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33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職場生活

李銘順、天心九年後再演夫妻 都因為鴻海16年來首次跨入影視圈! 量子電視劇Q18上周開鏡 董事長劉揚偉說有「這打算」

由鴻海投資的量子主題電視劇《Q18》上周末在台中開鏡,由金鐘獎最佳男主角李銘順攜手金鐘影后天心共挑大樑,兩人在九年後再度於螢幕上飾演夫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10)日在第二季線上法說會上表示,量子電腦的運算速度是傳統電腦的上億倍,量子運算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但台灣認識不深。他希望透過這個國內首見的量子主題電視劇,啟發年輕世代對這種科技的了解及興趣,並支持本土原創的影視業發展。

日期:2022-08-10

產業時事

史詩級崩盤快來了!80歲傳奇投資人警告:人生最慘的一次,你會看到很多股票開始下跌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受到通膨數據快速飆升、升息及消費需求銳減等因素衝擊,皆出現劇烈跌勢,甚至出現技術性熊市的慘況,然而高齡80歲的傳奇投資者羅傑斯(Jim Rogers)卻認為,一場史詩級的崩盤還沒有出現,且這一次會是人生中見過最慘的一次,羅傑斯也警告,就算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也很難阻止金融資產出現暴跌。

日期:2022-08-03

產業時事

禮讚創新 工研菁英

氣候變遷,旱澇交替,創新是瞻望未來的窗,好奇與想像驅動我們向前,勇敢探索未知、無畏無懼。49年來,工研人持續創新、敏捷應變,以科技研發,帶動一波波產業發展,邁向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的未來。

日期:2022-07-15

職場生活

現代科技的思想體制:知識本體論與資訊本體論

知識本體論的哲學架構是由分析哲學的維根斯坦與歐陸哲學的海德格,所共同形塑的。其中的維根斯坦近百年來佔據了英美分析哲學的核心位置,其思想不僅形塑了20世紀邏輯、知識論、語言哲學、心靈哲學、社會科學哲學乃至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的發展,也啟發了神學、人類學、文學理論、文化研究等學門的研究,近來的影響力更深入了心理學、認知科學以及人工智慧等領域。

日期:2022-07-05

產業時事

「明年大家會看到,一顆鴻海衛星飛在你的上空!」 劉揚偉更透露拍電影講量子技術 原來都為了做「這件事」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上午在年度股東會透露不少訊息,鴻海將進軍低軌道衛星(LEO)領域,可能2023年就會看到有鴻海衛星在天上。鴻海也投資了一部電影,主題是講量子電腦,「可能不久的未來看到」。這些都是劉揚偉接任鴻海董事長接近三年以來,為了進一步提升鴻海技術能力、創造更大股東價值,所投入的諸多策略的部分環節。

日期:2022-05-31

產業時事

90歲張忠謀開金口:美國做半導體比台灣貴50%! 華府拚本土晶圓生產「超浪費,是白忙一場」 因為台積美西8吋廠教訓太慘痛

現年90歲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本周二(19日)在一場華府智庫的podcast訪談中表示,美國一直想要擴大本土半導體生產,但既沒有製造人才、成本又高,若執意這樣做將是「非常浪費、超昂貴的作法,會白忙一場」。他指出,台積電在奧勒岡州成立25年的八吋晶圓廠,就有25年的數據足以證明,美國想要擴大國產半導體生產不切實際,因為製造同樣產品,美國的成本「比在台灣生產高出50%!」張忠謀認為,美國半導體產業經歷1970~1980年代的大變遷後,到今天已經沒有足夠的製造人才來投入本土半導體生產,但「美國有全世界最棒的設計人才」,所以製造端流到亞洲不見得是壞事。

日期:2022-04-21

產業時事

郭台銘時隔三個月首次露面 為何是赴立法院為子弟兵「站台」? 故事要從2018年說起

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在疫情期間不常公開露面,過去半年來大約只有三次,在今(25)日現身前的最後一次,是2021年12月,他出席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台北與南京之間視訊連線會議。郭台銘仍被外界視為問鼎2024年總統大位的潛在大咖,一舉一動自然深受各方矚目,但他今天現身立法院,是為了支持子弟兵、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所發起成立的立院「資通安全與科技發展策進會」成立大會。美國財經媒體富比世最新估計,郭董身家達70億美元(逾2000億元台幣),高居台灣第六大富豪。與看得到實體的面板、手機產線或電動車相比,為何他會關心眼睛看不到、兩手摸不著的資安領域,親自為子弟兵站台?或許故事要從2018年,也就是郭董交棒前一年說起。

日期:2022-03-25

產業時事

傳台積電美國進度大delay! 新廠裝機延後六個月至明年Q1 原因「這三個」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多位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納州建廠進度延後了3~6個月,台積告知供應商把預定裝機時程從今年9月延後至明年2月或3月。原因主要是美國勞動力短缺、美國本土疫情變化,加上需要申請多種建築執照的流程繁瑣。若真如此,這可能打破了台積電向來引以為傲的精確擴產時程,也就是從新廠破土到投產大約兩年。

日期:2022-02-15

產業時事

北大研究報告:中美科技脫鉤導致兩敗俱傷,中國損失比美國大,科技業恐陷瓶頸

美方在晶片及其製造設備、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和產品上形成與中國脫鉤共識,掛鉤則基本限定在低技術和低附加值的產業上。

日期:2022-02-04

投資理財

升息後,散戶還能投資什麼?佈局比特幣前你該知道的事

加密貨幣市場高收益的資訊滿天飛,以加密貨幣為名的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即使投資者避開了詐騙,是否還會因為不了解而被套牢呢?

日期: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