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其他公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其他公司共有471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國太陽能板「洗產地」避稅,美商務部敲定將加徵關稅!最明年6月起生效

路透周五 (18 日) 報導,美國商務部公布,五家中國太陽能公司透過將業務轉移到東南亞國家,以逃避美國關稅,應對其徵收進口關稅。

日期:2023-08-20

科技

三星為何超車不了台積電?韓國記者直言2問題:很難追上台灣...看台灣半導體,「生態圈太強大」

台積電與三星在先進製程領域競爭激烈,最近三星又放話5年內要超車台積電,但真能達陣嗎?專家分析,從良率和訂單量來看,雙方還有一大段距離,而韓國記者也不護短,直言台積電之所以那麼強,關鍵在於周邊有許多IC設計公司及半導體製造商,建構起完善的半導體生態圈,韓國只有三星、海力士等大企業,無法打造產業鏈,很難追上台灣半導體。

日期:2023-08-20

科技

揭密張忠謀夫婦、郭台銘、蘋果高層神祕晚餐:讓孫又文想「用頭撞牆」的豪賭,成就台積電晶圓霸業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8-08

職場

商研院「ESG永續策略管理師」10月開訓報名中:與業者一同響應國際永續

為落實全球淨零轉型趨勢,協助輔導中小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Commerc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商研院(CDRI)」)率先宣布推出「服務業ESG一條龍服務」,獲得市場肯定。繼7月份開課後,2023/10/13 ~ 10/15以及2023/10/20~22將再開出ESG永續策略管理師 法國AFNOR國際證照領袖班。

日期:2023-08-06

國際總經

張忠謀:中國想奪半導體霸主機會不大、台海兩棲戰可能性低…紐時3小時專訪還談了什麼?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科技冷戰暗潮洶湧,紐約時報四日刊登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三個多小時的專訪。他表明,雖然美中科技競爭愈演愈烈,但「我們控制住所有的瓶頸,如果我們要掐住他們(中國大陸),他們其實無能為力」。紐時同日另刊登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的訪談,他強調,台積電在走向全球的同時,仍須根留台灣。

日期:2023-08-06

傳產

營業祕密外洩傷營運?技轉中資疑雲始末?曾找翁啟惠當董座?三顧激戰生醫界美魔女 ,關鍵疑點解析

三顧的營業祕密究竟有沒有外流至超基因生技,雙方陣營各說各話,陰謀論不斷,陳宗基與楊智惠大鬥法所延伸出眾多的案外案,更讓暗潮洶湧浮上檯面。

日期:2023-08-02

科技

台股前7個月漲幅21.3%,生技股只漲3.6%!蹲等落後補漲行情,一表看13檔生技股營運概況

生技族群上半年冷颼颼,不過,若是台股漲多回檔,生技股就有機會成為資金避風港。CDMO與新藥開發為台灣生醫產業兩大主軸,下半年哪些公司值得布局?

日期:2023-08-02

職場

不當夥計當老闆系列報導》讀資工系捨300萬年薪,29歲的他不領薪只想作資安…苦撐4年環球晶、英業達現在都他客戶!

畢業對很多人來說意味著失業,魏國瑞很幸運抓到了時代的趨勢,在逢甲大學資工所深造時,鑽研資訊安全。隨著詐騙及資安成為顯學,2016年博士班畢業,就和同學一起創業,成立「三甲科技」。7年6班的他,初踏入職場,常因太過年輕被企業質疑。慢慢的,以實力證明能力。他自豪現在三甲科技在中部已經做出知名度,「我們公司沒有專屬業務,都是客戶相互引薦而來。」三甲的客戶不乏台灣知名企業,包括環球晶、英業達、台企銀、樂天信用卡、綠界科技、歐付寶、欣銓科技、佐登妮絲、台中精機、寶成國際集團等。他還是資策會FIND及多個工協會資安顧問。

日期:2023-08-01

科技

台積電不再是「一個人的武林」...另一個護國群山隱然成形 老謝:它們股價、市值都正在「轉大人」

這些年,台積電迅速崛起,市值拉升至15兆台幣,成為大家朗朗上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拉大與其他公司的差距,於是,又有人稱台積電形成「一個人的武林」。這幾個月,AI帶來的新契機,讓台灣的AI供應鏈股價飆漲不停,這很可能又是另一次產業新革命,台灣的ICT如果在這次AI浪潮中跟著而大起,可能形成另一個護國群山。

日期:2023-07-22

科技

解決全球長照人手不足之困境 智齡科技挾AI優勢搶攻全球智慧照護市場 

「長照,是人力密集的產業。目前台灣2/3的長照人手來自於外籍移工或子女與配偶,但這些照顧者的數量正急速銳減中,因為不論台灣或越南、印尼、菲律賓皆面臨少子化和高齡化的挑戰;更遑論十年後,台灣的老年與年輕人口比為1:4,這是一個難以想像之景況,尤其是你我也正在變老中!」智齡科技(Jubo)創辦人暨執行長康仕仲透露,自己之所以放下加拿大亞伯達大學、臺灣大學學術工作、投身創業,就是為了解決這項迫在眉睫的全球困境。

日期: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