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9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半百人生 心血管、新陳代謝⋯亮紅燈 有效降低疾病死亡率 健檢項目不漏看

健康檢查就是健康的保證!然而,何時該做檢查?又該做什麼樣的檢查?若有預算考量,國健署的免費成人健檢與四癌篩檢,究竟可不可行?

日期:2024-06-05

職場生活

身體有10種警訊恐罹癌!不抽菸、沒家族病史...「社會菁英」得肺腺癌:別以為人生跟癌症是平行線

癌症連續4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約3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若在不明原因下,身體出現10個警訊,務必前往醫院接受癌症篩檢。

日期:2024-05-28

產業時事

設備專家〉首創全身CT、MRI健檢 美國奇異也找上門 專營影像醫材租賃 醫影獲利穩

(今周刊1431)專營影像醫學科租賃及管理服務的醫影,目前與數家醫院合作整科營運,不但有數項創舉,也見證了台灣影像醫學設備發展史。

日期:2024-05-22

職場生活

女性癌症防護指南:定期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近來國外專家開始深入探討,為何年輕的癌症患者數有增加趨勢,其實癌症不是絕症,不只要平時多留意,就有機會即早治療。

日期:2024-05-08

職場生活

婦腰痛就醫竟癌末「2年後病逝」,醫追蹤7兄妹4人罹癌!為何陳晉興說做基因篩檢不如做這檢查更有用?

台灣每年新增1.7萬人罹患「肺癌」,造成罹癌原因不只是因為菸害,有專家指出若30年暴露於空汙,風險比每天吸1包菸還高。日前就有一名婦人因為腰痛就醫,原以為是單純腰椎間盤壓迫神經,沒想到竟然癌末,醫院對其兄弟姊妹追查,發現7名手足竟然4人也都罹癌。

日期:2024-05-06

產業時事

睿傳攜手台大醫院團隊 訓練AI幫醫師揪出病灶 人工智慧神助攻 肺癌篩檢準確度逾九成

肺癌已成為國民癌症之首,如何透過早期篩檢來提早治療,已是重要課題。睿傳數據如何攜手台大醫院,開發出滿足醫師使用需求、真正能被醫院使用的肺癌篩檢AI?

日期:2024-04-30

今選頻道

被宣判肺癌末期,卻戰勝4%的奇蹟!星希亞:相信生命存在希望,也相信你有力量更好

擁有2.3萬人追蹤的知名抗癌部落客「星希亞」,在2012年確診肺腺癌4期,歷經化療、標靶、腦部放射治療,一度傳出癌癒好消息,並出書分享她的抗癌日誌。但星希亞在2022年癌症復發,腫瘤移轉腦膜,歷經1年多艱辛治療,仍於昨(4/21)日傳出病逝噩耗,讓人不捨與惋惜。不少網友在星希亞粉專留言表示,曾從星希亞的網誌得到莫大力量,「謝謝妳過去給我母親堅強走下去,以及積極對抗病魔力量」、「謝謝你善良又勇敢的存在啟發很多」、「感謝妳給大家留下一本很珍貴的抗癌手書!成為戰友們的指引」、「謝謝妳的書,在我跌進谷底時給我一道曙光;謝謝妳的話,在我脆弱時給予許多力量;謝謝妳的人,讓我知道第二人生可以如何精彩;最後真的很謝謝妳,謝謝最閃亮的星」。POP Radio聯播網台長、前主播林書煒,也回憶與星希亞的每一次訪談,都從得到她帶來的勇氣與希望,「妳已打完美好的一仗,辛苦了,放心自在去飛吧!」星希亞2012年確診肺腺癌4期後,除了積極抗癌,也投身宣導肺癌防治,呼籲高風險民眾應定期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並參與多場肺癌衛教講座活動等,以親身經驗鼓勵癌友積極治療,不要放棄。她在2月6日的最後一篇貼文提到,自己持續3種標靶、2種化療和中醫針灸治療,將積極尋找其他治療方法,即使病情不樂觀,仍寫下「學會在雨中跳舞」一語,詮釋了她堅定的人生觀——「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發揮100%的努力。」而她從得知罹癌以來,仍樂觀看待生活,致力讓自己的每一天沒有白活,陸續完成看西藏的天空、完成三鐵挑戰、去冰島追極光、學習潛水與衝浪、赴中國大陸漫步長城、西班牙看高第建築等心願清單。她說想要追尋哪些夢想,不要等「有一天」,當每一天都能當成最後一天再過,你是否就能過你想要的人生?以下為《幸福熟齡》在2020年對星希亞的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0/2/20,更新時間為2024/4/22)

日期:2024-04-22

產業時事

「為生者權,為死者言」 台解剖率卻低於美、日 家屬可拒絕解剖? 查明死因助公衛防治

親屬死後究竟解剖或不解剖?民眾做決定前,應該先破除錯誤觀念。事實上,解剖有助法醫判斷死者死亡原因,還能提醒生者預防下個類似或相同的死亡發生,貢獻公衛研究。

日期:2024-04-17

產業時事

高階醫材僅限醫院 「一刀切」不利離島偏鄉醫療 診所禁設斷層儀器 安全規範無虞能鬆綁?

檢查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階醫療儀器,衛福部規定只能設在醫院,變相加劇了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若診所、健檢中心能符合專業與安全規範,這項以醫療機構層級「一刀切」的限制,是否有鬆綁空間?

日期:2024-04-10

職場生活

飲食作息都正常、家族也沒人罹患乳癌,怎麼我會得到乳癌?乳房外科醫師:9個要避免的壞習慣

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年報中顯示,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第1位的是乳癌,而且已經多年連續蟬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首位。一般女性25歲以上,即有可能步入乳癌發生的年齡,臺灣乳癌發生的高峰期為45至69歲,平均比歐美早了大約10歲。

日期: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