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一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一雙共有678項結果
職場

南亞海嘯、伊朗震災都有他身影 蔡昇倫讓災民安睡、有隱私 登日本熱搜的花蓮賑災隔屏 他發明的!

四月三日花蓮大地震後,慈濟提供安置隔屏、保障疏散災民隱私,驚豔日本網友。發明隔屏的蔡昇倫接受本刊專訪,分享設計背後的巧思,以及他投身賑災二十多年的暖心故事。

日期:2024-04-10

情感關係

家大業大卻硬是讓自己的女秘書成為兒媳婦...劉墉舉2案例看擇偶:只要找到互補誰說媽寶一定沒出息

媽寶因為多半是被媽媽寵出來的,所以總期盼媽媽的疼愛跟肯定。即使有一天談戀愛,也會潛在地希望「那女生」會像媽媽一樣疼愛他。很多媽寶後來娶的太太跟他媽媽像、面貌像、個頭像,連發脾氣都像,就是這個道理。甚至可以說媽寶因為從小被媽媽管慣了,當他遇到個帶幾分「悍」的女生,會特別有好感。溫柔嬌小的女生不見得吸引他,反而強壯爽利的女生能給他安全感。

日期:2024-04-07

情感關係

感情的路上總聽過幾次不知天高地厚的「我養你」....但長大後我才明白,只有爸爸說的那句最真

在網路上看過一個很紅的問題:「出生在三四線城市,父母不能為我的事業帶來任何幫助,我應該對他們心存感恩嗎?」有個高讚數的留言是:「父母把你拉拔長大,沒讓你留下殘疾,沒給你遺傳疾病,盡他們所能來滿足你,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連累你,就配得上你的感恩戴德。」

日期:2024-04-07

情感關係

為何看起來和妻子感情很好的男人也會中年外遇?中年叛逆毀家庭!諮商心理師看男性感情出軌原因

不少男性感情出軌都發生在心理危機的時候,突然在人生某個時刻,受到某個事件的刺激或啟發,覺得自己前半輩子為別人而活,現在自己該盡的責任都盡了,決定追求自己的渴望與慾望,中年叛逆的能量是很強大的,往往會摧毀家庭,甚至拋下一切過去的努力。

日期:2024-03-21

職場

研究造福水產業、致力海洋保育 張清風獲頒海洋貢獻獎 沒看過海的農家小孩 成為海洋生物權威

海洋大學前校長張清風,是研究魚類、珊瑚性別轉變的國際權威,更是台灣海洋教育的重要推手。小時候幾乎沒看過海,夢想是長大賺錢「蓋圖書館」的他,為何會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

日期:2024-03-20

話題人物

眼淚失守! 全台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陪末期病患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也許該來的還是會來,但至少這段時間,我不是孤單一人,我還能感覺到自己是被關心的。」李大哥已經住進安寧病房好一段時間了,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讓他卸下心房、陪伴他的不只是醫療團隊,還有牠-Oba,一隻黑色的拉不拉多,也是全台灣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日期:2024-03-07

政治社會

股海 商鬥 浮生 拆解繁花熱

(今周刊1420)今年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的新華傳媒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自去年12月27日算起,9個交易日漲幅約達27%。新華傳媒的前身是上海時裝集團,1994年掛牌時,被稱為「中國時裝第一股」。

日期:2024-03-06

話題人物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日期:2024-03-04

國際總經

繼OpenAI後,微軟宣布新AI模型合作夥伴,與法國新創公司Mistral AI達成合作協定

微軟(Microsoft)與 OpenAI 的合作在去年引發投資市場高度關注,但微軟在26日宣布,將與另一家歐洲人工智慧公司 Mistral AI SAS合作,且雙方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目的在加速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

日期:2024-02-27

健康

她從服藥和憂鬱症廝殺20年到與自己和解:跑步對於改善憂鬱症,是真的有效

雖然到了關節不時會吱吱作響的年紀,但在30歲以前,減肥是必須的,在健康方面我很嚴格地控管自己。但是在我經歷過「不如死了更好」的經驗之後,我在許多面向都變得亂七八糟。之前也是因為患有憂鬱症,所以不斷地服藥,但是當精神上受到創傷後,憂鬱症的症狀就更加惡化了。

日期: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