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下令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下令共有738項結果
金融

全台警示帳戶數逾10萬戶13年新高!金檢「人頭戶」前10大銀行9缺失:頻繁開戶、未審核…

近年詐騙猖獗,截至今年第 2 季底止,金融機構警示帳戶數已突破 10 萬戶,創逾 13 年新高。金管會因此對人頭帳戶前 10 大銀行啟動專案金檢,主委黃天牧今 (27) 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表示,此專案金檢已完成,這次金檢共發現「短期頻繁開戶,但銀行未核實確認就給帳戶」等 9 大缺失。

日期:2023-09-27

政治社會

紐時:中國間諜早已滲透台灣政府許多部門!美中諜對諜情報戰曝光,它們專刺探軍售「這部分」情資

美中兩國關係目前正處於40多年來的低谷,中國在國家安全、經貿、台灣、人權、南中國海等問題和國際社會上存在爭議和分歧。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美中擴大全球間諜活動以瞭解對手國家領袖的意圖及對手的軍事和技術實力。而在諜對諜的情報戰中,台灣議題是美中雙方冒險刺探情報機密的重點。美國前情報官員揭露,中國情報人員數十年來已滲透台灣政府許多部門。

日期:2023-09-18

教育

第一次目睹星雲大師生氣...佛光山弟子憶師父身教「出家戒律數百條,對我而言只有一條」

「妳人生的願望是什麼?」這是第一次與星雲大師在法國談話時問我的話,對於當時喜歡清修的自己,很誠實地回答:「我希望將來在山上蓋一座小廟,在山林裡清修……」那時還想像自己在雲霧間氣定神閒的模樣,覺得遠離塵囂過超然的生活就是佛教的修行。想不到大師回答:「就這麼簡單?太容易了!」當時我想:對於擁有數百家道場的星雲大師而言,蓋一座小廟確實不難,並不知道原來這句話是在點醒我修行的盲點:這樣的修行既不能琢磨多生累劫以來的毛病,更容易長養貪婪於塵囂之外的孤僻習氣。當時的我還矛盾地反問大師:「佛法浩瀚,真正能幫助眾生的又有多少?」「佛教可以挽救顛倒的世界嗎?」大師包容一個小女孩的無知,更允許我一路繼續問他問題,邀請我跟隨他到歐洲8個國家巡迴弘法,順道在西班牙為他翻譯。就這樣,我幸運地有機會一路問他問題,無論是經典義理的詮釋,或者佛教對世界真正起什麼樣的作用? 以及我曾經對寺院管理上的觀察所抱持的質疑……,如今想起,這是極度諷刺的對比:一個想要在山林裡修行的人,卻問佛教如何對世界起作用,就好像一些自認為很有修行的人,對社會鄙棄而隱居,卻口口聲聲說要眾生離苦得樂,試問這樣的菩提心又怎能發揮影響? 佛教又怎能興隆? 佛法又怎能入眾生的心?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慚愧不已。「您不妨回台灣,可以讓您慢慢問,未來對真理更加明白後,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星雲大師的一席話,一個月後我就真的回到台灣,在南華大學研究所跟一群出家人讀書、生活。

日期:2023-09-13

國際總經

iPhone15發表前蘋果急挫、台積電ADR跌2.4%…台股破5日線、台積電回測半年線,再來怎麼走?

今周刊編按:在美債殖利率續攀下,美股道瓊周三 (9/6 ) 再收跌近 200 點,標普 500 指數跌破 4500 點,以科技股為重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重挫逾 1%,連3個交易日收黑,台股ADR 全收黑,其中台積電 ADR下跌 2.47%。台股周四(9/7)開跌,跌逾90點最低來到16647.96點,失守5日線,台積電(2330)維持在平盤之下、小跌約5元,股價回測半年線支撐545元。分析師表示,外資恐將持續匯出台股,而盤面又缺乏領漲族群,因此權值股首當其衝,再來要觀察台股月線是否能有撐、台積電半年線這波是否會真跌破。

日期:2023-09-07

國際總經

「東京9座火葬場,有6座是中資!」東京博善大賺逝者財遭批「死要錢」:漲租金、火化費…

東京共有9座火葬場,其中6座都屬於東京博善公司;近期,這家隸屬中資集團的企業多次漲價,甚至收燃油附加費,讓東京居民心情非常複雜。

日期:2023-08-29

科技

宏碁賣緯創3.3萬張套現40億,處分價位成天險?大股東高檔賣股教會投資人的這些事...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台股表現強勢,許多個股創下歷史新高,由於波段漲幅驚人,不少大股東趁機賣出長期持股,這類的公告今年出現非常多,其中又以宏碁處分緯創3.3萬張,套現四十億元,最受市場矚目。

日期:2023-08-25

政治社會

823砲戰65周年》和平不能靠嘴巴!黃清龍:後人紀念金門炮戰必須記取的那些歷史教訓

面對中共不斷放出和談謠言,蔣經國始終未發一言,不發表聲明、也不做公開回應,他認為「在此一政治鬥爭中,以根本置之不理為上策」,「否則搭上了一點,共匪就認為有機可乘」,擴大事態、迷惑世人,他要「以事實來說明吾人堅定而毫不妥協之反共立場。」

日期:2023-08-24

政治社會

華府看北京vs奧本海默看二戰德國》為何美國有人擔憂 量子技術若落後中國 代誌大條了?

好萊塢電影《奧本海默》票房在台灣及美國都持續發燒,惟華府開始有智庫觀察家認為,片中敘述的情節及國際關係大背景,與80年後的今天高度近似。當年美國政府之所以投入龐大人力及資源至曼哈頓計畫,就是要搶在納粹德國之前做出原子彈,好扭轉同盟國的二戰態勢,避免敵人先「魔高一丈」。2023年的今天,美國與中國在許多層面爭霸的態勢愈來愈明顯,而在兩國都投入發展的幾項新興技術中,中國在量子技術投入的資源規模似乎遠高於美國。這讓華府部分專家敲響警鐘,認為美國絕不能讓中國搶先獨霸量子科技,因為北京明顯想要挑戰華府在全球秩序的霸主地位,若率先掌握了軍事應用潛力不小的量子技術,後果不堪設想。

日期:2023-08-23

科技

一個台灣人不熟悉的名字,催生聯電、台積電!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量子技術帶來下個盛世

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院長大位,當年,他打下工研院研發的制度基礎;現在,他認為再次轉變的時間到了。

日期:2023-08-22

政治社會

事故調查分析、時相設置標準 缺乏統一準則 號誌改革不治本 台灣行人地獄如何解?

編按:5月起警方已開始針對「路口不停讓行人」進行取締,加上台南女童過馬路遭撞身亡事件,讓國人更重視行人「行」的安全,但憾事仍不斷。週六(8/19)又再發生82歲老翁走斑馬線遭左轉公車撞上拖行20公尺,送醫搶救不治身亡。發起「「還路於民大遊行」的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此事故明顯斑馬線設計不當及轉彎處人行道未做突出設計,導致駕駛人轉彎視距不良。行政院院會上周四(8/17)即拍板通過4年期的「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及提出「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立法,訂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2030年前降低30%的目標,長期則朝「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邁進。而《今周刊》早在6月針對行人號誌改革做報導,指出交通部大力推動行人專用時相,盼降低行人事故率執得肯定,但設置尚缺統一原則,讓地方無所適從。學者提醒,號誌只是改革起點,中央應盡快從環境著手,提出改善行人空間的全國性計畫。(原文刊載於2023/6/14,更新時間為2023/8/20)

日期: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