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7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17
產業時事

馬來西亞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揭牌 童振源:開展臺馬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的一片天

為響應我國新南向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及佈局所需,僑務委員會9月26日舉辦「僑務委員會馬來西亞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揭牌典禮」,結合亞東科技大學開設的海青班高科技培訓基地三大專班,促進臺馬雙邊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揭牌典禮邀請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親自蒞臨揭牌,亞東科大校長黃茂全、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代表何瑞萍、立法委員羅美玲、馬來西亞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林凱民、遠東集團董事長辦公室協理陳岳連、亞東科大副校長張浚林、總務長張安欣、全球長李明亮等人出席見證。

日期:2022-09-26

產業時事

他是外界眼中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的「拆船大王」...潘思亮談父親家訓:跟朋友有福同享,有難要自己當

我一直牢記著父親說的一段話,時常提醒自己將心比心,利人利己。

日期:2022-08-10

職場生活

曾登WHO演講、被國際譽為「針刺安全深度之父」 中研院首位針灸院士林昭庚:要讓「中西合璧」更進化

早在當選中研院院士前,林昭庚就被國際譽為「中西醫結合之父」,他不僅以實證研究提升針灸治療安全性,更替中西醫創造對話平台,推動醫學進展。

日期:2022-07-13

財經時事

要在來得及的時候說「謝謝」!陳立恆疫情送暖、億元感恩金發400人,還供員工快篩、N95口罩

4月初,新冠疫情在台灣本土擴散,確診人數快速攀升,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意識到狀況不太對,在實名制還沒啟動前,已經到藥局購買快篩,四處找清冠一號,幸運買到10盒。他說:「這應該是在我基因裡的直覺,敏銳度比一般人高,這也是經營企業不得不做的超前部署。」2020年初疫情還沒爆發前,他也敏銳地感到必須購買N95口罩及醫療口罩,他笑道:「總是要備著。」他將口罩發給員工,尤其是N95,「在緊急的時候,至少大家手中有,能夠立即用到。」陳立恆「早別人一步」的遠見,奠定了事業成功的基石。

日期:2022-05-27

產業時事

醫學、工程名校合併一周年 文化融合挑戰仍大 陽明交大摩擦中尋共識 著眼醫電整合

合校一年以來,陽明交大傳出不少爭議,小從LOGO設計,大至人事任命,要如何帶領學校度過磨合期的陣痛,考驗校長林奇宏的領導能力。

日期:2022-02-23

職場生活

一日種樹馬拉松,讓222棵樹深根校園!綠色冀泉:要花10年為全台100校「種下3500棵原生樹」

20220222,是充滿幸福數字的日子。綠色冀泉社企在評比最幸福的城市宜蘭縣進行一日種樹馬拉松,活動由台北南欣扶輪社贊助經費,位於宜蘭縣的佛光大學擔任首站領頭羊,大隱國小、清溝國小及三星國中等中小學共襄盛舉、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特別規劃專區種樹成林,從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總數種下222棵台灣原生樹,一日巡迴各校共同執行十年百校國寶樹計畫,為地球把樹種回去。

日期:2022-02-22

財經時事

你喜歡居家上班嗎?逾6成上班族偏好「混合式」辦公 這5類最適合在家工作

近期台灣Omicron疫情爆發,不少企業紛紛重啟居家辦公(WFH),光1月標註居家辦公的職缺已較3年前成長4.6倍。不過,居家辦公究竟有何優缺點,什麼樣的工作較適合居家辦公?

日期:2022-01-26

職場生活

厚植青年軟實力 高科大師長各有妙計

世界正在翻轉,大學肩負社會期待與教育責任,如何培養能因應全球永續趨勢及綠色變革的人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契合世界潮流與國際接軌,結合五個校區、十個學院跨領域合作,眾志一心推動SDGs理念。

日期:2022-01-21

職場生活

19歲進中信辜公館當管家,許傑輝「8字訣」貼心服務:上流社會學本事,磨出上億身價

藝人許傑輝年輕時曾是中信集團董事長辜濂松家中的管家,服務辜家近5代人,出身平凡的他卻有顆細膩體貼的心,能敏銳察覺出客人沒說出口的需求。其實許傑輝一開始要當管家時,父親是持反對的態度,覺得給人當傭人沒面子。然而,管家這份工作的磨練,讓許傑輝知道「服務」可以是最高的禮貌與智慧。2010年許傑輝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透過買房投資,已累積上億身家。許傑輝用他的人生經驗分享,如何在困境中找到方法魔鬼藏在細節裡,服務需要考量很多細節,而不間斷地練習改進才能剔除不必要的錯誤。

日期:2022-01-10

產業時事

路殺台灣人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日期: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