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一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一些共有10000項結果
政治社會

法官被爆勾結詐團律師,全是大學室友「系出同門」…政大法學院長:不能容許缺乏倫理的法學教育

橋頭地院法官石育恩涉嫌幫詐團律師鄭鴻威藏放300萬元現金,甚至將款項放在他的辦公室,捲入洗錢案遭到約談。不僅石育恩,同樣被起訴的律師張作詮,以及發現律師涉案進行偵辦的台北地檢署檢察官郭宣佑,他們是政大法律系同窗,竟成為嫌疑人、被告及執法者,令人感嘆。對於他們「系出同門」,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許政賢周四(5/22)發表「致法學院同學」公開信,坦承涉及倫理教育失敗或價值觀明顯偏差,對法學教育是一大警訊,但認為不能簡化為專屬「政大法律」。然而「危機就是轉機」,許政賢表示,應藉此案反省體制性缺漏問題,以防止未來發生類似事件

日期:2024-05-23

房地產

新購屋平均房貸970萬又拉高,關鍵是新青安?補貼後利率最低,已逾4萬人申辦…為何說「別為貸而買」

根據聯徵中心去年底購屋房貸統計,平均國人購屋房貸已達到970.5萬元,1年期間平均房貸多出85萬元,房價壓力問題正在累積。內政部指出,受到整體經濟成長及資金充裕影響,世界各國大多面臨房價上漲情形,但在政府推動打炒房等各項措施下,2023年住宅價格指數的平均季漲幅為1.66%,較2021、2022年漲幅2.09%、2.07%縮小,房價漲幅趨緩。

日期:2024-05-23

房地產

40年老公寓可以買嗎?優缺點一次看!看過1千間房子達人:4大評估重點「不怕以後賣不出去」

在房市熱絡時,不只預售屋、新成屋熱,就連屋齡高的老房子,價格也屢創新高。到底老房子可不可以買?會不會不好貸款?甚至未來不好脫手呢?

日期:2024-05-23

職場

差一個s,「玉米」變「雞眼」! –可數/不可數、單複數怎麼會是小細節呢? (上)

有些單字永遠是不可數的,比如trash;有些單字永遠是複數型,比如scissors。 有次聽人說:“We ate lots of corns at the barbecue yesterday.”難道真的有人愛吃…..腳上長的雞眼嗎?

日期:2024-05-23

台股

台股2萬點要居高思危!亞泥(1102)、中租-KY(5871)...達人用3條件精選3檔落難好股撿便宜,殖利率最高4.9%

我很喜歡到全國各地演講,一方面是可以感受各地的風土民情,也品嚐各地的美食佳餚,當然更重要的是可以跟投資朋友面對面,交流對台北股市的投資看法。

日期:2024-05-23

理財

40歲才存股,每天100元定期定額「這1檔」,退休滾出4千萬:財富自由這麼簡單,為何要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

編按:你理想的生活需要多少錢?大多數人都為了追求理想生活而努力工作,但被問到這個問題,大家就沉默了。《這輩子賺多少才夠?》作者、GoodWhale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Will黃士豪,當家人欠債3000萬,他只能帶刀上門找黑道,剁手宣誓必定還清。從理債到理財,他學會理性計算的系統化投資法,如今成為資產破億的CEO,更幫助10萬人由「想要的人生」逆向打造「財富增長」計畫。

日期:2024-05-23

政治社會

醫專生第1個挑他兒子砍「至少挨了3刀」…父心疼:有中捷英雄才能活著!差點沒命會希望重判?

震驚社會中捷隨機砍人案,洪嫌接受警詢後,22日14時15分依殺人未遂等罪嫌移送地檢署。被害高中生父親稍早受訪則說,兒子是第一個被砍傷的,且至少有3刀,想去反擊,卻也沒有工具,好險有其他英雄們挺身而出,兒子才能夠活著,他認為仇恨沒有用,現在希望能捐贈防衛工具,就怕還有類似事件發生。

日期:2024-05-22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486期︱四個理由,遠百納入存股池

我們基於四個理由,將遠百(2903)納入存股池追蹤:第一、電商對傳統實體通路的衝擊弱化中;第二、遠百旗下SOGO將進駐台北大巨蛋,未來商機可期;第三、遠百帳上不動產增值潛力雄厚;第四、遠百股價低,殖利率高,適合小資存股族入手。

日期:2024-05-22

政治社會

他開超商賺進一間房、一艘船...賺不賺錢靠運氣?50歲加盟主兼差UBER:開計程車也要用頭腦

昨天從桃園叫了台UBER回台北,1小時的車程聊比較多,沒想到這運將大哥有這麼豐富的故事,想說把握一下還有不少對話記憶,寫下來覺得以後也可以做點回顧,也分享給專欄讀者閱讀。

日期:2024-05-22

科技

全球首部AI監管法,歐盟批准了「這時上路」,罰款最高12.2億,瞄準哪些企業?有什麼影響一次看

歐洲理事會週二 (21 日) 批准全球首部監管人工智慧 (AI) 的法規,這是一項開創性的監管法,為 AI 技術制定了全面的規則。該法案基於風險分類,將 AI 系統分為四類,即「不可接受風險」、「高風險」、「有限風險」和「極低風險」,並針對不同風險類別採取相應的監管策略。

日期: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