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一加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一加共有495項結果
@中小企業數位共好專區

數位化殺出重圍/點餐、取餐全不用排隊等 火鍋店靠線上系統吸客

位在台中黎明商圈的川爺鍋燒專賣店,一到用餐時間,就開始忙碌起來,除了上班族外,更有許多穿制服的學生,因為這裡鄰近學區,學生特別多,周遭餐廳林立,川爺鍋燒專賣店在此開業已經走過十多個年頭,近年疫情影響,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商圈殺出重圍,老闆陳美秀結合線上點餐系統,不但大幅縮減顧客點、等餐時間,還能節省人力,同時不讓客人群聚在店門久等,也符合現下防疫觀念。

日期:2023-02-09

政治社會

淨零碳排沒人能置身事外!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只是起點 工商協進會提8建言

「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草案於1月10日經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除了將台灣在2050年達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明確入法,在政府陸續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後,再次展現完備氣候治理機制,達成淨零排放的決心,對於在推動淨零轉型的進程上,是一重要里程碑。

日期:2023-01-12

傳產

0.5平方公里的激戰!統一收回誠品信義、Neo19宏泰拚招商,信義區百貨洗牌「兩大房東新動作曝光」

零售業3年大蕭條結束,台北信義計畫區商場新一輪的商戰正要開打,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統一集團擴大布局,與新光三越、微風廣場三足鼎立。

日期:2023-01-11

科技

不是iPhone和三星...2022最佳手機2萬有找!這款電力0%→100%「不用1小時」

知名評論科技YouTuber「MKBHD」歷年都會以自己的觀點發表年度的智慧手機獎項,包括最佳大手機、最佳小手機、最佳相機系統、最佳電池、設計獎、價值獎、年度最失望以及年度手機。外界預期iPhone會奪下年度手機,最後是由Google Pixel 7奪下,同時更拿下價值獎共2個獎項;去年被評為年度手機的三星,今年只拿下最佳大手機。iPhone 14 Pro Max則拿到最佳相機系統獎。也許有些人會問「MKBHD」是誰?他講的話能參考嗎?但他的來頭其實不小!他曾入選2017《富比世》網路影響力人物榜,前Google工程副總裁維克·岡多特拉(Vic Gundotra)還稱讚過是「地表最優秀科技評測員」,其YouTube頻道更有1650萬名訂閱者。

日期:2022-12-29

台股

「腳麻走不動怎麼辦?」 從日本央行態度反轉 導致OTC跌幅比大盤更重 看投資人如何盤前就做好萬全準備

日本央行在12/20(二)決定修正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的方針,將過去0.25%的長期利率變動容許幅度上調到0.5%。由於日圓是金融市場上低利率的資金來源,這種「類升息」的舉動,會讓很多借日幣出來投資其他商品的投資機構與對沖基金,賣掉風險性資產並買回日圓以償還借款,當大量熱錢同時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不只會讓日圓急遽升值,也會引起金融市場大幅度的震盪。以加權指數來說,12/20(二)收盤時下跌263點,跌幅1.82%,而象徵內資人氣的OTC指數,則是下跌了3%之多。今年的市場行情風雲詭譎,我們該怎麼在這變化莫測的金融市場中安身立命呢?

日期:2022-12-22

保險

4年前幫孩子躉繳的100萬儲蓄險,利息只有1.85%....解約改買台灣50(0050),趕12月配息可行嗎?

昨(21日)晚有位讀者來信是這麼寫的:「畢大您好,這2天整理小孩保單,發現4年前買2張各50萬的躉繳儲蓄險利息居然只有1.85%,都被通膨吃光利息,我已解約想改幫小孩買0050,一方面很想單筆買趕上12月的配息,一方面又覺得應該分散風險,分批慢慢買,但不確定該分幾批?想請教您的建議,謝謝。」

日期:2022-12-04

科技

強韌智慧電網專家Moxa 淨零碳排最佳後盾

由台灣智慧型電網產業協會主辦、四零四科技 (Moxa) 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協辦的「推進智慧電網,邁向全球淨零永續未來」2022產官學高峰論壇於11月15日舉辦,當天匯聚政府相關單位、學研專家、電力與能源業者及資通訊廠商,共商台灣目前與未來如何整合產官學資源,以加速能源轉型腳步。

日期:2022-12-02

國際總經

猝死、睡夢走掉…1個月死3位幣圈富豪!他發生空難「起飛前身邊唯一乘客」突取消登機成疑點

俄羅斯加密貨幣大亨塔蘭(Vyacheslav Taran)11月25日死於一場直升機空難,終年53歲。巧合的是,在他去世前2天,另一名幣圈富豪庫蘭德(Tiantian Kullander)睡夢中逝世。塔蘭是數週內第3位死亡的幣圈富豪。

日期:2022-11-30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54期︱留意刻正上升中國政經風險,減碼15%

有鑑於中國政治與經濟風險近來的急遽上升,我自己將對台股資產組合整體水位減碼15%。未來半年操作上,以股息現金流動為主,同時盡量降低中國內需概念股的比重。

日期:2022-11-28

國際總經

80萬台商恐成習近平人質!深耕中國20年傳產老闆:林瑞陽案例很清楚,就是要「留下買命錢」

兩岸關係疏離,正加速中國台商逃走中。依據美國華府智庫最新調查,26%台商正移出中國、33%考慮中。習近平力推的「共同富裕」政策,接下來,勢必帶來更大衝擊。有意撤出中國的台商,究竟如何全身而退?選擇拚搏的企業主,又該怎樣趨吉避凶?

日期: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