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分類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分類共有1508項結果
全球股市

碳交易持續升溫,小心掉入「漂綠陷阱」!投資人進場前,最好先了解這兩種市場類型

2050淨零碳排目標與政策是許多工業發達國家及先進國家的政策目標,排碳企業及其供應鏈改善製程持續減碳已成共識,企業的減碳措施還是需要綠色金融的支持,來逐步朝向減碳的目標前進。因此,所謂的碳資產、碳商品、綠色投資逐步成形中。

日期:2023-10-16

政治社會

全台平均屋齡33年,奪命「磁磚雨」10年後未改善!專家嚴肅示警:台灣外牆問題已到全面爆發時候

隨著全台建築物普遍「老化」,近十年外牆剝落事故頻繁,釀多起死傷悲劇。在危機步步進逼的關鍵之際,政府如何完善並落實相關法規,輔導民眾維護外牆?

日期:2023-10-11

健康

2023全球前2%科學家公布!台灣臨床醫師領域陳亮恭蟬聯第一:台灣高齡醫學獲國際肯定

2023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已於10月4日發布,今年是連續第四年發表,全球科學界引頸企盼。今年全球約有21萬名科學家入選,我國入選1419人,臨床醫學領域336人入榜,略高於去年的324人,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蟬聯國內第一,第2名是台大癌醫中心榮譽院長鄭安理,第3名為現任台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

日期:2023-10-08

科技

恆隆行的永續計畫|restyle2050只上架不完美,創造可循環的有意識選擇

你有想過,那些生活家電的展示機、電商退貨品、箱損盒損、料件整新品,最後會到哪去嗎?在商業模式中,總會有「不完美的商品」產生。這些核心功能無虞,只因外觀無法被全新上架的不完美,換個角度看,難道不能是具有永續意識的「可循環的選擇」嗎?

日期:2023-10-06

台股

讓投資人能看懂「新藥產業在搞什麼」!證交所新規啟動:目標3年內生技業市值翻倍

看好生技醫療產業為下一世代新興產業,臺灣證券交易所認為,在孕育及支持生技產業上,資本市場責任重大,未來將結合一般板與創新板力量,3年內將生技產業市值占比提升至2%(目前僅1%)。同時,為了讓投資人能看懂生技產業,週四(10/5)發布新藥與醫材業的資訊揭露重點參考。

日期:2023-10-05

債券基金

歐盟SFDR分類洗牌 三種純度ESG基金大比拚 救地球兼顧獲利 「淺綠」基金是最佳答案

ESG投資浪潮正夯,相關基金已有淺綠、深綠之分,但哪一種最能滿足兼顧獲利的期待?從今年以來的績效表現看,有一定永續理念,又不致錯放機會的淺綠基金,或許是個好答案。

日期:2023-10-04

科技

護理人員離職率創新高,預估2024年短缺恐達到2.4萬人!在目前人工智慧崛起的浪頭上,能有解方?

使用AI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效能,另一方面,我之前一直在推廣「家庭責任醫師制度」,未來如果有機會將AI人工智慧運用在「家庭責任醫師機器人」上,或許可以減少民眾舟車勞頓前往看病的次數和麻煩。

日期:2023-10-04

保險

無法預測償付能力、恐致投資變短視 該評估保險業淨值法何時退場了

(今周刊1398)被壽險業者形容為「大魔王」的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將於二○二六年上路,雖然上路時程還有兩年多,且金管會也陸續提出緩衝、在地化配套措施,但超高標準的監理規範,讓壽險業者現階段已如臨大敵,此外,產、學界也開始積極討論,當難搞的ICS上路,保險業現行監理制度中的「淨值比」規定,是否還有存在必要?

日期:2023-10-04

台股

宏達電(2498)一直沒表現,為何我卻選擇不賣?外資券商副總經理:看好王雪紅正在做的這1件事

我不知道該不該舉這個例子,因為這家公司的投資爭議度很大。但回頭想想,早前被動元件、航運類股不都曾經被鄙視過,後來還不是出現過足以稱霸武林的高光時刻。我想講的公司是宏達電(2498),我大學最好的同學已經不離不棄的在這家公司待了20年,公司股價曾衝到天堂,也曾經下過地獄,不少人聽到宏達電的名字,都很不以為然。

日期:2023-10-04

生活消費

風格圖書館探祕

在數位化浪潮下,愈來愈多圖書館提供多元化體驗,成為文化行旅的一站,不管是隱藏於古蹟建築、有美景伴讀,或是建築設計獨到,這些發現知識的殿堂,成為文化體驗與美感生活的搖籃,引爆不一樣的閱讀火花。

日期: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