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3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22
投資理財

睽違10年,央行升息1碼!房貸族「溫水煮青蛙」,千萬貸款每年多繳1.3萬…車貸、信貸壓力大增

美國聯準會(FED)於16日凌晨召開利率決策會議,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FFR)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也就是升息一碼,今天下午緊接而來的是央行1下午召開今年首次理監事會議,會中也決定調升政策利率一碼。今年2月時,投資銀行高盛指出,今(2022)年美國至少會升息7次,這意味著台灣央行也可能同樣進入升息循環中,未來對於房貸一族而言,可能會造成越來越沉重的負擔。

日期:2022-03-17

投資理財

當年「喬治瑪莉現金卡」害了多少人?一個卡奴如何把500萬債務變成只還23萬

編按:2021年台灣民眾刷卡額超過3兆元創歷史次高,不用帶現金、甚至可以分期付款和預借現金,不過,使用不當也可能淪為卡奴,甚至信用破產。最近臉書社團有網友貼出1999年萬泰銀行發行的「George&Mary喬治瑪莉現金卡」,喚醒不少人2005年「卡債風暴」的慘痛回憶當年現金卡超夯,很多人一開始借了20多萬,最後滾成100多萬,以卡養卡悲慘度日,估計超過80萬人淪為卡奴。「喬治瑪麗現金卡」1999年問世,是台灣第一張現金卡,英文名稱為「George & Mary」,以臺語的諧音「借錢免利」命名。問世2年之後,讓萬泰銀行的獲利攀上高空,同時創下罕見的股價大漲8倍奇蹟。因為借貸相對容易,大學生、阿兵哥都能輕鬆申請,加上銀行搶著發卡拚業績,廣告主打買房、買車的頭期款輕鬆到手,吸引很多人借款,最後卻還不出錢,選擇走上絕路,成為當時台灣嚴重的社會問題,過來人表示真的是「塑膠鴉片」!王至德律師分享他處理債務清理(卡債)案件的真實故事....(原文刊載於20190712,更新時間為2022/3/11)

日期:2022-03-11

投資理財

巴菲特:抗通膨最好的辦法就是靠房貸!如何增加貸款成數? 「4方法」曝光

財經專家阿格力日前購買了第二間新房子,由於第一戶還在自住沒賣掉,導致阿格力準備要買的房子變名下第二戶,貸款成數難度提高不少,和銀行協調後,最終成功核貸達八成!到底怎麼做到的呢?阿格力分享4個提高貸款成數的方式。

日期:2022-03-10

財經時事

俄遭制裁波及金融業...壽險手中1382億俄羅斯債券,半年內得出清

俄羅斯遭國際制裁、且被三大信評降評,讓壽險業投資的1,382億元俄羅斯債券,面臨半年內「出清」的壓力,保險局主秘蔡火炎表示,若是俄國公司債、金融債已非投資等級,保險業依法已不得再投資,若是俄羅斯公債則因ESG及人權等因素,亦不應投資,因此保險業半年內應想辦法出清俄國投資部位,若因故無法出清,須向金管會提出報告、定期追蹤。

日期:2022-03-03

保險稅制

盧布重貶、壽險業握俄羅斯債券1382億,恐成重災戶?公會盤前急發六點聲明

壽險投資俄羅斯債券1,382億元,被質疑恐成俄烏戰爭重災戶,壽險公會2日一早在股市開盤前緊急六大點澄清。

日期:2022-03-02

投資理財

買房貸款要繳30年直接變「屋奴」? 專家說這是「假議題」:活超過30年沒買還是得租!

買了房子也賣了自己30年的自由?因為房貸一背就是30年!財經專家阿格力認為,若是買房是「第一間房」、「自住」需求的前提下,其實買房就變屋奴是假議題,因為即便「不買房」,活超過30年以上還不是都要「租房」!

日期:2022-03-01

投資理財

演藝圈公認「存款最多」的男人!51歲梁赫群2大理財秘招「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自從美國首席理財大師同時也是知名暢銷書作家大衛・巴哈(David Bach)提出廣為人知的「拿鐵因子」(Latte Factor)理論後,不少人將其奉為圭臬、趨之若鶩,作為個人投資或是理財的範本;不過,也出現部分聲音認為,身邊點點滴滴的小錢固然不容小覷,只是如果連喝杯咖啡的生活情趣都被剝奪了,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日期:2022-02-06

保險稅制

高通膨、高震盪兩大殺手下 富過N代的魔法棒

隨著財富的逐漸累積,做好長期、可持續性的資產配置,才是對抗市場波動的萬全之策,但該如何做,才能一兼二顧,讓自己樂活過下半場人生,也能夠讓自己辛苦打拼一輩子的寶貴資產,交棒給後代呢?

日期:2022-01-28

財經時事

紅包到手怎麼花?理財專家3情境教戰:1成犒賞自己、剩下一半來投資

過年期間領到紅包,不少人都會想著全部存起來,或是當成年節購物支出,不過,這筆現金該怎麼妥善運用,甚至讓它錢滾錢呢?理財專家分享撇步,教大家賺得穩又安全。

日期:2022-01-24

保險稅制

掌握雙十原則、定期險優先 讓小錢也有大保障 年關保單大盤點 小資族如何保好保滿?

預算有限下,小資族投保可以較便宜的定期險、保障範圍較廣的醫療險為主,但要留意保單是否有「保證續保」與最後投保年限,以免屆時失去保險保障,得不償失。

日期: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