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3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22
產業時事

全球瘋擴廠、台積電扶植本土供應鏈,設備、材料廠最滋補時刻來了 狂熱半導體鏈在台灣

(今周刊1425)一場地震,震出台灣特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彈性與拚勁,也是台灣身為半導體製造強國的重要底蘊。隨著先進製程的發展,以及AI巨浪帶出的晶片客製化趨勢,半導體供應鏈的台灣本土軍團,儼然是當前資本市場最具亮度的族群。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日本匠人傳承故事》佛像雕刻師松本明慶談收徒:看眼睛就知道,「有幹勁」的孩子眼睛會發光

師父:松本明慶/弟子:清水明道松本師傅是「最後的京都佛像雕刻師」野崎宗慶的關門弟子,19歲入門學藝,35歲獲得京都佛像雕刻展的京都市長獎,在業界十分活躍。清水在電視節目中看到松本師父,打電話詢問、並來訪後,決定拜師。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禁抖音、封殺APP,新興國家只有印度不怕中國!30年來投資好時機,謝金河:建議快和台簽FTA

投資印度,現在可能是卅年來的好時機!這次到印度來考察,在行程尾聲,我們去台灣和印度設立的投資平台Invest India來聽簡報,接待我們的是在新加坡Google待了8年的Sunita Mohanty。她用一連串的投影片介紹印度總體經濟及產業發展的現況。

日期:2024-03-12

產業時事

德國綠轉能源之路催生產業暢旺 ——兼論熱處理加工廠高力

在能源轉型政策下,德國將從2024年實施熱泵取代天然氣鍋爐,帶動板式熱交換器需求;台灣唯一板式熱交換器供應商高力,受惠這項政策推動、市場需求看升,未來營運值得關注。

日期:2023-12-13

職場生活

學生時代父母老師就忙著讓我們複製成功方程式...年輕人的哀怨:大人把我們關進「溫室」卻抱怨我們長於「溫室」

「最近的年輕人真是沒魄力。想當年,我那個時候啊……。」「最近的人根本沒毅力,應該要吃點苦才對。一個個都是溫室中的花朵。」說出這種話的「大人」之多,這段日子以來已經看到膩,現在應該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了。

日期:2023-12-07

職場生活

○.○五二秒反超對手 大男孩兌現與母親的約定 奪輕艇隊史首金 賴冠傑划出人生逆轉勝

繼在亞運划出金牌後,阿美族輕艇選手賴冠傑,在全運會再次囊括兩面金牌。接著,他已經劍指奧運,要在法國巴黎再創高峰。

日期:2023-11-08

產業時事

台肥發展乾淨能源 盛大論壇迎新機 國際專家來台 建構台灣氫能未來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於今日(10/3)「台肥低碳氨之氫能技術產業研討會」,匯聚來自產、官、學等數十名專家及近千名與會貴賓共同探討台灣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戰略。

日期:2023-10-06

產業時事

當年張榮發堅持貨櫃化,有人甚至說長榮瘋了...林省三憶長榮海運轉型之路:光是調查就花了6千萬

編按:長榮海運前首席副總裁林省三的一生事業都與海運有關。20多歲,考取台灣省政府交通處航運科。40歲,受張榮發邀請加入長榮集團。85歲,才從長榮集團退休。20年的公職期間,總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心繫國輪復興與落實海洋政策。轉戰長榮海運後,跟著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推動貨櫃化,開闢世界各地航線,讓長榮登上世界貨櫃船公司龍頭寶座。同時擔任航運相關公會理事長,參與兩岸三地之間航線的協議,不論是「境外航運中心」、「兩岸三地航運」以及97後台港航線的協商談判都參與其中,並影響到後來的兩岸直航。實為推動台灣航運界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

日期:2023-09-26

產業時事

開徵富人稅、基本工資33K!侯友宜提最新2大主張:稅損多來自受薪階級,但也多數補給年輕人

繼拋出老人健保免費議題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周五(9/8)接著提出「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以及「輕賦稅、顧青年、保勞工」兩大主張,開出包括逐步提高基本工資至「33K」、「開徵富人稅」等支票。據侯友宜所提政見初估稅損,包括上市櫃公司鼓勵加薪部分稅損19億元、放寬中小企業加薪扣抵的稅損25億元、減輕受薪階級負擔的稅損129億元、扶養12歲以下子女扣除額提高至13.8萬元的稅損約149億元,整體措施稅損共估約322億元。

日期:2023-09-08

職場生活

同1間公司待超過10年...37歲工程師的中年焦慮:新人成長這麼快,我將來被公司裁員怎麼辦?

阿哲,37歲,通訊工程碩士畢業後就進入了通訊產業,頭2年還跳了一次槽。後來,進入現在的這家企業,就沒再換過工作,已經10年了。這10年裡,他結婚生子,升職加薪,做了一個又一個專案,成了部門裡能夠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在資料表的諮詢訴求中,阿哲的表達邏輯清晰,他寫道:最近這半年,我的工作狀態特別混亂,不知道接下來將要如何發展。雖然,我也知道現在的工作是不少人羨慕的。雖然,我也知道接下來可能又會有升職的機會。雖然,我也知道別人都是這麼做下來的。但是,我還是會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想到未來,一想起來,就會發慌:到底是該走技術,還是該走管理?這麼做的前途是什麼?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呢?什麼才是屬於我自己的人生使命?在資料表的結尾,阿哲寫了一定要找我諮詢的原因:昂sir,我查到你的資料,知道你之前也做過工程師,雖然那是多年前的事了,但我覺得你一定能夠理解我。或許,你也進行過類似我這種情況的諮詢。希望你能幫幫我。我關了信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確實,這樣的情況很普遍,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曾經的職涯經歷,而是現象背後的基本規律:職涯發展階段的延續性。

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