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中央社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央社共有304項結果
政治社會

拜登馬克宏會談,3千多字聲明提到台海關係...上次G20碰面沒聊中國,為何這次特別討論?

法國總統馬克宏赴美展開國是訪問,今天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重申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強調會持續在中國對國際秩序帶來的挑戰上合作,包括人權問題。

日期:2022-12-02

科技

台積電工程師出走中國以為是「小螺絲大解放」…3年後回台第一句話:不用擔心「黨」查封公司真好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致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曾以金錢誘惑大批台灣工程師到對岸工作。時隔多年,COVID-19防疫限制與美中科技戰促使這些人才改變想法,逐漸回流台灣。

日期:2022-11-17

生活消費

金馬59》8字咒語揭發人心最底層恐懼!《咒》入圍13項大獎,柯孟融打造恐怖國片宇宙

今周刊編按:第59屆金馬獎11月19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全台票房累計破億的恐怖片《咒》,一口氣入圍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等入圍13項大獎;此外,《咒》不僅在Netflix串流平台上成為首部進入全球排名前十的台灣電影,更在多國獲得收視冠軍,創下歷史紀錄。《咒》改寫了台灣鬼片的傳統模式,運用心理暗示將恐怖感延伸到現實世界,片中的咒語、手勢也在社交媒體上蔚為風潮。本屆金馬入圍13項大獎,讓導演柯孟融感動直呼「很想哭」,「入圍13項金馬獎,我感到非常的榮幸,而且真的很意外,到現在還是蠻想哭的、很感動。因為這部電影乘載了很多工作人員的夢想在裡面,雖然它是一部恐怖片,但從開始到現在,一步一步在實現很多不同的夢想跟紀錄,身為導演,我真的很開心、很想哭,我要謝謝所有幫助過這部電影的人,也謝謝金馬獎給我們這個入圍的肯定。」

日期:2022-11-14

國際總經

總部掛著孝順、人事四字,這對台灣夫妻憑什麼在美國樹立「中餐霸主」地位?開業50年身價破千億

美國中式速食龍頭「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創辦人程正昌談起打拚50年,創造數十億美元的餐飲王國,源於服務顧客的渴望,「要感謝老天,感謝美國」。

日期:2022-11-12

國際總經

美期中選舉/「友台派」壓倒性勝出,挺台抗中將延續!共和黨「紅潮」未實現,兩黨拉鋸戰由這州定勝負

今周刊編按:全球密切關注的美國期中選舉(United States Midterm Election)在美東時間8日舉行,目前仍持續開票中。據了解,本次選舉參議院有35席次改選,眾議院則是435席全部改選;此外,參議院總數100席中,依據最新開票結果,民主黨目前掌握48席、共和黨49席;眾議院部分,民主黨確定當選184席,共和黨則以207席暫時領先民主黨。值得留意的是,由於目前仍在進行開票,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及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預測,喬治亞州民主黨籍現任參議員華諾克(Raphael Warnock)及共和黨對手前美式足球明星華克(Herschel Walker)兩人的得票數極為相近,要在12月6日決選才能定勝負,而該席次可能決定民主及共和兩黨誰能掌控參議院。而選前各方原預期民主黨將會慘敗,共和黨會大勝,影響拜登政府執政,但截至當地時間9日的最新開票結果顯示,並未如原先預期的掀起「紅色浪潮」(red wave)般巨大勝利,民主黨表現出奇強勁,兩黨出現激烈的拉鋸戰,據《CNN》報導,這也讓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人民透過選票再次證明「民主就是我們的本色」。這場拉鋸戰最終將由外界矚目的喬治亞州定江山。

日期:2022-11-10

傳產

3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零嘴龍頭」聯華砸61億蓋觀音廠!政府推1方案估創造14萬就業機會

投資台灣事務所今天再添3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其中,生產知名零食卡迪那、可樂果的聯華食品工業,規劃斥資新台幣逾61億元興建觀音廠,引進智慧化食品產線、自動運輸設備等,以快速供應各大通路商。

日期:2022-10-29

國際總經

一把火燒出國安危機!南韓數據中心「電池著火」癱瘓全韓日常,這家科技巨頭災情最嚴重

SK板橋數據中心地下室15日發生火警,癱瘓Kakao、Naver等提供的許多網路服務。當局調查指出,火災起因只是地下3樓電力室一組由5個支架組成的電池起火,但在數據服務急速發展普及的韓國,卻足以在短時間內引發大範圍影響。

日期:2022-10-22

焦點新聞

金鐘57》離開書桌的作家,用「腳」描繪出台灣輪廓 劉克襄:關注台灣生活及價值,是我努力追求的心願

編按:第57屆電視金鐘獎於10月21、22日登場,2017年奪得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的《浩克慢遊》,今(2022)年再度入圍角逐金鐘榮耀。由作家王浩一與劉克襄,離開書桌實際走訪台灣各個角落,雲遊四海、體悟人生,分享台灣的大小事。對身為作家同時也是中央社董事長的劉克襄而言,雖然擅長「自然書寫」,但他更喜歡以「人」的身分邁開雙腿,行路林間海邊,與郊野對話,溫柔並且虔敬。(原文刊載於2019/7/27,更新時間為2022/10/13)

日期:2022-10-13

科技

美擴大晶片管制,掐住中國半導體咽喉!童子賢:兩大中間難為小…台廠要小心處理

美國日前宣布擴大對中國的晶片等產品、技術限制。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指出,這是美中貿易戰延長版,也是布局更細膩的版本,兩大經濟板塊在互相推擠,常言「兩大中間難為小」,雖然台灣企業韌性很強,但要小心處理面對。

日期:2022-10-12

政治社會

確診者7+7再放寬?陳秀熙:65歲以下「這條件」居隔可縮為3天,病毒量已極低

國內確診者居家照護7+7規定可望放寬。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建議,針對65歲以下且打滿3劑的輕症感染者,可縮短居家隔離期為3天,以盡速回到正常社會運作。

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