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經濟顧問團隊,將在4月2日揭曉他所謂的「對等關稅」大菜,讓全世界都有程度不一的焦慮感,且美國國內部分貿易專家對於川普政府的可能手法都持保留態度。有多年官股金控高層及財經部會服務經驗的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陳松興博士指出,川普2.0大打關稅戰,後續還可能祭出金融及貨幣手段,金融市場已經有人在討論,他這些手法不僅不利美國本身的經濟成長,導致國際貿易秩序大亂,甚至可能觸發各國拋售美國公債,導致美元在全球貨幣市場霸主地位進一步流失。換句話說,川普2.0對於的對於美國及全世界的影響範圍,從貿易、貨幣到金融層面都有。
日期:2025-03-31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認為,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不到兩個月,就把國際社會搞得人仰馬翻、許多國家怨聲載道,其實背後不僅有多層策略,而且最終目的就是要好好對付中共。從他用激將法成功迫使歐洲「接手」支援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重任,揚言對加拿大及墨西哥課徵高關稅,到史無前例的放話要插手巴拿馬及格陵蘭,其實戰略思維就是不僅切斷中國幫助俄羅斯繼續入侵烏克蘭戰事的關係,也要排除中國商品借道加墨兩國洗產地,更要去除北京透過一帶一路政策把影響力帶進更多國家的做法。明居正也認為,「你不能跟世界第一強國對幹,而是要跟第一強國平行行動」,現在台灣就是要把對抗中共的作為,結合至全世界的反共浪潮,才能使台灣立於不敗之地。
日期:2025-03-10
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曾在川普的第一任總統任期,與這位「狂人總統」共事幾乎滿四年,有不少第一手觀察。面對川普回鍋總統後的變數,他建議台灣跟他打交道,一定要拋開任何抽象的國際政治觀念,而是針對川普重視的對等互惠及美國利益,提出台灣願意與美國共同發展、共同擴大貿易及投資的說法,才比較能獲得他的支持。博明分析,川普心中的外交政策理念,通常不脫對等互惠,以及盟國是否做到自己該有的國防準備。如果哪個盟國在貿易上賺了美國不少錢,卻不想投入一定程度的國防預算,就可能被他打回票,甚至可能變成打擊對象。
日期:2025-03-05
川普政府上周傳出已要求美國國務院,檢討全球駐外使領館的員額,有些使領館可能被要求縮減10%人數,而且包含華府派駐外國的外交官及本地聘用的工作人員。有國內媒體報導,功能相當於美國大使館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不僅在農曆新年前凍結人事,使新進人員年後無法報到,內部也草擬可能裁減的人員名單,要上報至華盛頓。對此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認為,他不清楚內情,但確實有些國家的美國使領館不見得需要如同以往的龐大外交團隊,例如在北京的美國大使館,惟希望AIT仍保有目前的人員規模,以促進台美關係繼續向前。
日期:2025-02-24
今周刊於周五(21日)舉行《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新書發表會,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以全中文發表近10分鐘開場致詞。博明指出,中國近年崛起的海軍力量,將是中共武力犯台的作戰重心,而台灣海峽將成為埋葬對方海軍力量之所在,這本書就是在探討這個戰略。他說,台灣與烏克蘭或以色列等備受外敵威脅的國家相比,在自我防衛上的最大先天優勢,就是擁有台灣海峽,把台灣與中國隔開。博明引用《漢書》中提到的一位漢朝政治家蒯通,對於軍事策略提出的說法「金城湯池」,用白話解釋為護城河,並以此作為他闡述台灣自我防衛策略著作《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的書名。他指出,台灣、美國以及美國的重要盟國,應該採用「沸騰的護城河」戰略,運用台海天險把台灣打造為「金城湯池」,降低中共想要以武力犯台的機會。博明強調,在嚇阻戰略中,外交運作及公開聲明始有其功能,「但毋庸置疑,軍事實力才是避免中國在台灣引爆地缘政治災難的關鍵」,並強調台灣「備戰並非挑釁中國,如果台灣(在軍備、武力上)太軟弱,才是挑釁(中國)。」「在上個世紀,正是軍事實力才避免了冷戰變成熱戰。在這個世紀,軍事實力同樣是避免習近平冒險啟動戰爭的重要關鍵。」
日期:2025-02-21
編按:當中國仍不放棄武統台灣,身處寶島的我們,該如何為習近平所謂的「偉大復興」做足準備?讓1百公里寬的台灣海峽,成為阻絕中國的「護城河」。本書作者博明是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新聞記者及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書中詳細地揭示,習近平不斷地警告共產黨幹部和全國人民要做好戰爭準備,博明認為,面對中國在台灣海峽等周邊海域越來越頻繁的軍事騷擾行動,民主國家必須表明具有手段、有決心,能有效遂行作戰。博明提供威懾力的實際步驟與戰略計畫,是給盟國最實際可行且最有效益的護台建言。讓台灣海峽成為一道中國難以跨越的「沸騰的護城河」。
日期:2025-02-19
總統賴清德周一(2/17)上午接見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感謝訪賓來訪展現對臺灣的堅定支持。並表示,面對威權主義為地緣政治、區域安全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唯有強化國防實力才能發揮嚇阻力量,維持臺海與世界的和平穩定。去年6月,博明和簡以榮(Ivan Kanapathy)來臺灣發表合著的新書—《沸騰的護城河》總統說,如今8個月後再次見面,《沸騰的護城河》中文版也即將在臺灣發行。這本書提供了美國專家對美中臺關係的精闢洞察,也對臺灣強化國防安全與全方位韌性提出寶貴建言。相信臺灣讀者必定獲益良多。未來,臺灣會持續提升自我防衛力量,也期盼跟美國進一步強化夥伴關係,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確保臺灣、美國與全球民主夥伴,持續保有科技優勢。
日期:2025-02-18
台海緊張態勢日趨升高,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出警示與建議。他以其獨特視角剖析習近平對台政策的轉變、台灣面臨的安全困境,以及美國新政府下的台美關係走向。
日期:2025-02-12
近年企業紛紛加速資產活化,二○一九年迄今,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維持高檔。尤其產業外移、本業衰退的傳產更是急需轉型,他們如何力挽狂瀾?
日期:2024-09-11