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搜尋條件:新藥開發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176項結果
搜尋日期: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1229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2-29

產業時事

抗癌新兵 台灣自主研發寵物腫瘤用藥 進擊美、澳市場 共信從人類肝癌新藥出發 讓小狗免截肢就治好黑色素瘤

在寵物醫療領域,共信醫藥科技控股(簡稱共信)走了一條很不一樣的路。作為完全由台灣自主研發的狗癌症用藥、原本是專注人類癌症新藥的生技公司,2022年11月,共信成功將寵物癌症藥授權海外,與澳洲醫療器械公司Interpharma Solutions Pty簽署授權協議,據母公司共信-KY發布的重大訊息,共信將取得簽約金及分階段里程碑款項共200萬美元。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台塑身為年收2100億石化業龍頭 為何與日本超級電腦龍頭牽手、攻量子運算? 故事要從30年前董座留學荷蘭說起

石化業龍頭台塑公司(1301)的董事長林健男,本月接連兩次現身量子科技的場合。這不禁令人好奇,年營收高達2100億台幣、市值逾5500億台幣的台塑,為何與量子技術這個極為前瞻的新世代科技有關連。原來,在當今全球科技強國競相投入量子技術研發的大潮之外,30年前林健男留學荷蘭時的見聞,促成了石化龍頭這幾年在數位轉型的路上,從人工智慧(AI)、物聯網至量子運算的持續進化。

日期:2022-12-27

職場生活

獨家專訪: 順藥將如何重新定義腦中風的世界級新藥?

腦中風領域近三十年未見新藥上市。世界中風組織(WSO)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已累計超過一點一億人曾經中風過,其中最常見因腦血管阻塞所造成的缺血性中風每年新增七百六十萬例。目前主流治療為靜脈施打血栓溶解劑(tPA)和機械取栓手術,但tPA限於中風後四點五小時內使用且有出血之高風險;取栓手術則囿於設備,僅適用少數大血管阻塞的病人且仍有高達百分之五十的患者改善幅度不佳。

日期:2022-12-22

產業時事

研發砸六千億美元 30年來一事無成 史詩級新藥競爭 阿茲海默有藥醫了

過去三十年以來,全球各大藥廠的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發,成效有限,多以失敗收場;二○二二年底,日本、美國藥廠合作研發的「Lecanemab」,雖有副作用,在治療失智領域已是一大突破。

日期:2022-12-07

產業時事

曾被客戶說「沒得選」...台寶從零打造台灣第1間細胞治療GMP廠!轉捩點要從買高端工廠說起

根據《財訊》報導,《再生醫療兩法》將送立法院審議,細胞治療產業再升溫;台寶生醫擁有台灣第1間已在營運的細胞治療GMP廠,經營層娓娓道來商業模式演進過程。「講起來也不好意思!我們的第1個客人當時說:『雖然你們聽起來都很專業,但聽起來也都沒做過的樣子,可是我沒得選,只能相信。』」台寶生醫營運長楊鈞堯說著說著自己都笑了起來。這是去年第2季的事,客戶迄今仍持續合作,這段話也透露出,凡事起頭難,而台寶擁有細胞療法CDMO(委託設計暨製造服務)先占者的優勢。

日期:2022-11-21

投資理財

剛性需求、新藥利多、併購擴張 逆風更顯抗跌 衰退倒數計時 布局生技醫療基金護資產

景氣步入下行週期,但醫療產業屬於剛性需求,加上併購、臨床實驗等題材加持,投信分析,在經濟衰退期間的生技醫療產業有望「補漲抗跌」。

日期:2022-11-09

產業時事

國衛院生技醫藥專利/技術媒合會,發表13項技術 迎領新藥開發與再生及免疫醫療領域

由國衛院主辦的生技醫藥專利/技術媒合商談會於日前圓滿落幕,吸引產官學研界之專家學者熱情參與。

日期:2022-10-25

產業時事

生技股飆風四起,合一、中天「這原因」漲停鎖死,買單高掛14萬張!杏國、台微醫也同歡

編按:台股周一(8/22)表現一路弱勢,近午盤跌逾百點,不過生技股中的中天(4128)集團旗下合一生技(4743),因其「傷口外用乳膏Bonvadis」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知,通過美國FDA 510(k)醫材實質等同性認定及上市許可,股價一開盤以200.5元漲停開出鎖死,排隊買單近4.5萬張,中天也是跳空61.1元漲停,排隊買單9.1萬張,兩檔排隊買單合計近14萬張。中天與合一強勢表現,也帶動多檔生技股漲停,包括杏國(4192)、益得(6461)、台微醫(6767)都是開高後漲停一價鎖到底。

日期:2022-08-22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01期︱生技股CDMO模式發燒,小心背後藏的風險

許多媒體與投資人把生技產業的CDMO模式視為是下一座護國神山孵育器。資深分析師陳唯泰提醒,生技業的CDMO雖有委託製造代工的意味,但共同開發所需擔負的資金與失敗風險也不小。同時也要留意亞洲生技展結束後的裸泳效應。

日期: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