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亂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亂買共有136項結果
台股

買4檔超夯熱門股!1整年薪水全賠光⋯少女股神淚喊:錢還我

疫情以來台股火熱,吸引不少新鮮股民搶進,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在股市如魚得水。一名曾在股市收益頗豐的女網友,近期痛訴獲利全部回吐,一度單日就賺進月薪,信心大增買進4檔美股熱門標的,如今卻賠上全年薪資,讓她心情跌落谷底,直呼「不玩了,錢還我」。

日期:2022-05-28

健康

網傳「疫苗有害論」,家長憂心該讓孩子接種嗎?醫點出關鍵:背後有沒有研究數據支撐

本土疫情爆發,今(5/5)日確診突破3萬例!對於近日開始施打5-11歲兒童新冠疫苗,讓不少家長擔心副作用,遲遲還未下決定。對此,小兒科醫師「蒼藍鴿」在影片說明,根據數據指出,成人施打疫苗可以有效防止中重症和死亡,且未接種疫苗的成人和打滿三劑者相比,風險高出6倍左右;至於網路謠傳的「疫苗無用論」,他則表示,背後到底有沒有研究數據支撐,反則只是流於「聽誰說的」造謠式的謠言!

日期:2022-05-05

聰明理財

「空頭2年我都不怕!」 翻滾股海18年沒賺錢還膽戰心驚…找到「這組合」月領10萬越跌越買

阿福(詹英哲)於2020年離開待了21年的IBM,退休去。那一年,他才48歲。會有這個決定,是他從2017年改變投資方式,以存股和指數型股票基金(ETF)為主,每月創造10萬元被動收入。2020年3月,他的投資組合成功躲過美股熔斷,他明瞭:「這個組合適合我,而且越跌越買,買了就不會賣。」 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美國聯準會升息,台股動盪。當市場一片恐慌時,他正準備分批買進ETF和台積電。阿福老神在在的說:「我預留了兩年生活準備金,也就是說,我可以接受兩年空頭,不會被迫賣股。同時,每月仍然可以有10萬元進帳。」

日期:2022-04-13

理財

曾被朋友奚落,根本沒有追求報酬率極大化!施昇輝用超過13年持有0050、0056印證:高點這樣做才實際

台股表現尚稱穩健,不過盤勢大多還是在多空拉鋸,高檔盤整之際,投資人不妨慢下腳步,自我充電。《今周刊》介紹近3個月內出版的3本投資新書,包含ETF、存股與投資騙局的故事,趁228連假,投資人也可以翻閱幾本好書,重新擬定投資策略。

日期:2022-02-23

生活消費

你衣櫃裡的家居服,已經比外出服還要多?年前斷捨離!40件該趁大掃除馬上丟的東西

因為採訪之故,我去過不少人的家。雖然工作在身,不免也張開眼睛,看看別人家裡格局如何、書架上有哪些書、裝潢是什麼風格。我吃驚地發現,中產階級的我們,幾乎居家格局類似、購置的家具類似、堆積的雜物也類似,我幾乎沒看過清爽整齊的家。

日期:2022-01-28

台股

萬點存股、買250元台積電被當笑話,小工程師45歲提前退休:2022是台積最後上車機會,一張圖找便宜價

編按:作者徐世鑫(棒喬飛)五專畢業後曾到機車行應徵學徒被拒絕,參加政府職訓課程後獲得無線基地台測試人員工作,而後轉職到台北市光華商場擔任電腦工程師,並陸續任職於上市公司台達電子、技嘉科技、仁寶電腦。初期採取股票價差操作一無所獲,2009年開始訂下計畫,與女友合力認真存股。2011年存到430萬元,年領30萬元股利。2018年買屋自住,隔年實現年領百萬股利目標。棒喬飛在2019年台股上萬點時質押活化資產借錢出來,台積電從250元開始買,被別人笑說「借錢玩股票?找死?還買在台積電最高點準備套牢!」結果他從台積電2019年250元開始往上買,放到現在持續放著沒有賣。2020年45歲時正式離開職場。存股到現在手邊光台積電大概就有45張。

日期:2022-01-24

理財

一家三口單薪7萬vs.雙薪月收入10萬,為何反而是後者存不到錢?今年快戒掉5個漏財金錢觀

我有兩個女性朋友,他們都有一個小孩,一個是單薪家庭,老公月薪7萬元,所有家用的錢都靠老公給,另一個是雙薪家庭,月收入10萬元。單薪的家庭每個月可以存3,000元,雙薪的朋友常跟我抱怨,每個月家裡的錢都不太夠用,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把花到哪裡去?

日期:2022-01-07

生活消費

兩夫妻月薪40萬,月開銷竟17萬... 她驚呼「這樣正常嗎?未來有小孩怎麼養?」

兩夫妻沒有小孩要賺多少錢、花費要控制多少才算是「合理」?一位女網友於《Dcard》發文表示,兩個月前跟男友結婚,共同一起生活後才發現,每個月總開銷竟然高達17萬元,而且還是沒有小孩的狀況,讓她很擔心,未來要怎麼養育小孩?

日期:2022-01-02

ETF

200萬買儲蓄險不如買ETF!10年股市老手:小資族問股票投資,我唯一建議「這一檔」

近日有年輕朋友說到他有一筆約200萬的資金,有朋友勸他投入投資型或儲蓄型保單,問我的意見。我直接跟他說:不建議購買這類保險公司推出的儲蓄險或投資保單。

日期:2021-12-14

保險

就是不買保險!她20年定存百萬多當醫療費...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家人罹癌100萬不夠燒

保險是轉嫁重大風險的工具,但也有人認為將「風險自留」也不是不行,因此選擇自己儲蓄、不買保險。一名網友在臉書上分享姐姐的理財方式,姐姐只存錢準備醫療費、不買保險,卻被多數網友留言表示擔憂,認為那些錢恐怕一遇到大病就會很快燒光光。

日期: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