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債務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債務人共有128項結果
傳產

「帳款催收電話提醒」外包服務助攻,歐文氏攜手跨境銀行克服疫情逆風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進入第三個年度,影響各行各業運作,就連大型跨境銀行也受到衝擊,導致電話客服團隊運作失靈。歐文氏(iQor Commercial Services) 及時提供「帳款催收電話提醒」外包服務助攻,降低員工確診造成的衝擊,更協助團隊增加效率與生產力,充分發揮人力,創造卓越業績!

日期:2022-10-14

國際總經

美元升值壓力未減?

美元持續強勢走高,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也給必須償還以美元計價債務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帶來壓力,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

日期:2022-10-12

政治社會

這透天400萬,標明「晴天娃娃屋」能買?如何避免買到凶宅、「洗屋師」是什麼?一次搞懂眉角

這種房子你敢住嗎?近日網路一張照片引起討論,有民眾看到電線桿上張貼賣透天的廣告,上面寫著「晴天娃娃屋」,還強調「已處理乾淨」,讓人看得一頭霧水,紛紛好奇什麼是晴天娃娃屋,而貼文下方有人解答原來這是對「凶宅」的一種委婉說法。

日期:2022-10-11

金融

父債子還?台新銀不當催收開罰1000萬…竟對無關第3人寄發催告函上萬件!

金管會今宣布,對台新銀行金檢後發現,台新銀行利用信用卡申請書所填的持卡人及保證人以外的第3人做催收,還接獲民眾檢舉台新未查證就向第3人不當催收,與債務無關的第3人約10幾位,但對無關第3人寄催告函達上萬件,金管會今重罰1000萬元。

日期:2022-09-08

職場

停電導致工廠停工、門市無法營業,雇主可以不給員工薪資?勞動律師怎麼說

天氣炎熱,用電屢創高峰,此時大家最怕的就是遇到「停電」,而近期以來停電事故不斷,台電調查是小鳥、松鼠等小動物惹禍,台電也統計,近兩周來大型停點事故共6件,包含設備故障和外力觸碰等,都是停電主因。如果因為停電導致工廠停工、門市無法營業,老闆要承擔營業損失,此時還須給付員工薪資嗎?

日期:2022-08-29

房地產

一次不幫弟弟還卡債,竟導致祖產被賣、兄弟鬩牆!一個法拍屋啟示:遇上軟爛親人,再怎麼幫都是為難

「我半年多前買的法拍屋,現在還可以聲請點交嗎?」住在臺中的陳大哥,早在一週前就預約好時間,想來公司諮詢法拍屋後續點交的問題。

日期:2022-08-10

政治社會

台灣《蘋果新聞網》出售羅生門 經濟部正式發函!限期7天內「說清楚」

香港壹傳媒6/14傍晚在香港交易所的訊息平台公告,近日媒體報導的台灣《蘋果新聞網》以3億台幣出售給新投資人的說法,內容「不準確」,壹傳媒也未授權做媒體報導指稱的交易案,意味《蘋果新聞網》易主仍有變數。經濟部今(6/15)日正式發函,限期7日內要求《蘋果新聞網》對交易案說清楚。

日期:2022-06-15

稅制

銀行戶頭沒超過2500萬,5月報稅根本不用管利息收入?會計師:房貸族申報最怕忽略「這地方」

存錢儲蓄,將存款存放於郵局或銀行,是許多人從小被教育的理財方式。透過存款於郵局或銀行來賺取利息所得,是最安全也是最有保障的投資方式 。

日期:2022-05-19

理財

逾期未繳超速1萬8的罰款,他250萬的房竟被拿去法拍!一個案例看:行政執行vs.強制執行差異

甲因開車超速,被監理機關 A 開罰四張罰單,金額共計 1 萬 8,000元,甲逾期未繳納,A 將甲移送 B 行政執行處強制執行。甲的名下只有一棟房屋,市價值 250 萬元,並無其他財產。B 多次催請甲繳納罰款,甲均置之不理。B 即將甲的房屋查封拍賣,由 C 得標,標價為135 萬元,並辦理移轉登記。甲被命令限期搬離,甲主張並未收到任何通知,就被限期搬離,且他只欠 1 萬 8,000 元,拍賣房屋不合比例原則,B 主張所有的查封、拍賣通知都由同居的甲母親乙簽收,然乙並不識字,甲也很少回家,故都不知情,雙方何者有理?

日期:2022-03-24

聰明理財

當年「喬治瑪莉現金卡」害了多少人?一個卡奴如何把500萬債務變成只還23萬

編按:2021年台灣民眾刷卡額超過3兆元創歷史次高,不用帶現金、甚至可以分期付款和預借現金,不過,使用不當也可能淪為卡奴,甚至信用破產。最近臉書社團有網友貼出1999年萬泰銀行發行的「George&Mary喬治瑪莉現金卡」,喚醒不少人2005年「卡債風暴」的慘痛回憶當年現金卡超夯,很多人一開始借了20多萬,最後滾成100多萬,以卡養卡悲慘度日,估計超過80萬人淪為卡奴。「喬治瑪麗現金卡」1999年問世,是台灣第一張現金卡,英文名稱為「George & Mary」,以臺語的諧音「借錢免利」命名。問世2年之後,讓萬泰銀行的獲利攀上高空,同時創下罕見的股價大漲8倍奇蹟。因為借貸相對容易,大學生、阿兵哥都能輕鬆申請,加上銀行搶著發卡拚業績,廣告主打買房、買車的頭期款輕鬆到手,吸引很多人借款,最後卻還不出錢,選擇走上絕路,成為當時台灣嚴重的社會問題,過來人表示真的是「塑膠鴉片」!王至德律師分享他處理債務清理(卡債)案件的真實故事....(原文刊載於20190712,更新時間為2022/3/11)

日期: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