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99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5
產業時事

核電新時代!比爾蓋茲新式核電廠動工,「這技術」徹底改變發電方式,最快2030商轉,能供應多少電力?

由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所創立的核能創新企業—「泰拉能源」(TerraPower),於本週二在美國懷俄明州啟動了一個劃時代的核電站建設項目。這座被設計為新一代的核電站,一旦建成並通過審批,有望在2030年前開始商業運營。蓋茲對於這個項目充滿信心,認為它將根本性地轉變人類的發電模式。

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校園建築被震出問題 逾一.二萬棟耐震有疑慮 老校舍補強改建 時間、經費處處是難關

全台破千所學校受損,一場「九二一」後最大的地震震出校舍老舊問題;其中台北市六成校舍屋齡超過四十年!但建築成本上升、資源爭搶,誰先誰後,考驗政府智慧。

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台積電德國廠2027拚量產,缺人怎解?德國在地專家:給2倍薪就能搞定「相信ESMC能辦到」

半導體成地緣政治關鍵力矩,台積電斥資35億歐元於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投資歐洲首廠,預計第4季開工,並盼在2027年投產,但各界仍擔憂德國廠是否會有供應鏈完整度不足,以及人才短缺、勞動文化差異等挑戰。對於台積電赴德投資面對的挑戰,德國當地同業公會德國矽谷協會(Silicon Saxony)顧問蒂姆(Torsten Thieme)認為,人力短缺雖是重要問題,但他直言這並非他最擔憂的事,而是德國的工會,對於來自台灣的公司,恐怕不是好消息。蒂姆指出,他期許台積電能吸收全球頂尖人才到德國,以緩解人力短缺,也期許台積電支付更高薪資,不讓缺工問題影響營運。他舉例,在德勒斯登有家專精機械錶製造的鐘錶廠,就提供高於業界平均薪資水準2倍的薪水,有效緩解了缺工問題,「我有信心台積電也能辦到」。

日期:2024-06-12

職場生活

溫柔堅定 慢時尚

你是否想過,精簡衣櫃,讓服裝質量取代數量,也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近年興起的慢時尚風潮,專注於以工藝製作精神,創造品質更好、使用壽命更長的「永恆系列」服裝與居家用品。致力於慢時尚的品牌,以質感物件發揮「少即是多」的哲學,滿足了注重永續環保價值,同時又渴望自我風格的消費者。

日期:2024-06-05

投資理財

通膨置產首選七期市政路小豪宅 「蘿曼蘿蘭」靈活佈局詢問度高

受石油與住房成本攀高影響,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5%,增幅較2月明顯擴大且超出預期,通膨又見升溫,聯準會(Fed) 6月降息添變數,說明全球通膨會是長期的課題。

日期:2024-06-04

投資理財

北台灣唯一海灣城市 「天水一墅」市中心最稀有的存在

大台北都會區在土地、營造成本居高不下,推升房價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也因此不少開發商轉向興建土地持分較小的大樓型產品,有天有地的透天別墅因土地資源珍貴有限日漸稀少,特別是市中心擁有生活機能的產品更是幾乎絕版,而麗寶集團推案版圖遍佈全台大型都會區,歷經房市多次震盪下精準的選址目光,近期於淡海新市鎮低密度地段推出透天電梯別墅大案「天水一墅」,周邊商圈、學區、輕軌、影城環繞,單總價相對林口新市鎮、北大特區親民,吸引不少重視保值增值潛力的質感客青睞。

日期:2024-05-30

產業時事

新事業〉 矽谷遇上華爾街 度雷克進化科技打造AI操盤系統 拚台灣團隊首檔美國掛牌ETF

當矽谷遇上華爾街,會激盪出什麼樣的新點子?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度雷克資本董事總經理傅冠龍,為大家說分明。

日期:2024-05-29

投資理財

曾月賺50萬、戴勞力士滿天星、金項鍊像油條粗...砂石場老闆變北車遊民:人生不是沒給過機會,但我就是錯過了

貧窮不只是街友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們每個人未來必須面對的問題,透過最真實的人生,反思社會福利制度的缺漏之處。

日期:2024-05-22

產業時事

蘇丹紅惡商李彥廷海撈4千萬、錢藏天花板…起訴建請科罰12億!三兄弟如何兩岸毒辣粉一條龍產銷

2月起引爆「蘇丹紅」風暴的主謀李彥廷,以一條龍的黑心輸台手法,讓全台陷入食安危機,檢調經3個月的調查,高雄地檢署週四(5/9) 偵結後依詐欺、食安法、洗錢防制法等罪起訴李彥廷6人,建請法院從重量刑並科處李家11間公司12億元罰金,目前已扣下李彥廷名下1.34億元財產,並算出不法犯罪所得約4000萬元。高雄地檢署查出,李彥廷為掩飾或隱匿犯罪所得,竟指示前妻吳克敏從公司銀行帳戶提領2831萬,把錢藏在家中天花板,為了落實執行行政罰鍰,雄檢也已扣押李男名下1億3480萬元的財產。

日期:2024-05-09

產業時事

2024兩岸三地1000大 專訪德國汽車教父:小心,它的電動車正在改寫全球版圖! 當中國拚出海

(今周刊1428)過去一年,在內部經濟環境欠佳的背景下,談到中國經濟時,除了近年頻繁出現的房地產危機與消費不振外,總不時還會看到這麼幾個詞彙:出海、內捲、新三樣、新質生產力,以及產能過剩。究竟,在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下,這些詞彙的意涵是什麼?回望過去一年,在外界一片高調的「唱衰聲」中,中國經濟又有哪些「變與不變」?《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為您深度解析。

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