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943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40615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6-15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96期︱上修億光2024年EPS期望值,會是下一檔蝌蚪頭嗎?

億光(2393)本周三(6月12日)召開股東會,經營團隊雖沒有提出對今年業績具體指引,然而態度上卻充滿信心。基於第1季獲利與4~5月營收表現超出我們預期,我們著手上修對億光2024年EPS期望值,以及2025年配息的預估值。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調整了億光的投資定位,從小型領息股,改成中型成長股。

日期:2024-06-14

產業時事

新竹棒球場土壤真有送檢驗?檢測報告在哪裡?議員爆「根本沒送」…高虹安:美方口頭說明

民進黨新竹市議員劉崇顯今天在市議會關注新竹棒球場去年5月31日採樣土壤是否送美國檢測,要求市府提供檢測報告。新竹市長高虹安答詢說,有得到美方人員口頭說明檢測結果。

日期:2024-06-13

產業時事

社區保全拒「幫兒買飯」!主委妻嗆要炒他魷魚「這種社會底層怎不能將心比心體諒母親」…主委權力有多大?

大樓社區保全真的什麼都要「萬事包辦」嗎?一名自稱是社區主委妻子的網友發文怒控,因兒子哭鬧想吃豬腳飯,拜託自家保全走路幫忙去買卻遭到拒絕,氣得表示等擔任主委的丈夫出差回來,就要開除這名保全。沒想到卻引起眾人撻伐,不到半小時立刻刪文滅火。主委權力真的有這麼大嗎?

日期:2024-06-13

投資理財

小資買房0到1,自行發包省下40%? 專家提醒:小心預算暴增2大雷區

財政部2023年推出「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推升不少人成為首購族,但許多首購族因預算有限,好不容易才擠出頭期款買房,規劃裝潢費就顯得捉襟見肘,想省錢又不想賠上居住品質,預算規劃上該如何斟酌,成為晉升有房一族的新困擾。

日期:2024-06-13

產業時事

中國11項國安新規7/1上路,可查隨身物品、翻手機紀錄…經濟內捲化讓習近平「不安全感更上升」

7月暑假將至,許多民眾計畫赴中國港澳旅遊,不過中國將於7/1起實施11項國安相關新制,其中包括中國執法人員可檢查旅客隨身物品、電子裝置,而近期已發生多起台灣人赴中港澳遭到不當對待事件,包括被強制檢查手機、脫衣拍照,甚至有旅行團團客遭留置數日。中國7/1將施行「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和「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詹志宏日前指出,這兩項規定可以讓中國國安人員輕易查扣民眾的手機內容,且事實上,去年6月就已有1名教師遭打開手機和筆電,一筆一筆被中國執法人員詢問。熟悉兩岸事務的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受訪表示,雖然許多國安的管制新令7/1才會正式實施,不過目前中國基層海關人員和地方政府都會有各自行政的狀況,也就是基層的人「超前部署」。吳瑟致說,這在法治不健全的國家很容易發生,7月後會有更多這樣的案例出來,政府應該要更頻繁、更細緻去提醒民眾赴中國旅遊、求學就業要付出的風險成本。此外,吳瑟致也分析,中國在經濟上沒有在疫情後找到復甦機會,在美中競爭下,美國擴大對中國的科技禁令,造成中國經濟更加內捲化。在外資疲乏、出口萎縮、內需疲軟下,會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不安全感上升,導致更多緊縮和監管機制。

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顏值經濟:消費者質變與廠商重塑 ——兼論醫美線材公司:晶鑽生醫

當前醫美消費者已脫離恥辱感,取而代之的是更積極地改善,加上新技術持續投入,醫美市場只會愈來愈蓬勃。

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電池模組二十年磨一劍 倍米進攻中美商用車市場 隱形台廠熬出頭 聯邦快遞、NASA也買單

倍米鑽研鋰電池模組十多年,從小電池、小生意一路做大,如今已打進中、美電動商用車供應鏈。他們是如何切入別人少走的商用市場,把台灣技術帶往國際?

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竹陞鑽研感測自動化應用 替客戶提升良率又節能 它幫設備裝「外掛」 卡位半導體大廠標配

預計九月興櫃轉上櫃的竹陞科技,從感測器切入自動化產線控制技術,手握台灣晶圓三雄等半導體客戶。過去在晶圓廠工作的經驗,如何讓董事長方泰又找到商機關鍵,並藉此開發協助客戶提升良率的方案?

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台積電德國廠2027拚量產,缺人怎解?德國在地專家:給2倍薪就能搞定「相信ESMC能辦到」

半導體成地緣政治關鍵力矩,台積電斥資35億歐元於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投資歐洲首廠,預計第4季開工,並盼在2027年投產,但各界仍擔憂德國廠是否會有供應鏈完整度不足,以及人才短缺、勞動文化差異等挑戰。對於台積電赴德投資面對的挑戰,德國當地同業公會德國矽谷協會(Silicon Saxony)顧問蒂姆(Torsten Thieme)認為,人力短缺雖是重要問題,但他直言這並非他最擔憂的事,而是德國的工會,對於來自台灣的公司,恐怕不是好消息。蒂姆指出,他期許台積電能吸收全球頂尖人才到德國,以緩解人力短缺,也期許台積電支付更高薪資,不讓缺工問題影響營運。他舉例,在德勒斯登有家專精機械錶製造的鐘錶廠,就提供高於業界平均薪資水準2倍的薪水,有效緩解了缺工問題,「我有信心台積電也能辦到」。

日期: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