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假裝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假裝共有390項結果
情感關係

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 練習「這樣」說出真實情緒,你將拿回自己力量

時常在語言上,把「感受」跟「屬於自己的情緒」混為一談。不僅僅暗示著這些情緒跟對方有關,同時暗示是對方造成我的情緒,應該要為此負責。常常使用這樣的語言時,不難想見一方面更遠離自己真實的情緒,也遠離了自己真實的力量。

日期:2021-08-30

職場

最誠實的說謊者 揭魔術騙局救贖世人

一九七六年四月三十日,魔術師詹姆斯.蘭迪與朋友一同成立「懷疑調查委員會」(CSI),他一生致力於揭穿自稱有「超能力」的神棍、靈媒與超心理學家,告訴眾人最真實的「另一面」。

日期:2021-08-18

政治社會

老家變豪宅

文化是這樣,用心保存,就有價值;如果長期輕視、忽視,會自卑到連提都不願提起。

日期:2021-07-28

職場

強弩之末,何患之有?!

既是強弩,肯定射程驚人,若是加上百發百中的準度,很難不讓人害怕;射程所及、箭即所擊。遇到既強又準的強弩,索性別跑了,終歸死路一條。但,若為強弩之末呢?

日期:2021-07-22

台股

陽明滿手現金為何要挑此時增資?投資達人曝「航運股」不敗投資法:別從水手變水鬼

編按:投資達人A大_kewei在年輕時就踏進股市,花了七、八年的時間在股市輸錢,輸到心灰意冷,一度想退出股市,後來在股市中真正能賺到一些錢,一些概念,一些技巧。以下是A大整理最近回答網友一些航運股的常見問題,原文發表於7月14日。

日期:2021-07-15

理財

「外婆每咳一次血,我心裡就流一次淚...」付不出天價醫藥費,外婆肺癌去世我才領悟:錢就是命

錢重要嗎?我想等你真正擁有了它,才有資格說它不重要。

日期:2021-06-30

政治社會

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

職場

無聲勝有聲 默劇泰斗洗滌心靈傷痛

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二日,默劇最偉大角色「畢普先生」在這天誕生,創造他的人是馬歇.馬叟。他是經歷二戰的猶太人,沒被浩劫打倒,不被仇恨困住,而是用歡笑與教育與之抗衡!

日期:2021-05-05

政治社會

良心何在? 明明是防疫旅館… 諾富特遭爆「裝沒事」接待70人團客 「若確診將連署提告」

華航諾富特風波愈演愈烈,不僅多名機組員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連飯店員工、外包商也陸續有人染疫,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所言,台灣已在社區感染邊緣,圍堵諾富特疫情是現階段防守關鍵!不料,風波未過,諾富特即遭爆出隱匿70人團客入住紀錄,甚至未主動告知當事人,飯店本身為防疫旅館;直到群聚事件上新聞後才曝光,讓當事人忍不住痛批諾富特良心何在,甚至怒嗆若有無辜的旅客染疫,一定會連署提告。

日期:2021-05-05

個人成長

心理學權威呼籲:別強逼孩子遠離3C

電玩遊戲是近幾十年間興起的遊戲形式,有些人會抱怨孩子因接觸3C而減少戶外玩耍的機會,認為電視和電玩太有吸引力,把小孩牢牢綁在螢幕前,不想從事其他活動。我瞭解這種擔心,也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在某些人身上,但這並不貼近我自己的觀察,或研究人員從系統性調查所獲得的結果。

日期: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