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區域發展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區域發展共有114項結果
科技

給兩倍薪找不到人加班、發個人獎金可能變罷工導火線…台廠赴墨西哥設廠文化衝擊有夠大!

電電公會周五(12/15)舉辦「2023電電公會國際鏈結論壇」,今日也與墨西哥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公會(INA)簽訂MOU,象徵台墨將啟動電動車合作,促進台灣ICT與墨西哥汽車產業轉型。近年疫情、地緣政治、美中貿易戰衝突影響,供應鏈從全球化走向區域化,許多台商前進美墨邊境投資設廠,希望透過USMCA就近供應美國市場。而台灣力圖加入CPTPP,能否獲得成員國加拿大、墨西哥的支持,也是關鍵拼圖。

日期:2023-12-15

科技

國台辦選前29天出手:台灣構成貿易壁壘「民進黨違反ECFA」!說法讓人匪夷所思,背後什麼意圖?

中國商務部在今年4月間啟動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原定調查最晚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結束,國台辦卻突然於周五(12/15)提前發布最終調查結論,認定構成貿易壁壘。行政院經貿辦公室指出,中國方面對我片面進行之貿易壁壘調查及今天宣布的調查結果,已違反WTO相關機制與規範,也完全不符合事實,我方絕不接受,也呼籲中方立即停止政治操作。我方重申,兩岸同屬WTO會員,相關貿易問題均可依WTO機制與相關規範有效處理。若中方有誠意,雙方隨時可依循WTO機制啟動協商,共同面對解決貿易的爭端。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分析,除了食品農產品有食安考量外,台灣對石化、紡織領域很少有貿易障礙,中國商務部說法令人「匪夷所思」。他研判調查結果出爐時間與台灣大選接近,將會變成北京當局對台灣單方面的報復措施。

日期:2023-12-15

政治社會

解決痛點》兩台烤箱用電超標要登記工廠、食農體驗須做休閒農場 法規沒彈性 地方創生最大的痛

(今周刊1406)老屋翻修改建後,設置民宿和餐廳卡關;在社區釀酒、製豆漿,被政府要求登記工廠,法規限制阻礙發展,地方創生浪潮下興起的微型企業、社區型產業,該怎麼求生存?

日期:2023-11-29

傳產

政府支持民間辦理,臺美中小企業交流活動,產業對接深化經貿鏈結

臺美中小企業是穩定經濟的重要磐石,亦是創造就業、安定社會的穩定力量。因應政策趨勢,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刻正籌備成立「臺美中小企業聯誼會」,以創造臺美中小及新創企業市場開拓、知識共享、人脈媒合機會為宗旨,建立赴美經商諮詢之協力共贏平台,廣邀具赴美經商實績或欲拓展美國市場之企業加入,深化臺美雙方經貿交流與合作。

日期:2023-11-22

政治社會

蔡正元稱柯文哲為過去挺太陽花道歉「一笑泯恩仇」?柯辦發言人否認、黃珊珊也出聲:勿以訛傳訛

前立委蔡正元昨於臉書發文,指10日上名嘴朱學恒直播節目時,朱對於曾在太陽花運動期間攻擊蔡的行為道歉,有網友留言詢問,「(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是否有向蔡正元道歉?」蔡的臉書粉專小編回稱:「他為他自己和(柯文哲競選總幹事)黃珊珊都向蔡正元博士道歉過了!」引發網友惹議。對此,柯文哲辦公室發言人戴于文今(12日)表示,柯文哲從未因太陽花事件向蔡正元道歉,僅是針對太陽花事件後續交換意見。

日期:2023-11-12

房地產

預售屋超貴民眾改買中古屋 全台中古屋10大熱區出爐!不是板橋、三重 「這區」在新北交易量最多

近年來全台房價快速攀升,許多預售屋價格不斷創高,使不少民眾逐漸將目光轉向中古屋。房仲業者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一年全台屋齡五年以上中古屋的十大交易熱區,發現桃園市的「中壢區」和「桃園區」直接包辦交易量前二名,新北市則以 4 個行政區入榜為最多。

日期:2023-11-11

科技

中國20倍薪搶台灣人才!他帶技術投靠年撈8800萬...假量產真補貼,業內曝「大撒幣」真相

美中科技戰影響之下,中國為達成半導體自主化,以高薪挖角台灣人才的新聞時有所聞,路透社2021年曾報導,法務部調查局高層透露,檢調調查疑似非法挖角台灣半導體工程師及相關人才的中國企業,已經有100家左右,而這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然而,中國為了突破封鎖晶片困境,近期又開始挖角各路高科技人才。像是台灣一間上市公司副總將先進技術帶去,因此拿到8800萬元年薪,薪資比在台灣高出20倍。

日期:2023-10-23

房地產

台商回流方興未艾 台中商辦租售需求不斷增溫

中美貿易戰後,大陸經濟風險升高,致使台商重新布建生產線,加速台商資金回流,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上市櫃公司在大陸投資收益匯回金額達606億元,再創同期新高,是去年全年匯回金額的53%,預估全年「錢潮回台」可望再破紀錄,並且持續一整年。

日期:2023-10-16

政治社會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成局!賴侯柯郭競選腳步加速,過去1個月政見彙整一次看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局勢成型,這場總統賽局中,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以及在8/28正式宣佈獨立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四名參選人們在各領域議題,都有其理念與政見,也有不同的解讀或主張。

因台灣特殊的地理、政治與歷史情勢特殊,以及總統主要職權在於外交、國防面,因此每屆總統大選中,對於中國有關的兩岸、統獨議題,以及與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相關的外交議題立場,都是選民高度重視的主題。

隨著各總統參選人競選活動強度、密度都在提升,也透過各種場合提出各類政見、政策及其看法,《今周刊》在此彙整四名2024總統參選人8月底至9月期間的所提各大領域政見或政策,根據時間軸順序整理,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09-25

政治社會

中國ECFA讓利若叫停「台灣最糟少掉1/3貿易順差」!兩岸貿易戰3套劇本全解析

「若大陸方面啟動報復性關稅,台方直接損失將達300億到500億美元,其中台灣農業將首當其衝……,同時,也不排除大陸可能通過對台貿易壁壘問題採取跨項目制裁。」8月30日,一篇題為「磋商是解決『貿易壁壘』最優選擇」的文章,在中港台媒體圈引起不少討論。

日期: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