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不切實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切實際共有366項結果
個人成長

45歲後,一個當上副總、一個中年失業...一場高中同學會的啟示:人生,不是有貴人就能飛黃騰達

當年兩人成績半斤八兩,沒想到出社會愈久,彼此的發展差異愈大。阿聰都當上跨國公司的副總了,志杰仍是個彷佛永遠不會升遷的萬年業務。而這工作還是志杰先前失業窩在家當了兩年米蟲,阿聰看不下去,託人給志杰介紹的職缺。(原文刊載於2020/2/17,更新時間為2022/10/8)

日期:2022-10-08

台股

0050、00878...從ETF成分股選股!達人曝「最適合退休族的投資法」,活到老賺到老

這個禮拜接到「104高年級」的演講邀約,對象是屆齡退休或是已經退休的投資朋友,因此我這次的命題是「低風險、穩增長的台股投資術」,演講後獲得廣大迴響,因此我想把這次演講的精華,用文字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日期:2022-08-25

台股

投顧老師帶進帶出一定賺?「加油站老闆娘5天賠30萬」台股啟示錄:為何大媽炒股總賠錢

股票市場是很多人投資的第一選擇,但是在股市裡能真正獲利的投資人又有多少呢?以我當過兩年的營業員生涯來判斷,比例不到10%,甚至更少。大多數人都是追高殺低,難以真正執行停損與停利的概念,也難怪在股市賺到錢的投資人少之又少。

日期:2022-08-23

政治社會

Omicron流感化,防疫的責任也該回歸人民!前衛生署署長涂醒哲:政府該順應時勢,該開放就開放

我以前在當疾病管局局長時,推出一個標語:「快速專業做防疫 全民動員保健康」,以此來勉勵同仁,也形成疾管局的文化。

日期:2022-08-18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08期︱億光、揚博、亞泥第2季獲利評析

存股池中的億光、揚博、亞泥的第2季獲利皆超出我們的預期。從這一季觀之,億光的產品結構轉型效應令人驚豔。其次,對揚博的高獲利成長反而要謹慎對待。至於亞泥成功的轉投資提供了其在不景氣良好的緩衝墊,市場如果逐漸瞭解這點,亞泥可望擺脫景氣循環股的低本益比宿命。

日期:2022-08-12

政治社會

天然氣、核能獲貼「綠色標籤」 列入永續經濟成員 核能變綠電有玄機?專家解密背後涵義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面對立委質詢時表示「核電是綠電」,但要考慮核廢料處理等問題,行政院今(11/1)澄清,核能發電是否被視為綠電,歐盟在認定上有嚴格前提,須先滿足核廢料處置相關規範,然而國內核廢料處理仍未有妥善的終極處置辦法,尚難以將核能認定為永續能源。早在去年八月,《今周刊》在歐盟將核電納入「永續分類」的「綠色投資項目」核能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時,就做過分析報導。核能確實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但條件嚴苛;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亦指出,再生能源中並不包含核能發電,台灣仍應務實發展再生能源,才是實際之策。

日期:2022-08-03

職場

為了房貸、孩子、家庭,我得待在收入不錯的公司做著不喜歡的工作...中年告白:44歲的我疲憊又認命

本書作者強納森‧勞赫畢業於耶魯大學,是全球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身為典型的人生勝利組,卻在中年之際,莫名感到自我懷疑與焦慮,他不知這種不安是從何而來的,又是否會結束。 他從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神經學等各方面探詢答案,並採訪眾多知名權威專家及各行各業的中年朋友,結果發現人生的幸福指數呈U型。

日期:2022-07-27

理財

就算軍公教終生俸月領5萬,通膨再過30年還是會很不安...關於「50歲提早退休」你可能想錯的事

昨晚跟一位好友聊天,也認識十餘年了,他家中是開公司的,父母在年輕時也是從南部到台北打拼,養成很勤儉的生活習慣,原本上班領薪水,後來出來創業,父親公司有做起來,母親繼續做國營事業的管理職,沒離開職場。原本除了台北市的一間4F老舊公寓外,父母喜歡假日遠離市區的塵囂,於是很早就在新北的林口買了假日宅,週六日固定跑去林口當作休憩的處所,想想也是30年前的事了。

日期:2022-07-21

保險

「壽險是給老婆當嫁妝,失能險才是自己用」一場意外足以傾家蕩產...不想拖累家人,保險怎麼買?

想做好買保險的決策,大原則有哪些?專業人士應該優先考慮的保障基礎是什麼?有限預算下買保險,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

日期:2022-06-22

保險

繳費20年保障終身...該幫孩子買「終身醫療險」嗎?理財達人:通膨無止境,30年後理賠恐只夠付掛號費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小孫女出生後,媳婦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引發股素人的研究興趣。「主約是20年繳的終身壽險,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替0歲嬰兒買保險,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股素人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日期: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