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候選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候選人共有1981項結果
國際總經

北京從未統治過卻稱有主權!全世界都在看台灣大選,華爾街日報:衝擊地緣政治,「這族群」是最大變數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在近幾年內發生的重大變化,2024年的台灣大選受到全球前所未有的關注。外媒分析稱,這場選舉結果雖然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但這場近2千萬選民投票的選出來的領導人將面臨來自內部與國際上的嚴峻挑戰。

日期:2024-01-13

政治社會

總統大選決戰日前一晚難眠?賴、柯、侯心情曝光 陳佩琪爆料「有人打呼」、侯友宜大秀「幸運符號」

2024總統大選今天登場,一早各地投票所滿是人潮,總統蔡英文以及各政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柯文哲以及侯友宜也都前往投下自己神聖一票。總統蔡英文呼籲民眾踴躍投票,同時也提醒記得攜帶身分證及印章。賴清德、柯文哲面對記者詢問,不約而同表示都睡得很好,柯文哲妻子陳佩琪還加碼爆料柯睡到打呼,而侯友宜則是大方秀出自己的「幸運符號」。

日期:2024-01-13

政治社會

2024立委選舉/羅智強拿下大安區:接下來就是責任!苗博雅認輸「已在鐵板一塊的這裡寫最佳成績」

2024立委選舉台北市第六選區(大安),國民黨派出羅智強碰上社民黨苗博雅,民進黨採「民主大聯盟」模式,選擇禮讓苗博雅,可惜未能成功鬆動藍營票倉,最終仍由羅智強出線。羅智強發佈勝選感言表示,這次選戰其實是台灣民主的關鍵之戰,承負的不是個人勝負,而是未來民主的重責大任,進入立法院後「接下來就是責任」。

日期:2024-01-13

政治社會

投票Q&A/有幾張票要投?沒帶身分證可以嗎?做1事恐罰50萬、吃牢飯…選舉日哪些事不能做一次看

2024總統大選即將在週六(1/13)登場!為避免往年曾出現過的突發情況,關於會領到幾張選票、需不需要帶身分證、沒帶投票通知單怎麼辦等諸多問題,在決戰日前1天一次幫大家解答,《今周刊》的讀者們千萬別錯過囉。

日期:2024-01-12

政治社會

百萬人見證台灣民主!柯文哲:離勝利剩最後一哩路、賴清德「我以身為礦工之子為榮」,侯友宜:現在是我和賴的對決

選前之夜三黨候選人全把握最後衝刺機會,能拉一票是一票!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在週五(1/12)晚間9點抵達凱達格蘭大道現場,造勢晚會湧入30萬人力挺,現場喊出線上線下合計超過45萬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則是南北連跑兩場,先在台南舉辦造勢大會,晚間9點多再回防新北市板橋催票,現場人數大約20萬人,線上同步收看直播的人數也突破25萬人,場外更有不少民眾擠不進去、在外圍熱情歡呼。至於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則是在新北市板橋第一運動場前廣場舉辦,晚間8點不到已經無法再進場,主持人喊出現場湧入25萬支持者,侯友宜與副手趙少康、黨主席朱立倫,於晚間9點出頭,花了15分鐘才走上舞台。

日期:2024-01-12

政治社會

「如果你會緊張,明天一定要出門投票」 蔡英文挺賴清德,逾20萬支持者到場:讓台灣為世界寫下民主第1勝

民進黨週五(1/12)晚間在新北市板橋第二運動場,舉行「台灣美德站出來,迎向勝利選前之夜」晚會,現場湧入20萬名支持者相挺,官方線上流量至少超過15萬。蔡英文在眾人歡呼聲中登台發表談話。她說,明天,就要投票了。明天,全世界的關鍵字,一定是「台灣」。以下為談話全文。

日期:2024-01-12

國際總經

去年被竊2000件文物、館長辭職…大英博物館開出855萬年薪找人「還有25天休假津貼」!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公共博物館,近日張貼出招募館長的公告,令人訝異的是,基本薪資一年高達21.5萬英鎊,相當於855萬台幣,而且擁有25天的休假津貼!

日期:2024-01-12

健康

選前選後都要注意!一看新聞就焦慮?小心選舉症候群上身…極端情緒「嚴重恐致死」,7招遠離壓力

2024年總統大選暨立委選舉如火如荼進行,相關訊息佔據國人一大部分的生活,但選舉結果必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此時除了候選人之外,民眾也容易出現生理和心理的狀況,如焦慮、易怒、憂鬱等。亞東醫院精神科林竺君醫師提醒民眾,務必注意自己是否出現「選舉症候群」。

日期:2024-01-12

政治社會

台灣是亞洲最自由社會「本身就是威脅」!美智庫:統一從來不受選民歡迎,北京想要的結果難實現

台灣總統大選備受國際關注,中國涉台官員在選前警告,這次大選將是「戰爭」與「和平」、「繁榮」與「衰退」的選擇。不過美國學者認為,中國無法容忍的其實是台灣的民主制度,但3位總統候選人皆不太可能偏離現行的外交政策。

日期:2024-01-12

政治社會

中國把台灣當試驗場...《紐時》專欄作家評台灣總統大選:美國應向台取經「如何頂住中國介選」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