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信任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信任感共有330項結果
金融

銀行篇 揪輪調制度、對帳單漏洞 直面理專弊案痛點 內部防弊機制大改造 挽回客戶的信任感

財富管理最重要的價值,是與客戶建立深厚的信任與安全感,近年不法理專事件卻頻傳,如何防止弊案發生,已然成為銀行界的當務之急。

日期:2021-09-08

品味收藏

思源空間設計-呂宗祐「深度了解需求,打造人性宅」

現年35歲的呂宗祐,大學念土木、研究所專攻營建管理,卻轉了個小彎,愛上室內設計,從大學遊學紐約及在台觀展的經歷吸收藝術涵養,從歐美汲取設計靈感。

日期:2021-08-09

全台防疫報導

國產疫苗是沒得選的選擇? 專家:台灣這「四種人」會要施打高端

「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重新開放意願登記後,新增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也就是國產「高端疫苗」供20歲以上民眾選擇外,也可調整有意願接種的疫苗種類,截至8/2為止,有意願接種、勾選到高端疫苗的,約96萬人。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坦言,台灣會有4種人會需要打國產疫苗,包括體質因素、有科學背景的人、對本土科技的支持者、年紀較輕的人,高端疫苗產量如果足夠施打的話,對這些人來說會是福音。

日期:2021-07-28

全台防疫報導

「打莫德納會基因突變,成萬磁王?」 謠言在line群組流竄… 不讓假訊息分裂社會 你可以這樣做

日前馬來西亞驚傳有民眾施打莫德納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手臂能吸附鐵製湯匙、刀叉現象,網友戲稱「萬磁王」,近期不少網友實測瘋傳,真的能吸附鐵製餐具,引發熱議。網路甚至謠傳,某些新冠疫苗內含有微芯片才導致磁力,或傳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將導致基因突變。這些經證實都是無根據的陰謀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頻闢謠,卻有許多民眾對疫苗接種產生恐懼。各式謠言,不少民眾都曾在line群組裡接收、並轉發,訊息真偽真的重要嗎?為何疫情間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頻以臉書闢謠,疫情指揮中心更以專門時段闢謠。本文帶讀者一揭「資訊戰」背後的政治動機。

日期:2021-07-15

健康

跟著Yahoo母公司這樣做》辦瑜珈、親子線上講座為員工紓壓 在家工作職場信任感再增溫

中午午休時間一到,許多Verizon Media(威訊媒體)在家上班的員工紛紛上線,他們要參加的不是正式會議,而是線上舉辦的瑜珈、烹飪、咖啡、房地產投資、親子講座…等課程。

日期:2021-07-09

科技

疫情升溫 數位金融深入全球日常 台灣金融業跟上了嗎?微軟教戰守則助金融業加速布局

小維是一名職業婦女,因為疫情而居家辦公。今天早餐後發現冰箱空了,打開手機採購蔬果魚肉,透過虛擬錢包完成交易,還得到回饋點數。與同事視訊開會的空檔,她查看基金表現,AI 機器人也即時提供投資組合建議。晚上,小維打開筆電,為家人規劃防疫保單後直接下單,零接觸投保更安心,她放心地上床睡覺。

日期:2021-06-10

國際總經

紡織業蛻變下的台灣機會 ——儒鴻、集盛攜手現風華

環保友善的品牌形象,需要供應商一同參與,「信任」成為供應鏈重組的原因之一,隨著去中國化效應,台廠的海外布局,也在此刻起了關鍵作用。

日期:2021-04-21

科技

捷揚航電》從不懂衛星為何物 到通透航太工業電腦 門外漢老總 打進南美商用衛星奮鬥記

飛向太空一直是人類的夢想,隨著國外不少商用衛星公司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摩根士丹利預估,今年太空產業創造的營收約3950億美元(約11.3兆元新台幣)。台灣也有太空中心、各地大學躍躍一試。 另外,在科技、半導體領域見長的台灣新創,也紛紛以不輸國外的技術搶占市場,有望在其中分一杯羹。

日期:2021-04-07

生活消費

你對情人朋友信任程度有多少?這追蹤APP手機電量都能查 代價是拿隱私交換,你願意嗎?

「你在幹嘛?在哪裡?做什麼?」不少情侶都會希望能夠掌握另一半的動向,而一款叫做「Zenly」的APP,不僅能掌握對方行蹤,連手機有沒有電都可以知道,但代價是自己也會被對方監視著,你能接受嗎?根據日本調查發現,竟有超過25%的日本年輕人,願意安裝類似這種APP彼此互相掌控,甚至朋友之間監視也變得稀鬆平常。

日期:2021-02-20

職場

職場篇》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 學會放下自我 進階領導「人才少林寺」

上任不到半年就遇上新冠病毒疫情,當Google台灣規模愈來愈大,從單一管理進入到多主管制,出任總座的林雅芳,與對手共舞的節奏是如何循序漸進而行的?

日期: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