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使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使館共有319項結果
國際總經

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案」 中國嗆:台灣問題屬內政不容干涉!美關鍵人物一篇投書揭挺台原因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於當地時間9月14日,以17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接下來,該案將送參議院院會審理,且須獲得聯邦眾議院通過,才能送交白宮,由總統拜登簽署。

日期:2022-09-15

政治社會

8天3度會面已經免介紹…教宗和陳建仁握手寒暄:「我認識他!台灣前副總統!」

前副總統陳建仁出訪教廷,在9/3抵達展開為期8天的外交之旅,在出訪期間3次與教宗方濟各面對面握手寒暄,次數多到當教廷官員要在教宗耳邊介紹時,教宗笑著說:「我知道他是誰,是台灣前任副總統」。

日期:2022-09-11

政治社會

紐澳肉品傳禁入中國,兩國否認「通關一切正常」!澳總理:任何經濟制裁都毫無道理

陸媒傳出,中國以紐澳肉品含有口蹄病為由,將限制紐澳肉品進口,紐澳官方皆否認有此禁令,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週二(8/16)表示,澳洲沒有爆發口蹄疫,中國沒正當理由祭禁令。而紐西蘭初級產業部市場准入總監安斯沃思(Steve Ainsworth)亦發聲明,已向中方查詢,紐西蘭的產品持續在邊境通關。

日期:2022-08-17

國際總經

中國連日軍演…裴洛西:習近平活像「嚇壞的惡霸」!我們絕不成為「孤立台灣」的幫兇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持續對台灣進行恫嚇軍演,她9日接受美媒國家廣播公司(NBC)、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節目訪問時直指上週亞洲行訪問台灣「絕對」值得,重申美國不能容許中國孤立台灣,國會議員不會受中國反應所恐嚇。她還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行為表現就像「嚇壞的惡霸」(like a scared bully)。

日期:2022-08-10

政治社會

「從來沒有一個人說聲感謝」,不再救援赴柬埔寨台人,全球反詐騙協助組織:有成員因此被通緝

近來頻傳國人遭詐騙集團以「高薪」為由,被騙到柬埔寨等國家後遭囚禁的情況,網路甚至傳出有被害者受騙上當,可能會有器官被摘賣的生命危險。不過,民間非營利組織「全球反詐騙協助組織」(Global Anti Scam Org,GASO) 8/6無預警在臉書宣布,「本機構拒絕受理8月3日起前往柬埔寨的台灣跟馬來西亞人,立即生效」。

日期:2022-08-08

政治社會

她被同鄉揪去柬埔寨當「總裁助理」,卻被栽贓吞公款被軟禁…呂秋遠出手救援「幫討救兵」

近來頻傳國人遭詐騙集團以「高薪」為由,被騙到柬埔寨等國家後遭囚禁的情況。律師呂秋遠在臉書發文,2019年收到一個台灣女孩的求救訊息,她被同鄉騙去柬埔寨工作,到當地卻被關起來,透過台灣駐越南大使館才得以脫困,「過程,輕描淡寫,但驚心動魄」。

日期:2022-08-02

國際總經

1800億存款被銀行消失!中國「韭菜儲戶」湧美使館微博求助 想抗議?只有被打、被確診的份

中國河南村鎮銀行高層與股東勾結,近40萬儲戶存款被歸零,讓數千民眾上街爆發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希望歸還被凍結的存款;不料,中國當局為了維穩,利用防疫工具「健康碼」,竄改健康民眾的資料為確診病患,讓受害儲戶被隔離無法上街。此事也讓民怨衝天、爆發激烈警民流血衝突,在求助無門的情形下,大批民眾轉而湧入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微博留言請求幫忙。而河南銀保監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當局7/11日晚間公告,週五(7/15)將展開首批墊付,存款在5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3萬元)以下的儲戶可先拿到還款。

日期:2022-07-12

國際總經

中澳日美拉攏狂喊「福發哩」 南太平洋島國52年來最尊榮 獨裁頭子變外交寵兒 斐濟總理一夕暴紅

一度淪為大國拒絕往來戶,如今成為大國領袖爭搶的外交網紅,姆拜尼馬拉馬將成為拜登、岸田、習近平的座上賓,瞬間暴紅的滋味,真是甜蜜。

日期:2022-06-01

國際總經

有影/英首相強生突現基輔街頭證實軍援 當烏克蘭民眾無助向他走來,強生這段話撫慰人心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9日意外造訪烏克蘭,會晤總統澤倫斯基,這趟先前未公開的行程曝光後,讓外界吃驚,而他也證實會提供價值37億元的高級軍事裝備給烏克蘭,澤倫斯基則向西方國家呼籲,應該追隨英國腳步,提供烏克蘭軍事援助,並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

日期:2022-04-10

國際總經

美媒揭烏克蘭國際戰士混亂內幕:由「雜牌軍」組成的軍團「最後可能都變炮灰」

烏克蘭組建國際軍團對抗俄羅斯,不過是否所有外國志願軍都像南韓網紅李根大尉那樣身經百戰?有志願者透露,多數人完全沒有軍事訓練經驗,他們到了當地才發現遲遲等不到武器,呼籲要來參戰的外國熱血人士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有可能最後只是變成炮灰,美聯社形容,這支國際軍團實際上就是一支「雜牌軍」。

日期: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