現的房地產危機與消費不振外,總不時還會看到這麼幾個詞彙:出海、內捲、新三樣、新質生產力,以及產能過剩。究竟,在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下,這些詞彙的意涵是什麼?回望過去一年,在外界一片高調的「唱衰聲」中,中國經濟又有哪些「變與不變」?《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為您深度解析。

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