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9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24
產業時事

中國恢復「福建赴馬祖旅遊」,觀光署長:樂觀其成!相隔2年禁令解除,批准台灣文旦柚「符合要求」輸入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率16位立委訪中國,週日(4/28)中國文旅部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並將在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直航恢復後,恢復福建民眾來台團客旅遊。至於金門部分,據透露,受到今年2月以來金廈海域衝突以及撞船事件影響,中國目前暫時不開放金門旅遊。對此,觀光署長周永暉回應,由於此事涉及小三通為陸委會權責,後續還要再觀察,但很歡迎中國民眾來台旅遊,鼓勵全面開放兩岸觀光。國台辦發出新聞稿表示,熱誠歡迎廣大台灣同胞多來中國旅遊觀光,體驗燦爛中華文化,感受中國發展變化,共享中國進步成果。此外,中國海關總署也表示將批准符合要求的台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入。

日期:2024-04-28

產業時事

台積電都不來!台灣科技業海外設廠,為何不優先考慮印度?吳釗燮點出台商疑慮,盼台印簽FTA

「台灣企業為什麼不願意到印度投資?」、「台積電是否可能到印度設廠?」、「台灣與印度若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有助於雙邊投資?」4月17日至19日,由美國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主辦的「印太媒體參訪團」來台,上述來自印度媒體記者向台灣官員及智庫提出的疑問不絕於耳。

日期:2024-04-23

產業時事

賴清德獲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如扛起世界的擎天神」!黃仁勳、小馬可仕也上榜

美國「時代雜誌」今天公布2024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台灣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上榜。專文介紹5月將就職的賴清德肩負重大任務,猶如扛起世界的擎天神。

日期:2024-04-18

產業時事

牠們愈來愈少 如果將來還想吃台灣捕的魚⋯ 餐桌上的海洋永續行動

台灣海鮮愈抓愈小、愈來愈少……,海洋保育與漁業經濟的平衡,是道複雜難題,政府推動漁業管理,漁民配合改變,作為消費者的民眾,也不能置身事外,從生活出發、改變消費習慣,每個人都能為海洋永續盡一份力。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有狀況1小時內所有人立即回廠!台積電強震後最貴設備零受損、7成生產恢復運作,日經讚韌性強

台灣花蓮3日發生規模7.2強震,全國各地皆有災情,引發全球對晶片巨頭台積電的關注,而台積電在災後不到10小時便宣布,有超過70%的晶片生產設備已恢復運作,也沒有重大機械受損。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證明台灣對此類災難的準備充足,但也提醒外界,身為亞洲地震多發地區的晶片製造業者,所面臨永無止境的風險。

日期:2024-04-05

產業時事

專家觀點 碳交易之父籲政府從用途反推費率 碳費怎麼定 先釐清錢要怎麼花

(今周刊1424)「政府應該要把評估結果先告訴我們,到底影響多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喊價,這實在不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應該要有的作法⋯⋯。」接受《今周刊》視訊專訪時,李堅明輕嘆了一口氣。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榮獲「半導體諾貝爾獎」 蔡明介:台灣不應自滿於distant No. 2 籲政府強化IC設計業競爭力

(今周刊1423)許久未受訪專談聯發科與產業展望的蔡明介,談到十年來AI產業的爆發及聯發科的大成長,他期許台灣IC設計業市值及影響力可以與日俱增,不要滿足於目前的distant No. 2。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獨家專訪 AI巨浪下 聯發科登全球IC設計前五強 蔡明介敞心:我磨劍十年的日子

(今周刊1423)在本次輝達GTC峰會中,以車用晶片驚豔各界的聯發科,其實近來在全球科技圈的亮度絕對不輸輝達……。今年五月,有「半導體諾貝爾獎」之稱的IEEE Robert N. Noyce Medal大獎將正式頒出,今年的獲獎者,正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當黃仁勳宣示要讓AI深入各種領域,蔡明介的獲獎理由異曲同工,過去十年,他帶著團隊實現了全球範圍的「半導體民主化」,更讓聯發科躋身全球IC設計前五強。

日期:2024-03-27

職場生活

小林製藥事件讓人焦慮「紅麴這麼危險嗎?」台大潘子明教授教你:4招檢視自家吃的紅麴保健品

這兩天小林製藥的新聞出來很多人來問我:「紅麴這麼危險嗎?」、「我們吃紅麴一直很有效那現在要怎樣選產品?」,我認為在小林製藥紅麴事件還沒有查清楚之前,無法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多人就醫,但可以從幾個步驟來檢視自己所吃的紅麴: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印度移工來台,台灣準備好了嗎?學者點出「3大不足」:民眾對印度認識停留在「神童阿南德」

為解決持續擴大的缺工問題,今年2月台灣與印簽署MOU,規劃引進印度移工。台灣印度協會理事長方天賜指出,印度願意與台灣分享人口紅利是很好的事,但現階段政府的準備不足、對移工勞動條件保障有疑慮,台灣社會對印度的認識也不夠,建議相關單位應積極回應民眾疑慮,而不是把所有質疑都當作「假訊息」、「認知戰」。

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