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主筆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主筆共有264項結果
台股

兆豐金、富邦金...一表比較14檔金融股,達人精選「4檔高CP值好股」:今年鐵定賺得比去年多

近期台北股市遭遇到逆風,短短10個交易日,加權指數從最高點17463,下跌到16307,一共跌了1156點,下跌的速度非常之快。在這下跌的期間,電子股是主要的賣壓來源。雖然大多數的電子股都屬於漲多之後的獲利回吐,但是對於投資人而言,也是多多少少被傷到了。

日期:2023-08-16

健康

手術比同儕多花1倍時間,顱顏權威陳國鼎:細節影響病人一生「每個細節多1分,10個細節就多10分」

五年,是時間上的概念,而在病人治療路途的空間概念上,卻整整濃縮了兩百公里的距離。

日期:2023-08-04

ETF

打敗0056、00878!一張表看18檔高股息ETF總報酬排行:績效黑馬竟是這1檔「ETF存股致富2大關鍵」

七月份的台股大事不少,有人說是美股Fed準備升息,也有人說是財報自結數公告,不過我猜想大多數的定存族投資朋友,最關心的應該是7/18的ETF除息大秀。

日期:2023-07-19

健康

朱芯儀切除乳房,宣布「癌細胞清乾淨」命救回來了!台大名醫揭「贏得十倍存活率的乳癌真相」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每年新增約1.5萬名病人,平均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被確診乳癌。包含歌手朱俐靜、前民視主播張瑞玲、星座專家薇薇安,都因乳癌而離世。儘管乳癌致命,但仍有機會爭取更高的治癒機率,若透過正規治療,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85%,其中0~1期個案高達95%以上,第2~4期也分別可達89%、70%與21%。國健署提醒,45至69歲以及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許多病例還不到40歲就得到乳癌,如以《犀利人妻》奪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的37歲女星朱芯儀,也在去年3月宣布罹患乳癌2至3期,歷經一整年的化療、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宣告戰勝病魔。朱芯儀說,她在2021年11月發現兩邊胸部大小不一,洗澡時自我檢查又摸到「一顆東西」,因此趕緊安排檢查,確認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已經擴散淋巴。她勇敢抗癌,除了完成化療,也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朱芯儀曾在臉書上寫下長文,提到自己開刀後煎熬一整個月沒有辦法睡好覺,不能翻身、不能側躺,「但經歷了多麼艱辛的一役,我的命救回來了!」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醫師提醒,乳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但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5年,就可結束療程。(原文刊載於2022/3/9,更新時間為2023/6/29)

日期:2023-06-29

ETF

元大台灣50反1(00632R)股價創新低,套牢怎麼辦?台股職人真心勸:在「這時間」前解套就要快跑

台北股市近期牛氣沖天,我在社大的學員人數也居高不墜。原本預期大家應該都賺得缽滿盆滿,但根據我這一個禮拜的調查,我發現大部份同學都是賺錢的,但大賺的同學比例並沒有很高,有幾位的這學期才來上課的新同學不僅沒有賺到,還反而倒賠。

日期:2023-06-19

台股

除權息旺季到!南亞科、泰山...一表看20檔高券資比股:這2檔6月「融券強制回補」搶賺軋空財

台北股市最近一週以來,可以說是勢如破竹,憑藉著Nvidia的AI題材,由台積電(2330)等相關概念股帶動,加權指數一路扶搖直上,直指17000點大關。然而,在這一路過關斬將的背後,其實還有另一股力量。

日期:2023-06-05

ETF

0056、00878...想「月月領股息」提早退休?7檔季配高股息ETF大PK!達人首選這3檔

元大投信旗下的高人氣ETF:元大高股息(0056)從今年下半年起要改為季配息了。不少定存族都因為這個消息雀躍不已,因為原本一年領一次息的ETF,現在可以一季領一次,也就是說一年領四次息,應該是要很開心吧!不過在這變革的背後,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

日期:2023-05-30

台股

中信金、兆豐金...自營商大買12檔金融股「賺除權息手法再升級」!還能上車嗎?達人首推這3檔

「丞相~起風了」。這是一句最近常常聽到的網路用語,比喻發生事情了,或是事情的發展改變了,起源於三國時代諸葛亮「借東風」的典故。因此,我今天也要來趕一下流行:「台北股市起風啦~」,只不過這次借東風的主角不是諸葛亮,而是自營商。

日期:2023-05-25

政治社會

香港夫妻度假14天看台灣交通亂象:我曾在東南亞跑遍各國,台九線這卻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駕駛經驗

台灣違建林立,既是經濟社會的,也是文化的。早年的違建林立,容或有「貧無立錐之地」的經濟社會背景,基本上仍是人民守法的問題。由於守法觀念薄弱,不論違建或交通違規,社會上普遍以投機取巧、鑽法律漏洞者為有辦法,守法或老實人吃虧;且一旦違規犯法行為遭舉發,還常以「別人都可以,為什麼只抓我?」自辯而不服氣。其間,雖有立法從嚴、執法從寬的問題,本質上仍是當事人欠缺守法的心態作祟:不問興蓋違建是否合法,眼中只見得自己的利益。尤有甚者,官方或因行政怠惰,或為關說文化的共犯結構,讓違建就地合法,更助長了投機取巧的心態,導致違建泛濫。

日期:2023-05-21

政治社會

「高喊武統台灣的人是傻子」…這些網文中共都沒刪!日經亞洲:大內宣炒過頭、被迫帶風向打自己臉

中國長年對台文攻武嚇,堅持不放棄對台進行危害台灣人民安危的暴力軍事行動,但由於北京當局近年來奉行戰狼外交,挑釁言論讓中國民眾相信武統台灣的戰爭終會爆發,使北京當局感到不安。外媒分析,為平息武統台灣言論,中國被迫出面帶風向兼自我打臉,強調解放軍將因武統台灣而陷入所謂「四線作戰」,坦言武統台灣不切實際且危險,主張武統台灣的人是傻子。

日期: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