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今周刊整理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今周刊整理共有37項結果
科技

豐田2030年推30款電動車》從不屑到不追不行 第3代掌門人為何決定「認錯」對決特斯拉?

近期全球車業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第一大廠豐田(TOYOTA)宣布大舉加碼電動車。究竟,是什麼壓力與力量,讓先前不時抨擊電動車的該公司社長豐田章男,願意在鎂光燈前認錯、更弦易轍?當這個全球最會賣平價車、製造妥善率最高的車廠全心投入電動車,又將會掀起什麼樣的漣漪?

日期:2022-01-05

政治社會

打擊空污、力推減塑保護海龜!「台灣守護者」李應元人生謝幕

11月11日,環保署前署長李應元罹癌病逝,享壽68歲。消息一出,引起政壇一片譁然,總統蔡英文也公開哀悼,「他終其一生的奮鬥,可謂民主的鬥士、台灣的守護者。」

日期:2021-11-19

生活消費

「漲聲」再起...不只麥當勞、鼎泰豐,SUBWAY也喊漲 盤點●家餐飲懶人包!內行分享省錢秘招

隨著原物料一波波漲價,讓不少餐飲業叫苦連天,在眾多成本負荷不了的情況下,餐廳業者也接二連三地公布價格調漲一事,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物價連環漲的趨勢恐怕尚未停歇。率先開第一槍的速食業者正是麥當勞,除了調整部分商品價格,為因應成本也停止銷售特定產品,在麥當勞公布後,SUBWAY立刻跟進,甚至還有鼎泰豐、吉野家、王品集團等餐廳也紛紛喊漲。

日期:2021-11-19

政治社會

限6小時登記!首批「混打疫苗」今早10點開搶、可選莫德納或BNT 6大QA一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7)日宣布,今(18)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開放打過第一劑AZ疫苗18歲以上混打意願登記,第二劑可混打BNT或莫德納(Moderna)等mRNA疫苗,因只有6小時,想混打民眾記得趕在時間內完成登記。

日期:2021-11-18

焦點新聞

郭董發文:7周搞定BNT!1千萬劑德國直送,12歲以上何時打?5個QA一次弄懂

上海復星昨天晚間公告,證實子公司復星實業分別與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以及裕利醫藥簽訂《銷售協議》,復星實業將向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委托的裕利醫藥銷售共計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採購BNT疫苗終於成真,這件事情反應出社會對疫苗的引頸期盼,台積電和鴻海不負國人眾望,終於取得疫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凌晨在臉書透露心聲,他說從5月23日向有關當局提出BNT疫苗捐贈方案,至今天剛好7周,這段時間他自知責任重大,阻礙重重,惟採購團隊始終抱持希望,對大家期待疫苗的焦慮,他與團隊都感同身受,很欣慰終於能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日期:2021-07-12

政治社會

去年10月東洋與BNT採購疫苗的談判,從3千萬劑變成200萬劑,破局關鍵是什麼?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10

政治社會

上海復星醫藥究竟有沒有BNT台灣代理權?一張表整理:上海復星合約真相

警察兼知名球評石明謹昨(1)日在臉書PO出截圖,並指上海復星醫藥與德國BNT公司的疫苗銷售合約並未包含台灣,立刻引發關注,畢竟,此前東洋與上海復星洽談疫苗採購、衛福部表示BNT疫苗來源之一是上海復星,若石明謹說法屬實,兩個單位顯然都成了冤大頭。但《今周刊》調閱上海復星公開文件發現,去年3月上海復星集團與BNT簽訂的「許可協議」中,上海復星取得BNT疫苗獨家銷售許可的範圍,確實包含台灣。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火線爭議解析〉採購背後規則,誰說了算

地方政府、民間團體想方設法找疫苗,中央指揮中心卻被質疑「冷處理」?國產疫苗公司高端股價狂奔猛竄,人為炒作的成分該如何分析?去年十月東洋製藥與BNT的疫苗採購談判,究竟為何破局?人心惶惶的時刻,揣測、耳語四起,但這些火線上的爭議,可以用更理性的討論找到問題核心。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沒走斑馬線」被撞求償1999萬 洗碗機也列清單… 法官怒噴「賠償不是中樂透!」判賠1萬6

自己未依規定穿越馬路被車撞,僅皮肉傷要求償千萬!台北市一名黃姓男子行經路口時,不慎遭到一輛小客車撞上,全身肢體多處擦挫傷,事後黃男獅子大開口,要求駕駛賠償「1999萬」;其中,光是醫療費用就高達近1300萬,精神撫慰金要400萬……甚至將家電用品、通膨、民生物資也列入求償清單,荒謬的請求遭到法官駁回,最終判駕駛僅須賠償1萬6000元。

日期:2021-04-19

政治社會

「康友、淘帝恐怕不是最後一家!」 散戶怎避開KY股地雷? 這「財報數據」是重大線索

這2年接連發生弊案的康友、淘帝,共通點是簽證會計師都是同樣2位。《今周刊》整理2位會計師共同簽證的7家企業,分析這7家企業有沒有相同風險?

日期: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