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低階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低階共有672項結果
科技

晟德集團攜手子公司,打造台灣生技波克夏!聚焦CDMO、AI、高階醫材,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晟德集團(4123)近年來積極布局生技產業投資,2022年起陸續整併旗下投資公司,華麗轉型為台灣最專業生技投控,不同於一般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晟德以策略投資為主,以核心發展事業為主軸,縱向布局產業上中下游,並同時橫向擴張事業版圖。投資標的選擇上以高技術、高門檻、高知識壁壘為原則,在追求創新的同時,晟德也極為注重轉投資公司之自有現金流,不盲目追求本夢比,以紮實基礎,築夢踏實。晟德集團總裁林榮錦表示,無論是資金或資源,台灣生技產業都無法與國際級大藥廠拚比,但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才與技術,極有潛力在利基市場創造世界前三的獨角獸企業,晟德也以此為目標,積極推動2025年獨角獸計畫,將核心事業推向世界舞台。

日期:2023-07-19

科技

敢在筆電巔峰時攻AI冷灶23年,窮僑生變新首富  林百里攀峰之路

(今周刊1387)今年以來,全球AI概念大爆發,廣達股價因而創下23年來最高,林百里也因此躍居為台灣新首富。秉持著「烏龜哲學」的林百里,23年來是如何堅持自己對雲端與AI的願景,領導廣達前進?

日期:2023-07-19

台股

大立光奪回股王、股價寫3月來新高!蘋果新機「潛望式鏡頭」能救?法說會老董一席話藏端倪

曾創下1年賺進21個股本的光學鏡頭龍頭廠大立光(3008),受到訂單減少、美國蘋果升級減緩等因素,近期股價疲弱,也讓具AI題材的晶片廠信驊(5274)股價後來居上,7/12兩者終場收在2360元,罕見並列「台股雙股王」。大立光週四(7/13)股價開盤衝高,以2395元開出,盤中最高一度拉升至2445元,創下3月以來新高,最後收在2405元,成功在法說會前夕,重返股王寶座。法說會上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指出,目前拉貨動能來看,7月比6月好,8月會再比7月好些,但近年高規鏡頭的旗艦機銷售相對疲弱,整體營收要回到過往水準並不容易,「目前普遍悲觀」。

日期:2023-07-13

國際總經

從地緣政治看投資

美中角力如火如荼,美日荷陣營聯手,從半導體設備、材料到AI晶片全面封殺;而中國則以封鎖鎵、鍺反制。這牽動全球產業鏈變化,也凸顯地緣政治將成投資關鍵決策焦點。

日期:2023-07-12

大盤解析

2023/7/12 麥克連盤前訊息整理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7-12

大盤解析

2023/7/05 麥克連盤前訊息整理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7-05

職場

大學新鮮人只領基本工資...外送員衝量月收最高18萬「能做一輩子?」,他嘆:職場沒有累積性

迎來畢業季,又到新鮮人初入職場的階段,據勞動部統計最新「初任人員薪資統計」,2022年初任人員89.6%是大學以上程度,月薪平均僅3萬4千元,更有24%只領基本工資2萬5250元。持續三年多的疫情帶動外送平台興起,也讓門檻相對低、工作時間自由又彈性的外送員工作成為年輕人的選項之一;不過隨著疫情解封,加上抽成、福利制度,「沒有未來性」,以及時常發生車禍糾紛,越來越多外送員選擇回歸上班族。

日期:2023-06-28

精選個股與解析教學

【麥克連】20230625精選個股:今年獲利受惠新品上市而大幅增長,且是目前評價低於PER 15x的Nvidia/AM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6-25

大盤解析

2023/6/19 麥克連盤前訊息整理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6-19

科技

繼泰州廠虧損停工,緯創證實昆山廠逐步關閉!蘋果喊「加碼製造」,為何仍被說要退出印度市場?

緯創(3231)近期搭上AI概念股熱潮推升股價,然而繼泰州廠今年4月宣布不堪虧損關閉後,傳出昆山廠也將逐步關閉。對此,緯創發布重訊證實此消息,強調「因應總體經貿局勢改變及配合客戶策略性布局,逐步調整全球產能規畫」。緯創過去積極布局印度市場,2008年設立旗下第一座印度工廠,隨後在2018年、2021年分別成立第二、第三座,卻有印度媒體報導,緯創認為環境不適合正常經營,決定解散當地業務,但此說法未獲緯創證實;不過緯創賣廠給塔塔集團儼然已非市場傳聞,有產業人士分析,其背後有2大關鍵因素。

日期: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